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包括迪庆、怒江和丽江三个州市),长期以来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在对生产生活实践丰富的认真思考中,总结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以此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
关键词:三江并流;傈僳族;传统体育
1、前言
傈僳族,这个在云南省特有,以能歌善舞著称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本论文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地区的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从地域环境对传统体育发展、宗教祭祀、婚俗娶嫁与体育文化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阐述了傈僳族传统体育的深层文化内涵,揭示出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形成的自然环境根源和社会人文环境根源。
1.1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识资源数据库和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掌握前人研究动态。
2. 实地考察法
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对相关节日进行记录和分析。
3. 逻辑推理法
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2人文地理视野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生机制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其实质就是对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诠释。而诠释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形成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人文景观,这种现象却总是因地域差异而存在明显个性。正所谓“在什么地方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活动”[1]。
因此,我们若要研究文化事项首先要从衍生该事物的整体文化和发生机制出发,从整体文化生态环境的高度出发,如同人文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所言:“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事象必须由文化特征入手”[2]。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它以其生动的身体语言、浓郁的生产气息、鲜明的生活风格,反映出一个民族对世界观、对价值观、审美观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人类基本生存需要,是一定地域内环境和自然环境作用与人的之中文化载体的产
物[3]。
2、三江并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2.1三江并流地区傈僳族地理环境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表决通过将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傈僳族人口约60万,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另有少量散居于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地州。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这里地势险要。
滇西北地理复杂,从河谷到山顶形成立体气候带。“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谷或坝子是亚热带气候,往山上去,依次出现暖温带、温带、寒带;或者说,在河谷一带和坝子里已是夏日炎炎,在中山区还是温暖的春天和凉爽的秋天,而在高山区,则是冰雪不化的冬天。
在这样极其恶劣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傈僳族与自然环境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应对高寒的气候,频繁的自然灾害,险恶的山川峡谷,激荡的江河简单的生存欲望和本能使得傈僳族先人经受住了大自然的历练,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自我斗争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具有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如傈僳刀术、顶杆、摔跤、射弩等。
2.2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2.2.1傈僳族传统体育形成于生产斗争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卷四有“有名傈僳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傈僳族在历史上还有“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的称颂[4]。反映了早在15世纪傈僳族先民就已经使用弓弩,猎取食物,可见弓弩对与傈僳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和地位。
傈僳族对弓弩独有情钟,弓和箭是傈僳男子随身携带之物,“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子”,这样会被族人耻笑,男孩五、六岁就练习射弩,外出时,都肩扛弩弓,腰挂箭包,人死行土葬,也将其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袋等悬挂墓旁作为随葬品,足见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也是傈僳族的竞射节,要举行竞射比赛,有的射箭叉,把两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用弩射三角形的箭叉。有的把没煎粑或肉片当箭靶,谁射中就归谁。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傈僳族,相沿狞猎习俗。他们用野桑树枝制成弯,用草乌加工成有毒的药箭,用黄麻织成猎网。对于一个成年男子来说,百步之内箭不虚发是一项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艺。常年的狩猎实践使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经验,深知各种野兽的生活规律,并根据其习性去猎捕[5]。
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解放前,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造成道路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具备涉水、爬山、过溜索、花、划独木舟的技能,最早人们用竹篾、藤篾编成索道,高悬并固定于江河的两岸,只拉一条索道,过江时,将木溜板的凹槽扣到溜索上,用牛皮绳穿过溜板上的孔,系于双腿和腰,顺索滑向峡谷对面,有时不但人能飞速过溜,而且还能身带活牛一起溜过。过“溜索”是一项需要勇气、胆量以及耐力的技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练着傈僳人的胆量和勇气,体现出不惧艰难,敢于挑战的魄力。
解放后,傈僳族聚居地交通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篾溜也改为钢索,古老的“过溜” 已经成为历史,但傈僳族人民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又窥探出傈僳族人民同大自然搏斗、顽强生存的历史过程。傈僳族先民在为生存而顽强抗争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2.2傈僳族传统体育与生产娱乐
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天性,是调节自我内心与环境的润滑剂,艰难险恶的环境并没有是傈僳族人民对热爱生活和对爱情的渴求,山川峡谷带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给了他们灵感和智慧。封闭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造就了他们的顽强。人们在劳作之余,猎获猛兽、采集归来之后要为自己的收获庆祝,在谈情说爱中都要进行娱乐活动。《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唯有手舞足蹈才能真正抒发出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就如傈僳族婚姻仪式的“爬油杆”;茶余饭后,劳作之余,以角力为目的的“顶杆”、“摔跤”; 深受人们喜爱,随处可见的“荡秋”、“磨秋”、“车秋”等秋千活动。“歌舞王国”,是傈僳族的另一美誉,各种娱乐活动集舞蹈、体育、音乐于一体,相互渗透、交融,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傈僳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如带有宗教仪式在阔时节间举行的刀杆节、下火海,有以茶余饭后休闲娱乐为主的顶杠陀螺、扭扁担、拿石头、跳芦笙等,还有为提高狩猎技能进行比赛较量、提高军事斗争能力为目的的如游泳、砍竹竿、投掷、武术等。
对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今天体育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3傈僳族传统体育与宗教信仰
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并肯定了宗教同理论的、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一样,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特质和重要意义。
同样,傈僳族宗教也是傈僳人掌握和了解自然的一种特殊方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是傈僳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
人们为了生存,在征服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创造了原始的体育活动,同时对自然的认识不理解和恐惧导致对自然的崇拜,对图腾和祖先的崇拜。出于宗教的需要,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其中“刀杆节”就是一种原始宗教的产物,每年二月初八就是傈僳族的“阔时节”,要进行上刀山活动,上刀山、下火海之前,有一套繁琐的仪式,每个参与的勇士身上都要挂上几十条巫师画的咒符,刀杆场上,竖起二十多米的两根树杆,在树杆之间按顺序捆绑三十六或七十二把刀刃向上且非常锋利的钢刀做梯子,一名勇敢者赤足裸掌,手脚并用,缘刀刃徐徐而上,直到桩顶。而后吹响牛角,响起鞭炮,庆贺成功。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步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再有就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灯火依然熊熊,“上刀山”、“下火海”是演练者经过长期的武术和气功训练才能完成的。表现出傈僳族人们勇敢、机智不畏艰难的品质。
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宗教色彩,如彝族的摔跤、纳西族的“东巴跳”、 基诺族的“大鼓舞”、“攀云梯”、傣族的“划龙舟”等。随着人类的进步、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项目逐渐从宗教的仪式中走了出来,融入传统体育的殿堂。
2.2.4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互交融
“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这是对傈僳族人的又一真实写照,几乎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乐器主要有葫芦笙、二胡、口弦、竹笛、琵琶等;其中很多都来源于生产劳作实践,日常生活,表现于风俗礼仪之中。人们表唱边舞,动作惟妙惟肖,有表现生产劳作的、有模仿动物的、有利用刀、棍等器械表现婚丧祭祀的,如“婚礼舞”、“丧仪舞”、“祭祀舞”、“生产舞”、“狩猎舞”、“嗄切舞”、“切吾切”、“斯匹罗吾”等等。
如“跳芦笙”,舞者边吹边跳,运用了许多武术和技巧运动中的翻、腾、穿和旋转、矮步、倒立、托举等。自古就有舞武不分家的说法,舞蹈也是传统体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傈僳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特征与文化关系
民族文化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心理文化最为牢固。成为维系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纽带,也成为保持民族体育文化特质的核心因子[6]。
通过傈僳族对世界的思维认识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灵和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合二为一,从宗教和心理看出,傈僳族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的力量相互感应,并从这种感应中获得能量而实现对自然的征服,这是傈僳族先人进过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的积淀。
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结构和思维观念,而民族传统体育就是附于其上的,研究傈僳族人的活化石,傈僳人用自己的理念的方式表达着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部傈僳族的传统体育史,就是一部傈僳族文化,通过传统体育就能了解傈僳人的精神文化风貌。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傈僳族传统体育显示了傈僳族人具有吃苦耐劳、勤劳勇敢、顽强等文化特质,是傈僳族独特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人文环境因素积淀,看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要以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地区特征的实质出发,从而探寻出其文化发展的规律。
4.2建议
民族节日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的古风遗俗,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与升华。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诸如“新米节”、“阔时节”、“刀杆节”、 “春浴节”、“射弩会”、“澡堂赛歌节”、“情人节”等。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是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社会各界包括的支持,同时它也体现着民族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因素,傈僳族的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突出娱乐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群众中广泛的推广,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学校体育课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平台,“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的主要平台,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主要路径”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一些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学校体育发展、 壮大逐渐走向社会化的。如果少数民族体育想要发展,那么学校体育课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2]理查德·哈特向,叶光庭,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47.
[3]李延超,等.人文地理视野中的彝族体育成因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12月第4期
[4]方征,浅谈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
[5]http://www.yangqianpiao.cn/news.asp?NewsId=3093
[6]李延超,等.人文地理视野中的彝族体育成因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12月第4期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讲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0375)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671003)
关键词:三江并流;傈僳族;传统体育
1、前言
傈僳族,这个在云南省特有,以能歌善舞著称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本论文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地区的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从地域环境对传统体育发展、宗教祭祀、婚俗娶嫁与体育文化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阐述了傈僳族传统体育的深层文化内涵,揭示出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形成的自然环境根源和社会人文环境根源。
1.1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识资源数据库和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掌握前人研究动态。
2. 实地考察法
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对相关节日进行记录和分析。
3. 逻辑推理法
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2人文地理视野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生机制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其实质就是对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诠释。而诠释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形成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人文景观,这种现象却总是因地域差异而存在明显个性。正所谓“在什么地方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活动”[1]。
因此,我们若要研究文化事项首先要从衍生该事物的整体文化和发生机制出发,从整体文化生态环境的高度出发,如同人文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所言:“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事象必须由文化特征入手”[2]。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它以其生动的身体语言、浓郁的生产气息、鲜明的生活风格,反映出一个民族对世界观、对价值观、审美观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人类基本生存需要,是一定地域内环境和自然环境作用与人的之中文化载体的产
物[3]。
2、三江并流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2.1三江并流地区傈僳族地理环境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表决通过将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傈僳族人口约60万,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另有少量散居于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地州。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这里地势险要。
滇西北地理复杂,从河谷到山顶形成立体气候带。“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谷或坝子是亚热带气候,往山上去,依次出现暖温带、温带、寒带;或者说,在河谷一带和坝子里已是夏日炎炎,在中山区还是温暖的春天和凉爽的秋天,而在高山区,则是冰雪不化的冬天。
在这样极其恶劣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傈僳族与自然环境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应对高寒的气候,频繁的自然灾害,险恶的山川峡谷,激荡的江河简单的生存欲望和本能使得傈僳族先人经受住了大自然的历练,在与天斗、与地斗、与自我斗争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具有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如傈僳刀术、顶杆、摔跤、射弩等。
2.2傈僳族传统体育的形成
2.2.1傈僳族传统体育形成于生产斗争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卷四有“有名傈僳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傈僳族在历史上还有“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的称颂[4]。反映了早在15世纪傈僳族先民就已经使用弓弩,猎取食物,可见弓弩对与傈僳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和地位。
傈僳族对弓弩独有情钟,弓和箭是傈僳男子随身携带之物,“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子”,这样会被族人耻笑,男孩五、六岁就练习射弩,外出时,都肩扛弩弓,腰挂箭包,人死行土葬,也将其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袋等悬挂墓旁作为随葬品,足见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也是傈僳族的竞射节,要举行竞射比赛,有的射箭叉,把两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用弩射三角形的箭叉。有的把没煎粑或肉片当箭靶,谁射中就归谁。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傈僳族,相沿狞猎习俗。他们用野桑树枝制成弯,用草乌加工成有毒的药箭,用黄麻织成猎网。对于一个成年男子来说,百步之内箭不虚发是一项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艺。常年的狩猎实践使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经验,深知各种野兽的生活规律,并根据其习性去猎捕[5]。
傈僳族主要分布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峡谷山坡地带,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解放前,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造成道路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具备涉水、爬山、过溜索、花、划独木舟的技能,最早人们用竹篾、藤篾编成索道,高悬并固定于江河的两岸,只拉一条索道,过江时,将木溜板的凹槽扣到溜索上,用牛皮绳穿过溜板上的孔,系于双腿和腰,顺索滑向峡谷对面,有时不但人能飞速过溜,而且还能身带活牛一起溜过。过“溜索”是一项需要勇气、胆量以及耐力的技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磨练着傈僳人的胆量和勇气,体现出不惧艰难,敢于挑战的魄力。
解放后,傈僳族聚居地交通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篾溜也改为钢索,古老的“过溜” 已经成为历史,但傈僳族人民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又窥探出傈僳族人民同大自然搏斗、顽强生存的历史过程。傈僳族先民在为生存而顽强抗争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2.2傈僳族传统体育与生产娱乐
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天性,是调节自我内心与环境的润滑剂,艰难险恶的环境并没有是傈僳族人民对热爱生活和对爱情的渴求,山川峡谷带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给了他们灵感和智慧。封闭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造就了他们的顽强。人们在劳作之余,猎获猛兽、采集归来之后要为自己的收获庆祝,在谈情说爱中都要进行娱乐活动。《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唯有手舞足蹈才能真正抒发出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就如傈僳族婚姻仪式的“爬油杆”;茶余饭后,劳作之余,以角力为目的的“顶杆”、“摔跤”; 深受人们喜爱,随处可见的“荡秋”、“磨秋”、“车秋”等秋千活动。“歌舞王国”,是傈僳族的另一美誉,各种娱乐活动集舞蹈、体育、音乐于一体,相互渗透、交融,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傈僳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如带有宗教仪式在阔时节间举行的刀杆节、下火海,有以茶余饭后休闲娱乐为主的顶杠陀螺、扭扁担、拿石头、跳芦笙等,还有为提高狩猎技能进行比赛较量、提高军事斗争能力为目的的如游泳、砍竹竿、投掷、武术等。
对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今天体育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3傈僳族传统体育与宗教信仰
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并肯定了宗教同理论的、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一样,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特质和重要意义。
同样,傈僳族宗教也是傈僳人掌握和了解自然的一种特殊方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是傈僳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
人们为了生存,在征服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创造了原始的体育活动,同时对自然的认识不理解和恐惧导致对自然的崇拜,对图腾和祖先的崇拜。出于宗教的需要,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其中“刀杆节”就是一种原始宗教的产物,每年二月初八就是傈僳族的“阔时节”,要进行上刀山活动,上刀山、下火海之前,有一套繁琐的仪式,每个参与的勇士身上都要挂上几十条巫师画的咒符,刀杆场上,竖起二十多米的两根树杆,在树杆之间按顺序捆绑三十六或七十二把刀刃向上且非常锋利的钢刀做梯子,一名勇敢者赤足裸掌,手脚并用,缘刀刃徐徐而上,直到桩顶。而后吹响牛角,响起鞭炮,庆贺成功。过火海有几种形式:一是将若干个铁犁头烧得通红,赤足一步一步踏在上面疾行而过;一是走过燃烧木炭的“火海”;再有就是“走足灯”,即用竹筒做成的灯排成行,一步踏一灯地走过,灯火依然熊熊,“上刀山”、“下火海”是演练者经过长期的武术和气功训练才能完成的。表现出傈僳族人们勇敢、机智不畏艰难的品质。
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宗教色彩,如彝族的摔跤、纳西族的“东巴跳”、 基诺族的“大鼓舞”、“攀云梯”、傣族的“划龙舟”等。随着人类的进步、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项目逐渐从宗教的仪式中走了出来,融入传统体育的殿堂。
2.2.4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互交融
“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这是对傈僳族人的又一真实写照,几乎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乐器主要有葫芦笙、二胡、口弦、竹笛、琵琶等;其中很多都来源于生产劳作实践,日常生活,表现于风俗礼仪之中。人们表唱边舞,动作惟妙惟肖,有表现生产劳作的、有模仿动物的、有利用刀、棍等器械表现婚丧祭祀的,如“婚礼舞”、“丧仪舞”、“祭祀舞”、“生产舞”、“狩猎舞”、“嗄切舞”、“切吾切”、“斯匹罗吾”等等。
如“跳芦笙”,舞者边吹边跳,运用了许多武术和技巧运动中的翻、腾、穿和旋转、矮步、倒立、托举等。自古就有舞武不分家的说法,舞蹈也是传统体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傈僳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特征与文化关系
民族文化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心理文化最为牢固。成为维系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纽带,也成为保持民族体育文化特质的核心因子[6]。
通过傈僳族对世界的思维认识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灵和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合二为一,从宗教和心理看出,傈僳族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的力量相互感应,并从这种感应中获得能量而实现对自然的征服,这是傈僳族先人进过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的积淀。
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结构和思维观念,而民族传统体育就是附于其上的,研究傈僳族人的活化石,傈僳人用自己的理念的方式表达着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部傈僳族的传统体育史,就是一部傈僳族文化,通过传统体育就能了解傈僳人的精神文化风貌。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傈僳族传统体育显示了傈僳族人具有吃苦耐劳、勤劳勇敢、顽强等文化特质,是傈僳族独特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人文环境因素积淀,看待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要以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地区特征的实质出发,从而探寻出其文化发展的规律。
4.2建议
民族节日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的古风遗俗,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与升华。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诸如“新米节”、“阔时节”、“刀杆节”、 “春浴节”、“射弩会”、“澡堂赛歌节”、“情人节”等。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是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社会各界包括的支持,同时它也体现着民族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因素,傈僳族的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突出娱乐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群众中广泛的推广,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学校体育课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平台,“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的主要平台,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主要路径”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一些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学校体育发展、 壮大逐渐走向社会化的。如果少数民族体育想要发展,那么学校体育课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2]理查德·哈特向,叶光庭,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47.
[3]李延超,等.人文地理视野中的彝族体育成因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12月第4期
[4]方征,浅谈傈僳族传统体育文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
[5]http://www.yangqianpiao.cn/news.asp?NewsId=3093
[6]李延超,等.人文地理视野中的彝族体育成因探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12月第4期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讲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0375)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6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