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研究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0例正常足月孕产妇,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临产前无绝对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专业的导乐助产师行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除不进行导乐分娩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产妇要求剖宫产率显著下降,产程缩短,疼痛程度减轻,产后出血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得到缓解,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减少了各种并发症发生,提高了产时服务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关键词 导乐陪伴分娩 剖宫产率 产程 新生儿窒息
导乐陪伴分娩是指在产妇临产后,自宫口开大2cm开始,由有经验的助产士或医师和1名亲属陪伴分娩,给予心理指导和产程观察,在生理、心理、情感上给予支持、照顾,使产妇消除紧张和恐惧,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和体力上的支持,为产妇提供安静温馨单独的气氛环境,将外界的干扰降低到最小,使产程顺利进展。并密切观察产程,指导产程进展,协助其分娩,直到产后2小时送入爱婴区。我院近年来开展导乐分娩取得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骨盆测量无异常的产妇,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正常足月产妇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导乐陪伴分娩的400例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5.31±4.10岁,孕周39.50±2.40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45.50±328.47g。将进行一般产科处理的400例产妇做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5.38±4.33岁,孕周39.77±2.33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15.20±332.70g。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孕周、骨盆大小、娩出新生儿的体重及导乐人员技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产妇从有规律宫缩,即每10分钟3次宫缩并持续30秒以上,宫口开大2cm开始住进导乐待产室,并有1名亲属陪伴在旁,由有经验的助产师对产妇讲解分娩知识,传授分娩经验,根据产程的进展实施导乐。导乐者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并耐心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增加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第1产程指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第1产程历时长且体力消耗较大,鼓励产妇少量多餐,嘱2~4小时排尿1次,每2小时测量1次血压,每4小时听胎心并记录,每2小时阴道检查,宫缩强烈者酌情缩短间隔检查宫口,并做好解释,动作轻柔,保护隐私。产妇因为宫缩痛会产生恐惧而影响休息,此时应让产妇了解自己的产程进展情况以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向产妇讲解宫缩与阵痛的关系以及在产程进展中的意义,在宫缩时为产妇做好呼吸指导,分娩初期可采用胸式呼吸,宫口开大3~5cm时可采用轻浅呼吸法,5~7cm时指导产妇做喘息呼吸法,7~10cm时使用哈气呼吸法,并为产妇按摩子宫、腰骶部等,帮助产妇缓解疼痛感。尽可能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为缩短产程,应支持产妇站、蹲、走,避免平卧位。并对产妇进行生活护理(包括喂饭、擦汗、协助排便),鼓励进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以储备能量增加体力。提醒产妇睁开眼睛,与导乐交流,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说服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尽量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部分产妇对阵发性腹痛的忍受性差,或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使疼痛加剧而大喊大叫,要给她们更多的解释和安慰,使其意识到这样不但不利于休息反而会消耗体力,使宫缩无效而影响产程进展,甚至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第2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指导产妇摆好体位,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正确使用腹压、呼吸。每次宫缩时,给予正确指导,赞扬鼓励和暗示,并做好接产准备直至胎儿娩出。在宫缩间歇时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安慰产妇使其增强信心。当胎儿娩出后,可嘱产妇休息,注意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情况及软产道损伤情况,并作好相应处理。向产妇表示祝贺并鼓励产妇尽早开始哺乳,做好早吸吮。第3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向产妇做好产后宣教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内容,定时按压宫底,观察产后出血情况、测量生命体征、会阴切口情况、新生儿脐部渗血情况,做好生活护理。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导乐者应陪伴和守护在产妇身旁,细心地观察产程,了解产妇的思想动态,增强孕妇分娩的信心。分娩结束后让产妇与新生儿多接触,讲解产程中每一阶段中的情况,表扬产妇取得的良好进展。给产妇、家属以及新生儿一定共处空间,避免他人随意进出干扰。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程处理。
结 果
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妇要求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率和会阴侧切率情况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妇要求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会阴侧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产后出血情况: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观察组200.96±70.65ml,对照组279±71.6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500ml者,观察组为1%,对照组为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产程和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妇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讨 论
分娩是一种自然而又复杂的生理过程,产妇能否顺利分娩,除了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等主要因素外,易受到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分娩过程中剧烈的宫缩使产妇焦虑、恐惧、紧张,加上产妇对分娩过程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证明,恐惧可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机体对外界刺激敏感度增强,以致影响产妇痛阈,轻微的疼痛可引起剧烈反应,使情绪更加紧张,且紧张的情绪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紊乱,缺乏有效宫缩,使母婴通过胎盘的物质交换减少,导致胎兒宫内窘迫的发生、酸碱平衡失调或产程延长,阻碍了产程的进展,增加难产机会,从而增加剖宫产率。
导乐陪伴分娩是美国克劳斯医生倡导的,是指由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特别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不断的得到支持和鼓舞,而顺利分娩。本文导乐陪伴分娩的医务人员是经过培训,有经验的助产师,在分娩过程中向产妇解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并观察产程的进展,做到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时处理。导乐师运用各种技巧,对产妇讲解分娩知识,传授分娩经验,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尽可能降低产妇痛感,使胎儿供养充分,与产妇一起配合,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各种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康。总之,导乐陪伴分娩促进产妇正常规律宫缩,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却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也有明显降低,子宫复旧好,产后出血量少,泌乳时间提前,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导乐陪伴分娩,是以产妇为本的服务新模式,在与产妇及家人接触中能相互理解,使整个产程在无焦虑和充满爱心鼓励的氛围中进行,对母婴无不良反应,能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的质量,值得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景爱.导乐陪伴分娩224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13(17):161.
2 张香云.导乐陪伴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1998,10(9):205.
3 匡早香,魏敏,白骏.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5.
4 费秀珍.导乐式分娩临床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9(20):409-41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
关键词 导乐陪伴分娩 剖宫产率 产程 新生儿窒息
导乐陪伴分娩是指在产妇临产后,自宫口开大2cm开始,由有经验的助产士或医师和1名亲属陪伴分娩,给予心理指导和产程观察,在生理、心理、情感上给予支持、照顾,使产妇消除紧张和恐惧,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和体力上的支持,为产妇提供安静温馨单独的气氛环境,将外界的干扰降低到最小,使产程顺利进展。并密切观察产程,指导产程进展,协助其分娩,直到产后2小时送入爱婴区。我院近年来开展导乐分娩取得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骨盆测量无异常的产妇,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正常足月产妇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导乐陪伴分娩的400例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5.31±4.10岁,孕周39.50±2.40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45.50±328.47g。将进行一般产科处理的400例产妇做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5.38±4.33岁,孕周39.77±2.33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15.20±332.70g。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孕周、骨盆大小、娩出新生儿的体重及导乐人员技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产妇从有规律宫缩,即每10分钟3次宫缩并持续30秒以上,宫口开大2cm开始住进导乐待产室,并有1名亲属陪伴在旁,由有经验的助产师对产妇讲解分娩知识,传授分娩经验,根据产程的进展实施导乐。导乐者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并耐心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增加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第1产程指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第1产程历时长且体力消耗较大,鼓励产妇少量多餐,嘱2~4小时排尿1次,每2小时测量1次血压,每4小时听胎心并记录,每2小时阴道检查,宫缩强烈者酌情缩短间隔检查宫口,并做好解释,动作轻柔,保护隐私。产妇因为宫缩痛会产生恐惧而影响休息,此时应让产妇了解自己的产程进展情况以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向产妇讲解宫缩与阵痛的关系以及在产程进展中的意义,在宫缩时为产妇做好呼吸指导,分娩初期可采用胸式呼吸,宫口开大3~5cm时可采用轻浅呼吸法,5~7cm时指导产妇做喘息呼吸法,7~10cm时使用哈气呼吸法,并为产妇按摩子宫、腰骶部等,帮助产妇缓解疼痛感。尽可能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为缩短产程,应支持产妇站、蹲、走,避免平卧位。并对产妇进行生活护理(包括喂饭、擦汗、协助排便),鼓励进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以储备能量增加体力。提醒产妇睁开眼睛,与导乐交流,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说服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尽量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回答,部分产妇对阵发性腹痛的忍受性差,或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使疼痛加剧而大喊大叫,要给她们更多的解释和安慰,使其意识到这样不但不利于休息反而会消耗体力,使宫缩无效而影响产程进展,甚至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第2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指导产妇摆好体位,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正确使用腹压、呼吸。每次宫缩时,给予正确指导,赞扬鼓励和暗示,并做好接产准备直至胎儿娩出。在宫缩间歇时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安慰产妇使其增强信心。当胎儿娩出后,可嘱产妇休息,注意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情况及软产道损伤情况,并作好相应处理。向产妇表示祝贺并鼓励产妇尽早开始哺乳,做好早吸吮。第3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向产妇做好产后宣教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内容,定时按压宫底,观察产后出血情况、测量生命体征、会阴切口情况、新生儿脐部渗血情况,做好生活护理。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导乐者应陪伴和守护在产妇身旁,细心地观察产程,了解产妇的思想动态,增强孕妇分娩的信心。分娩结束后让产妇与新生儿多接触,讲解产程中每一阶段中的情况,表扬产妇取得的良好进展。给产妇、家属以及新生儿一定共处空间,避免他人随意进出干扰。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程处理。
结 果
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妇要求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率和会阴侧切率情况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妇要求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会阴侧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产后出血情况: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观察组200.96±70.65ml,对照组279±71.6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500ml者,观察组为1%,对照组为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产程和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妇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讨 论
分娩是一种自然而又复杂的生理过程,产妇能否顺利分娩,除了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等主要因素外,易受到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分娩过程中剧烈的宫缩使产妇焦虑、恐惧、紧张,加上产妇对分娩过程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证明,恐惧可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机体对外界刺激敏感度增强,以致影响产妇痛阈,轻微的疼痛可引起剧烈反应,使情绪更加紧张,且紧张的情绪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紊乱,缺乏有效宫缩,使母婴通过胎盘的物质交换减少,导致胎兒宫内窘迫的发生、酸碱平衡失调或产程延长,阻碍了产程的进展,增加难产机会,从而增加剖宫产率。
导乐陪伴分娩是美国克劳斯医生倡导的,是指由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特别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不断的得到支持和鼓舞,而顺利分娩。本文导乐陪伴分娩的医务人员是经过培训,有经验的助产师,在分娩过程中向产妇解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并观察产程的进展,做到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时处理。导乐师运用各种技巧,对产妇讲解分娩知识,传授分娩经验,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尽可能降低产妇痛感,使胎儿供养充分,与产妇一起配合,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各种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康。总之,导乐陪伴分娩促进产妇正常规律宫缩,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却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也有明显降低,子宫复旧好,产后出血量少,泌乳时间提前,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导乐陪伴分娩,是以产妇为本的服务新模式,在与产妇及家人接触中能相互理解,使整个产程在无焦虑和充满爱心鼓励的氛围中进行,对母婴无不良反应,能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的质量,值得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景爱.导乐陪伴分娩224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13(17):161.
2 张香云.导乐陪伴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1998,10(9):205.
3 匡早香,魏敏,白骏.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5.
4 费秀珍.导乐式分娩临床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9(20):409-41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