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定发展农业,事关国计民生,是稳定政治、繁荣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当长期作为我国
【机 构】
:
内蒙古哲盟盟委,内蒙古通辽市人民政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定发展农业,事关国计民生,是稳定政治、繁荣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当长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每个地区如何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搞好本地区农业的稳定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关系
其他文献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经过一段争端,已由十四大给以肯定。究竟怎样认识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应如何发展?本文想就此作一些探讨。 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在全国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广东省政协和肇庆市政协于1992年7月10—13日,在肇庆市联合召开了“广东省乡镇企业理论研讨会”
隰县地处山西省临汾地区西山,属晋西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全省31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12.3万亩,其中耕地22.3万亩;总人口84031人,其中农户1533户,71111人。全县境内地
<正> 改革开放11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改革开放前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仍然是在“增长一停滞徘徊一增长”的剧烈波动中摇摆前进。
<正> 农产品内部比价关系是整个农产品价格体制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的价格改革与调整对此重视不够,农产品生产之间相互排挤现象时常出现,导致并加剧了农产品结构性供需矛盾,造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郊经济已经由单功能、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多功能、开放式的商品经济转化,单一农业经济结构已逐步得到调整,多种服务性经营收入,构成了城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模式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坚持计划调节的前提下,市场取向的改革面临着两项艰巨任务:一是培育有效、完备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一是率先在
<正> 中国自7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经济体制与政策的改革,而这场改革的发端在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在农地制度。因此,正确地理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成因、影
<正> 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作为一个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一方面要受制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另一方面,也
<正> 近年来粮食市场粮食价格的巨幅波动,导致了粮食经济主体承受的粮价风险损益空前扩大,生产经营收益暴增陡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粮食市场与粮食价格的更大波动。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