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VS美股半导体公司估值大对比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land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1日,中美两国半导体协会共同宣布成立“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释放出中美在半导体领域对抗缓和的信号。
  不过,这种沟通机制的建立无异于“隔靴搔痒”,并不能改变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过去30多年,中国依托人口红利、低价原料等优势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但在半导体产业链这块,中国制造仍然是随时可以被“卡脖子”的状态,就拿中芯国际(00981.HK)来说,一日无法获得阿斯麦的EUV光刻机,一日就无法推进7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量产。
  反映在估值上,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两大代工厂的估值(PB)是显著低于美股半导体同行公司的,与之相反的是,无论是半导体设计、封测还是IDM,国内公司的估值(PE/PS)普遍高出美股半导体公司近一倍。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是不是国内半导体制造厂商平均PB仅2倍,价值被低估?抑或是国内半导体行业PE高达76倍、PS高达15倍,存在估值泡沫?
  怎么理解中美半导体公司估值的差异?其中又蕴含了什么投资机会呢?

美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估值概况


  目前,半导体行业集中度较高,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聚集了一批诸如高通、三星、台积电等巨头公司,这些公司占据全球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企业发展阶段,而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步晚、尚在飞速成长的进程当中。
  在这些公司中,有大部分目前在美股上市,因此《英才》记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希望通过研究成熟企业在成熟市场的表现,为我们在国内市场进行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在公司的选取上,分别选取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与测试三个环节中的头部公司,以及三个环节都做的IDM公司。
  在指标的选取上,选择毛利率、净利率、投资回报率作为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选择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作为分析企业估值的指标。
  先来看一下,身处不同产业链的美股半导体公司,有怎样的盈利特点和估值特点。
  从美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估值看,头部公司市盈率约为32倍,市销率约为7倍,市净率约为8倍。其中半导体设计板块三项估值指标平均值分别48倍、11倍、15倍;半导体制造板块三项估值指标平均值分别27倍、8倍、6倍;半导体封测板块三项估值指标平均值分别17倍、1倍、2倍;半导体IDM板块三项估值指标平均值分别23倍、4倍、3倍。
  我们在对不同产业链位置企业进行估值的时候往往选择不同的估值方法。比如,半导体设计厂商适合用PE、EV/Sales、PS估值;半导体制造商、封测商则更适合用PB、EV/EBITDA估值。
  但是,当对比不同产业链公司的估值时,这些指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估值倍数:设计> 制造>IDM> 封测。
  设计公司在市场上估值最高,显然投资者普遍认同这类公司成长的想象空间更大。从盈利能力看也确实如此,设计公司平均毛利率在60% 左右,净利率和投资回报率也更高。
  然而,制造公司(代工厂)的平均净利率和投资回报率却超过设计公司,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是台积电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平均值。事实上,如果是没有7nm及以下先进制程量产能力做支撑的代工厂,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是不高的,全球产能排名第二的联电,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净利率为8%、投资回报率为11%,更能反映行业的盈利水平。
  所以,如果刨去台积电的影响,在投资的时候,除了设计公司,第二大类受看好的企业其实是IDM公司。需要注意的是,IDM公司更容易受到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影响,业绩和股价波动比其他公司更大。

A股VS美股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国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与美股上市公司间的差异。
  首先,国内头部半导体公司平均毛利率、净利率和投资回报率,相较美股公司,差异在8个百分点以内,盈利能力差异不大,但是前者市盈率、市销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市净率则高出43%。
  部分人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估值太高,存在较大泡沫。其实不然。
  一方面美股头部半导体公司面向的是全球半导体市场,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是放缓的,但中国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而中国半导体公司更多面向中国市场,同时受到国产替代的驱动。
  另一方面,当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时,财务表现和成长特性有显著的差异,与美股成熟的半导体公司比,我国多数半导体公司成立时间短、正处于发展阶段,受到市场开拓时间短、研发费用投入大、设备昂贵等因素影响,利润有可能会因为研发、在建工程等支出较大而短期释放不出来,盈利能力并不稳定。
  这也带来了投资机会,因为科技股最佳投资期是盈利稳定之前的阶段,虽然此时的业绩规模尚不足以支撑高估值。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认为两点因素较为重要,一是长期赛道,即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处于上升周期,二是短期增速保持高增长,比如卓胜微(300782.SZ)、韦尔股份(603501.SH)等值得关注。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不排除部分公司确实估值过高,这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公司将逐渐估值回归。
  不同于美股6大指标全是封测企业“垫底”,国内制造企业在投资回报率和市净率两个指标上是最低的。
  尤其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攻坚过程中已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但是因为设备“被卡”,不得不面对先进制程芯片无法量产的窘境,带来收入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它的估值水平已经回落,与联电趋近,未来上涨空间有限。
  在沒有解决设备难题之前,国内很难出现第二个台积电,低回报、低估值将是制造企业的长期旋律。也正是如此,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于半导体制造公司的态度可能将长期处于一个比较谨慎的状态。
其他文献
光刻胶受限于人,国内相关概念公司股价缺乏支撑。  2月13日,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发生7.3级地震,受地震影响,信越化学、瑞萨电子等半导体厂商在当地的工厂只能暂停生产。  信越化学目前占据全球光刻胶市场份额超两成,如今其生产以及海外供货受阻,已有下游代理商考虑配合运输与相关成本提高,调涨新合约报价。因此,预计本次停产事件除了将加剧全球汽车芯片产能的紧张程度,还将对光刻胶供应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多
2020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700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薪酬、利息、税费合计社会贡献875亿元。  中国建材集团2020年成绩不菲,在总营收微有下降的情况下,利润率增速超过30%,这足以说明中国建材的高质量发展已初见成效。2021年一季度收入、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長。  为了实现这一成绩,中国建材集团克服了疫情的冲击、经济的下行以及需求的波动。作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但我国地质找矿技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当今矿业发展的需求。而瞬变电磁测深方法具有不受接地条件限制
自2020年7月,深南電路(002916.SZ)探顶千亿市值后,市场对其狂热的注意力就逐渐降低了,截至2021年3月初,深南电路市值仅为550亿元,较高点近乎腰斩,与2019年末持平。  这不仅是深南电路一家PCB企业有如此的走势,同业公司鹏鼎控股(002938.SZ)、生益科技(600183.SH)、沪电股份(002463.SZ)等,在5G概念正如火如荼的当下,也同样有这种迷惑的市场表现。  难
老业务式微且面临激烈竞争,汽车电子和安防AI 芯片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安防领域,海康威视(002415.SZ)是众所周知的领头羊,但少有人知道,在其背后还有一家支持其安防业务的芯片公司,这就是国内安防视频监控芯片领先企业——富瀚微(300613.SZ)。  2021年3月17日,联想控股(03396.HK)公告,公司已通过全资子公司东方企慧以连串收购方式,获得了1275万股富瀚微股份,占富瀚微
魏建军  产销逆势增长、盈利一骑绝尘、净利半数分红。就是这样一只汽车股,却在1月13日的高位迅速下滑,A股市值从3765.23亿元重挫至2484.32亿元,蒸发逾千亿。  年初至今,大盘摸高后持续调整,汽车板块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究竟在同业对比中,长城汽车是否足够优质?产业丰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我国汽车生产与销售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
竞速国家队失利,不及造车新势力受追捧。  尽管销量依然制霸车市,但合资沦陷、自主停滞,上汽集团最终没能在疫情中力挽狂澜。  上汽集团产业赛道的失速在造车新势力蔚来、与民营车企龙头比亚迪的提速中显得更加惹眼。  牵手阿里、押注芯片,面对市场与对手的围剿,上汽集团能否对“大而不强”的质疑亮剑?老大的“落寞”  1月11日晚,龙头车企之一的上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然而随着业绩预告的释出
安盆沟南铅锌多金属矿位于白台沟东晶质石墨矿东侧,两矿区紧临,该矿的发现,说明白台沟东晶质石墨矿向东还有一定的延伸,同时发现了铅锌矿(化)体,对于今后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国内各大车企现有、在建、规划中的新能源乘用车产能累计已超过2000万辆;与此同时,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的产量为113.5万辆,同比增长26.8%;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累积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9.8%。  虽然中国贵为全球新能源重要市场,但在113.5万辆之上,将近20倍的产能正在等待被消化。  产能过剩如此严重,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泡沫是否越吹越大?中国新能源汽
对洋滨锡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地层条件、构造因素、岩浆因素,总结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洋滨锡矿是产于花岗斑岩中的中高温热液细脉浸染状斑岩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