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讨论中"商资归农"问题——以《大公报》社评及其所刊文章为素材的一个考察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复兴运动的高涨,农村合作实践中出现大量商资归农现象,并由此推动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进入“极盛时期”或“农业合作社数量猛进和性质有所变更时期”.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合作运动史上之新鲜事物,亦为“中国独有之现象”,故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商资流入农村问题”或商资归农利弊关系的讨论.而当时重要的新闻媒体天津《大公报》或发表社论及报道或刊发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积极参与了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其讨论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寻找一条可行之路,并以此复兴农村、振兴民族.不过,由于这场讨论本身是“社会失序时期”理论界的一种反映,所以有时人曾讥讽其为“合作者不合作”.
其他文献
一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海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遗俗,以及灵魂观念、占卜术的产生及其类型,巫术及其展演、苯教信
襄樊市牌坊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2004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发掘面积175平方米,揭露了石家河文化晚期房址1处、灰坑2座,出土了陶鼎、碗、钵、杯、
楚墓出土的遣策屡见"綉"、""二字.通过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文献的考释,"綉"似当读为"韬",指敛囊或包裹之类的物品."(锹)"似当读为"繍",指刺繍品.
2001年在重庆万州晒网坝遗址发掘的编号为CWTM10的墓葬被确定为蜀汉时期墓葬,这是该遗址中唯一一座可确定的蜀汉墓.该墓出土的30件陶器和陶俑成为遗址断代的重要依据.
黄山墓地位于荆州古城东北约6公里的郢城镇黄山村和澎湖村境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600余座.其中
2006年12月,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宜城市博物馆联合在宜城境内开展进一步的田野考古调查,着重踏勘了分布在蛮河流域的东周秦汉遗址,探讨它们与楚国都城和楚文化的发展、
农业科技期刊是发表与我国农业科技领域有关的理论和知识的重要期刊,通过农业期刊可以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动态。同时,农业期刊往往针对行业内领域内的受众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在实战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通过学校和学生从教学方案(整体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交趾地区就成为汉帝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后300余年间,两汉中央王朝之所以能够始终
以强干弱枝、将从中御和以文制武三大原则为主要内容的宋代军政体制,主旨在于防范武将,其对军队战斗力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在宋与辽、夏、金等战争中更多有具体表现.作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