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我国文人善于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是涌现了众多咏物言志诗词。在这类诗词中,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其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理想等。本文按照物象的不同,将咏物言志诗词分为三类,即飞鸟草虫抒怀、山河万物表意、岁寒三友传情。下面结合具体诗词分析。
飞 鸟 草 虫 抒 怀
大雁是一种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古代诗词中,大雁作为最常见的秋的意象之一,其文化内涵是丰富深厚的。如杜牧的《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这首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写雁,实际上是借雁写人与事。诗中“孤影过”与“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作者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形象地揭露了百姓深受战争惊扰而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
古人认为蝉居住在枝头,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常用其来喻指自己心志高洁。著名的“咏蝉三绝”(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就是借蝉发声、托蝉言志的佳作。如虞世南的《蝉》: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写出了蝉清高俊朗的特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它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高见,认为“居高声自远”,写出了蝉的高洁。
山 河 万 物 表 意
五岳至尊——泰山,在中国诗歌中象征着向上和超越。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联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颔联写泰山雄峻壮观;颈联写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尾联写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首诗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展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一生廉洁、正直。他曾以石灰自喻,作《石灰吟》,表现了他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是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全不怕”三字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直抒胸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岁 寒 三 友 传 情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绽放。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故而得名。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也常以此自喻。如刘祯的《赠从弟》(其二)便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作者以松柏为喻,借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首联用“亭亭”写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写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竹入诗很常见,其中以郑燮的《竹石》最为著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竹石图上的题画诗,咏的是竹石,却蕴含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生动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品格。
文人对梅花喜爱有加,咏梅佳作迭出,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中梅花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作者以梅花自喻,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表達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同样是咏梅,毛泽东则在《卜算子·咏梅》中表达了另一种情怀和气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之态,下阕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在文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咏物言志诗词是我国诗词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诗人、词人在自然中得到启迪,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自然景物中,然后付诸文字。同学们在读咏物言志诗词时要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飞 鸟 草 虫 抒 怀
大雁是一种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在古代诗词中,大雁作为最常见的秋的意象之一,其文化内涵是丰富深厚的。如杜牧的《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这首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写雁,实际上是借雁写人与事。诗中“孤影过”与“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作者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形象地揭露了百姓深受战争惊扰而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
古人认为蝉居住在枝头,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常用其来喻指自己心志高洁。著名的“咏蝉三绝”(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就是借蝉发声、托蝉言志的佳作。如虞世南的《蝉》: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写出了蝉清高俊朗的特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它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高见,认为“居高声自远”,写出了蝉的高洁。
山 河 万 物 表 意
五岳至尊——泰山,在中国诗歌中象征着向上和超越。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联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颔联写泰山雄峻壮观;颈联写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尾联写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首诗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展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一生廉洁、正直。他曾以石灰自喻,作《石灰吟》,表现了他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是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全不怕”三字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直抒胸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岁 寒 三 友 传 情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绽放。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故而得名。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也常以此自喻。如刘祯的《赠从弟》(其二)便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作者以松柏为喻,借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首联用“亭亭”写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写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竹入诗很常见,其中以郑燮的《竹石》最为著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竹石图上的题画诗,咏的是竹石,却蕴含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生动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品格。
文人对梅花喜爱有加,咏梅佳作迭出,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中梅花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作者以梅花自喻,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表達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同样是咏梅,毛泽东则在《卜算子·咏梅》中表达了另一种情怀和气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之态,下阕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在文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咏物言志诗词是我国诗词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诗人、词人在自然中得到启迪,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自然景物中,然后付诸文字。同学们在读咏物言志诗词时要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