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 促进创新思维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87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美术作品的独创性正是其价值所在。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富有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作为老师的教学行为而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上课时“注意听讲”“认真观察”,应提供给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我展示、自我发挥、自我创造的机会。如在《过去的日子》一课中,我们可以直接欣赏导入,选择儿歌、童谣或儿童影片作为素材,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生活照片,讲述自己所经历过的有趣的往事,或者曾经经历过的最难以忘记的一段记忆,在讨论中可启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让他们心情发挥和表现,使整个教学过程跌宕起伏,生动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二、用开放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前提,思维是问题的核心。一个好的课堂质疑往往能够激发与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呢?
  第一,教师应善于提出质疑。比如:《花圃》一课,强调的是学生图形创意过程中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从启发学生以花为主题进行讨论,引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爱,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花;喜欢花的理由;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在收集花的资料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你所收集的花的资料有什么特点?”“如何完成从自然形到图案形过渡呢?”“能不能试着比较一下自然花和图案花有什么样的相似点与差别?”“大家能不能试着找出图案花的规律呢?”等等。多设问,多置疑,学生有了问题以后,经过怀疑、释疑的这个过程,才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对教材的理解,经过同学们深入探讨才会加深教材前后内容的血肉联系,这样既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深入思考的能力,又可以不断发扬其潜力,不断开阔思维视觉,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在《向日葵》一课中,教学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以及能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尝试表现,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得到体现。教师就不能单纯地把色彩的感觉传授给学生,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色卡,然后让学生找出与某种情绪、气氛相吻合的颜色,学生在观察一些情境后,根据要求填写表格,把自己对于色彩的不同感受表现出来。把色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强调色彩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价值。
  三、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飞扬
  发展人的个性才能,就是要在儿童先天个性倾向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最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个性潜能,使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形成独特的个性才能。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时,应有意识地在他们的意识中安插、示意多种思维触角,让他们时时处处把眼前的物象与灵感的“灰尘”与“亮光”相接,找出相关的知识联系,吸取教材的有效资源进行再开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以指向目标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重组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实现课堂的创造性教学。在《绿洲》一课中,我们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鼓励艺术创新思维的小竞赛,使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选用表现手法,侧重异形同构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创新表现。激活教学气氛,深化教学内容。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新颖、独特、综合的思维品质。通过营造新奇的视觉形象,打破学生对于视觉形象的思维惯性,培养学生积极开放、多元创新的思维习性。鼓励学生大胆、自主表现,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四、实现教学过程动态化,提高探究能力
  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综合后,推翻自己的设想,观察新的方法做新的尝试,鼓励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学生作业时,教师尽量保持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接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情况予以提问题、提建议。在《灯与光》一课中,教师在学生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设计与制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试探、综合、分析,让学生自己提出设计与制作的合理方案,甚至加入学生亲自进行小样模型设计与制作的实验过程,在老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否定错误的探究实践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对于纸质灯饰设计与制作的新知识、新结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尝试和讨论来完善设计,选择最佳的制作手段和方法完成作业。让学生思考在设计中更多顾及根据什么特定环境、地点、季节、时间、适合什么特定性格、心情及喜好等问题。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对制作上有困难的,尽量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给他们基本的制作方法,对于那些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应让他们完善设计,及时调整与完善原有的构想,使设计更加完美。只有通过视觉的感性认识对物象进行分析,促进大脑思维的理性认识,对物象进行分析,促进大脑思维的理性认识,才能达到主观感性与客观理性的统一,从而把握物象的客观本质结构。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课堂,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学习方式参与活动;自由地与老师、同学沟通信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释放出和谐气息,是摆在每个教学工作者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正如斯滕豪斯所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课改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沼涛中学)
其他文献
分析了导致锅炉运行状况不佳的原因,概述了破碎筛分工艺流程,提出了破碎筛分系统的改造措施。
详细介绍了厌氧/缺氧/两级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污泥系统调试方法、调试运行中控制的各项参数等,对本工程调试中遇到的经验教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摘 要】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要做到“听得懂、说得出”。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在应试答题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教学中的讨论、设置情景以及小组学习等方面论述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兴趣;学习策略  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性阶段,是为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夯实基础的时候,“听”、“说”、“读”、“写”各个方
【摘 要】电学实验在物理高考实验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课程下的物理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对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立足强化实验探究能力,是提高电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改进实验装置与设计实践等二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效果  从目前情况来看,就新课标而言,关于电学部分新教材与以前的老教材相比突出的特
【摘 要】环境污染长期困扰着人类,而且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不断的被破坏,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意识培养;探讨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目前,由于学生课外知识贫乏、缺乏生活经验,又不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致使学生听到“作文”就头疼,觉得无话可写,惧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都是些假话、空话。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呢?  一、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 如何才能促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把握新课程标准,明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功能定位,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明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功能定位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尤其对于现行教材解读不准,要进行有效教学,化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
《山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平台》和《山西省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是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以全面提高山西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以区域科技创新为服
本文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谚语构建存在的同与异及其成因。英汉隐喻性谚语的共性来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而语言受制于文化,英汉两种语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导学式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深刻挖掘学习中的乐趣。  初中政治教师要进行一些教学改革思考和实践,笔者总结这些年的教学得出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联系政治教学问题,总结出一些关键性的经验,采用联想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一些全面而系统的联系,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