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P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249-01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着宇宙的奥秘,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是个什么样子?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做过相当权威的研究和论述,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我今天仅就我用肉眼观察到的宇宙空间形态简单描述一下。由于宇宙没有边界,所以宇宙空间形态和宇宙形态应当属于同一个形态,但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就把大家都能看到的眼前的空间形态描述一下,以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娱乐。
一、圣人眼中的宇宙形态
1、圣人看宇宙
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为天下苍生着想,圣人行为就是天道的体现,是百姓的代表,行天道之正路,无须表现出仁与不仁。有仁则有偏,有仁则有私,有仁则有情,有偏、有私、有情的施政就会“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就不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和圣人之道。
天道用不着去过问一棵小草,冬天是不是怕冷,夏天是不是怕热。
圣人自运行其正道;自己慈、俭、慎行;只要不尚贤,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只要自己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就是正道,就是上德,就是完美的善,就用不着那些虚头八脑的自我表白。
2、从刍狗的角度
刍狗就是动物和植物,就是一切生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应该自然的生存,就应该享受自然的待遇,就应该得到自然生活的自由。
圣人的国家政权体现了百姓的更大自由、民主、自主,只要掌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就基本接近正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社会就会有真正的自由民主,“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绝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实际的经济利益比一万个口号都符合道的本质。
天地对待世间万物就象对待任何小草或小狗。圣人把所有的百姓都看成是自然成员,圣人所为对自然和社会有益,并不需要特别的关照其中的任何一只狗或一棵草,也不必要对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动物和植物做出什么亲民举动、慈善行为。
由此可见,庄子的解释不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在书中反复地要求“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对百姓“德善”“德信”“圣人皆孩之”“常使民无知无欲”,对百姓岂能够用之如珍宝,弃之如蔽履,反复无常,何德?何信?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内涵天机,非表面字义所能揭示其中真意。橐龠的字面意思是鼓气用的气囊,但老子用其比喻宇宙的空间、范围、运动和变化。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像不像一个大气囊啊?整个宇宙就像大气囊那样外有边界,内部空虚,并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宇宙的运动就象大气囊的运动一样,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胀缩运动。
宇宙天地就好比整个橐龠,宇宙天地的运动就像橐龠的运动,橐龠的运动是胀缩运动。鼓风用的橐龠运动是人力做功,而宇宙天地的运动机制由其本身决定,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守中机制。宇宙天地与橐龠的运动机制不完全相同,只能是有些相像,故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运动是宇宙第一运动,这个运动只要启动成功,就会持续下去,周行而不殆。
只有出现了宇宙第一运动,才可以生成第二运动和第三运动,三种运动的共同作用保证了宇宙的生命。宇宙的运动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时代鼓风用的气囊是谓橐龠,气囊中空而外有壁恰似宇宙的形态和结构,宇宙的运动类似气囊之鼓动。此段六句话分为三个意义段,“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形容宇宙的环境和结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为宇宙的运动形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为宇宙运动的能量来源和宇宙长久运动的单摆机制。
二、科学家眼中的宇宙形态
爱因斯坦方程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与能量(这里还要出于对称性的考虑而假定这些物质和能量均匀分布)作为输入,得到的是空间的曲率。这里的困难之处在于,天文学家们用了几十年都无法最终确定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实际有多少。如果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太空,而且其密度大于所谓的临界密度,即每一立方米中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克[注释]——每一立方米中5个氢原子——从爱因斯坦方程中得到的空间曲率将为正数;若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则将从爱因斯坦方程中得出负曲率;若正好等于临界密度,则爱因斯坦方程告诉我们空间没有整体曲率。这一观测问题目前还没能得到确定的答案,但是目前最好的数据倾向于认为空间无曲率——也就是说实际上宇宙是平直的(但电动兔到底会不会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并消失在黑暗中,又或者某天突然南辕北辙地绕到你背后——空间会不会一直膨胀下去或者会不会像电子游戏的例子那样蜷曲成首尾衔接——这样问题的答案仍然没有定论)。
即便这样,就算我们不能对宇宙的形状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我们也已很清楚地看到,我们之所以在将整个宇宙视作一个整体的时候也可以理解空间和时间,正是因为有了对称性这一核心要素的帮助。要是没有对称性的强力帮助,我们将举步维艰。
“遥远星空的尽头是什么模样?我们身处的宇宙究竟是什么形状?”每个曾经仰望星空的人,脑海中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享利·庞加莱是近代最后一位几乎涉猎了所有学科的科学家,被后人称为是足以和达芬奇、牛顿比肩的“智慧巨人”。
庞加莱猜想的诞生要追溯到距今一个世纪之前的1904年,就是他50歲之时。严格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话,庞加莱猜想的具体内容应该是:任何一个单连通的、封闭的三维流形都与三维球面同胚。
简单的讲,如果一个人带着一根足够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喜马拉雅山上,他从地球出发进行环绕宇宙一圈的旅行,假设这个人平安无事地返回地球,这时他是不是可以拽着绳子的两头将绳子收回,如果收回了说明宇宙是球形的,如果收不回说明宇宙是球形以外的其他形状。
三、直观形态下的宇宙形态
我们观察不到暗物质,但是它在其他方面与第一类物质表现得很类似,所以人们可以通过重力现象来检测到它;第三类被称为暗能量,它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但是人类对它了解得却是少之又少。我们都知道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同时我们发现暗能量会随着宇宙的膨胀变得越来越多,而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不会增多,在宇宙中占比只会越来越少。
这样下来,宇宙发展到后来,基本上就会被暗能量所主导,温度会变得越来越低,膨胀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宇宙会耗尽所有形成恒星的气体,而恒星本身又会因耗尽燃料而熄灭,最后整个空间内就只剩下了黑洞。更加糟糕的是,这些黑洞在经历漫长的蒸发后,也会逐渐消亡不见,最后宇宙内会变得完全寒冷,空间内到处都是荒凉景色。
假定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伸手可及的空间里,如果什么物质都没有,周围也没有任何房屋、树木等参照物,那么我们如何把它描绘出来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由于空间什么都没有,致使我们无从下笔,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从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找到可供下笔的参照条件。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用心思索,你就会发现上帝也喜欢捉迷藏,因为上帝在这里给我们隐藏了一个绝对值,什么绝对值呢?由于空间里什么都没有,说明它的所有方向都相同。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所有方向都相同,意味着上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描绘的条件,如果你举起手中的画笔,在同一个中心点上用直线来表示所有的方向(这里所说的直线,不只是实线,还有虚线,直线用来表示平面方向,而虚线则用来表示其它方向),并使所有方向都相同的话,这时你会发现一个惊奇,这个惊奇就是你描绘出了一个绝对圆的圆体(这里所说的绝对圆体指的是理论层面上的,因为目前我们人类还没有制作绝对圆物体的能力),而且我们发现也唯有绝对圆的圆体,它的所有方向才会都相同。这个发现颇让人感到意外,很难想象我们人类竞然生活在一个封闭性的球体里。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弯曲空间是宇宙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物体的质量只是扭曲空间,也就是将绝对圆的空间扭曲成相对圆的空间,而且毫无疑问,也只有绝对圆的空间才会以如此博大无私的胸怀容纳相对圆的世界在它的怀抱演译宇宙的古今。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着宇宙的奥秘,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是个什么样子?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做过相当权威的研究和论述,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我今天仅就我用肉眼观察到的宇宙空间形态简单描述一下。由于宇宙没有边界,所以宇宙空间形态和宇宙形态应当属于同一个形态,但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就把大家都能看到的眼前的空间形态描述一下,以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娱乐。
一、圣人眼中的宇宙形态
1、圣人看宇宙
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为天下苍生着想,圣人行为就是天道的体现,是百姓的代表,行天道之正路,无须表现出仁与不仁。有仁则有偏,有仁则有私,有仁则有情,有偏、有私、有情的施政就会“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就不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和圣人之道。
天道用不着去过问一棵小草,冬天是不是怕冷,夏天是不是怕热。
圣人自运行其正道;自己慈、俭、慎行;只要不尚贤,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只要自己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就是正道,就是上德,就是完美的善,就用不着那些虚头八脑的自我表白。
2、从刍狗的角度
刍狗就是动物和植物,就是一切生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应该自然的生存,就应该享受自然的待遇,就应该得到自然生活的自由。
圣人的国家政权体现了百姓的更大自由、民主、自主,只要掌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就基本接近正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社会就会有真正的自由民主,“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绝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实际的经济利益比一万个口号都符合道的本质。
天地对待世间万物就象对待任何小草或小狗。圣人把所有的百姓都看成是自然成员,圣人所为对自然和社会有益,并不需要特别的关照其中的任何一只狗或一棵草,也不必要对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动物和植物做出什么亲民举动、慈善行为。
由此可见,庄子的解释不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在书中反复地要求“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对百姓“德善”“德信”“圣人皆孩之”“常使民无知无欲”,对百姓岂能够用之如珍宝,弃之如蔽履,反复无常,何德?何信?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内涵天机,非表面字义所能揭示其中真意。橐龠的字面意思是鼓气用的气囊,但老子用其比喻宇宙的空间、范围、运动和变化。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像不像一个大气囊啊?整个宇宙就像大气囊那样外有边界,内部空虚,并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宇宙的运动就象大气囊的运动一样,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胀缩运动。
宇宙天地就好比整个橐龠,宇宙天地的运动就像橐龠的运动,橐龠的运动是胀缩运动。鼓风用的橐龠运动是人力做功,而宇宙天地的运动机制由其本身决定,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守中机制。宇宙天地与橐龠的运动机制不完全相同,只能是有些相像,故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运动是宇宙第一运动,这个运动只要启动成功,就会持续下去,周行而不殆。
只有出现了宇宙第一运动,才可以生成第二运动和第三运动,三种运动的共同作用保证了宇宙的生命。宇宙的运动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时代鼓风用的气囊是谓橐龠,气囊中空而外有壁恰似宇宙的形态和结构,宇宙的运动类似气囊之鼓动。此段六句话分为三个意义段,“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形容宇宙的环境和结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为宇宙的运动形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为宇宙运动的能量来源和宇宙长久运动的单摆机制。
二、科学家眼中的宇宙形态
爱因斯坦方程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与能量(这里还要出于对称性的考虑而假定这些物质和能量均匀分布)作为输入,得到的是空间的曲率。这里的困难之处在于,天文学家们用了几十年都无法最终确定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实际有多少。如果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太空,而且其密度大于所谓的临界密度,即每一立方米中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克[注释]——每一立方米中5个氢原子——从爱因斯坦方程中得到的空间曲率将为正数;若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则将从爱因斯坦方程中得出负曲率;若正好等于临界密度,则爱因斯坦方程告诉我们空间没有整体曲率。这一观测问题目前还没能得到确定的答案,但是目前最好的数据倾向于认为空间无曲率——也就是说实际上宇宙是平直的(但电动兔到底会不会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并消失在黑暗中,又或者某天突然南辕北辙地绕到你背后——空间会不会一直膨胀下去或者会不会像电子游戏的例子那样蜷曲成首尾衔接——这样问题的答案仍然没有定论)。
即便这样,就算我们不能对宇宙的形状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我们也已很清楚地看到,我们之所以在将整个宇宙视作一个整体的时候也可以理解空间和时间,正是因为有了对称性这一核心要素的帮助。要是没有对称性的强力帮助,我们将举步维艰。
“遥远星空的尽头是什么模样?我们身处的宇宙究竟是什么形状?”每个曾经仰望星空的人,脑海中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享利·庞加莱是近代最后一位几乎涉猎了所有学科的科学家,被后人称为是足以和达芬奇、牛顿比肩的“智慧巨人”。
庞加莱猜想的诞生要追溯到距今一个世纪之前的1904年,就是他50歲之时。严格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话,庞加莱猜想的具体内容应该是:任何一个单连通的、封闭的三维流形都与三维球面同胚。
简单的讲,如果一个人带着一根足够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喜马拉雅山上,他从地球出发进行环绕宇宙一圈的旅行,假设这个人平安无事地返回地球,这时他是不是可以拽着绳子的两头将绳子收回,如果收回了说明宇宙是球形的,如果收不回说明宇宙是球形以外的其他形状。
三、直观形态下的宇宙形态
我们观察不到暗物质,但是它在其他方面与第一类物质表现得很类似,所以人们可以通过重力现象来检测到它;第三类被称为暗能量,它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但是人类对它了解得却是少之又少。我们都知道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同时我们发现暗能量会随着宇宙的膨胀变得越来越多,而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不会增多,在宇宙中占比只会越来越少。
这样下来,宇宙发展到后来,基本上就会被暗能量所主导,温度会变得越来越低,膨胀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宇宙会耗尽所有形成恒星的气体,而恒星本身又会因耗尽燃料而熄灭,最后整个空间内就只剩下了黑洞。更加糟糕的是,这些黑洞在经历漫长的蒸发后,也会逐渐消亡不见,最后宇宙内会变得完全寒冷,空间内到处都是荒凉景色。
假定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伸手可及的空间里,如果什么物质都没有,周围也没有任何房屋、树木等参照物,那么我们如何把它描绘出来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由于空间什么都没有,致使我们无从下笔,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从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找到可供下笔的参照条件。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用心思索,你就会发现上帝也喜欢捉迷藏,因为上帝在这里给我们隐藏了一个绝对值,什么绝对值呢?由于空间里什么都没有,说明它的所有方向都相同。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所有方向都相同,意味着上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描绘的条件,如果你举起手中的画笔,在同一个中心点上用直线来表示所有的方向(这里所说的直线,不只是实线,还有虚线,直线用来表示平面方向,而虚线则用来表示其它方向),并使所有方向都相同的话,这时你会发现一个惊奇,这个惊奇就是你描绘出了一个绝对圆的圆体(这里所说的绝对圆体指的是理论层面上的,因为目前我们人类还没有制作绝对圆物体的能力),而且我们发现也唯有绝对圆的圆体,它的所有方向才会都相同。这个发现颇让人感到意外,很难想象我们人类竞然生活在一个封闭性的球体里。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弯曲空间是宇宙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物体的质量只是扭曲空间,也就是将绝对圆的空间扭曲成相对圆的空间,而且毫无疑问,也只有绝对圆的空间才会以如此博大无私的胸怀容纳相对圆的世界在它的怀抱演译宇宙的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