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9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①在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②我们党的总书记出面,在不长的时间内连续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一般性地对各级党政干部布置理论学习内容,而是要求全党坚持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紧迫需要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看,总书记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讲话都极端重要,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价值绝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等,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坚持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谈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一些体会。
一、坚持根本指导思想极为重要
习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并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庄严宣告,“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③在经济工作中,根本指导思想就是政治经济学。我们党坚持这个根本指导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并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一系列不容抹杀的伟大成就。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评价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④这表明,我们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一开始就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的,并由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并促进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但是,不能不看到,用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不是总能落到实处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结构性产能过剩,经济增长速度显下行态势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尽管这与2008年以来外部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关,但是也与国内经济工作某些时段、某些领域存在的淡化政治经济学指导,盲目搬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制定具体政策,有必然的联系。尤其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身处党政部门及其智囊机构的人,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违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⑤这个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方针,无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基础上的原则区别,在国有、集体企业中推行“经理层”购买(MBO),同时,“放手、放胆”发展私营经济,这造成全国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以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到动摇,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被严重削弱。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出,在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又是生产关系的核心。从企业层面看,私营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是由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私营企业主决定的,而他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必然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市场压力下为节约经营成本而压低雇佣工人的工资,以增加自己的财富和收入。因此,私营经济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现阶段,尽管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还需要在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支持、引导个体经济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决不能把“一定程度”在实践中变成毫无限度,更不应当用“民营经济”这个所谓“创新”概念掩盖私营经济的本质,搞毫无节制的发展。如果私有制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私营经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就必然从局部向全社会扩张,而且随着私人资本之间的竞争和集中规律起作用,大鱼吃小鱼,势必发生少数人财富和收入惊人增长,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则明显地相对缩小,这就势必使总量超过限度的私营经济凸显出负作用,使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这对矛盾在国民经济关系中的权重加大,造成全社会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可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无疑是在经济领域的一些改革具体政策上,放弃政治经济学根本指导思想形成的不良后果。这从反面说明,坚持用政治经济学指导改革和经济工作极为重要,绝不应当有任何动摇。
二、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这有很强的针对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这毫无疑义包括对其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但是,不能不看到,有些党政干部在现实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工作中,却往往相信西方经济学,而轻视乃至放弃政治经济学。
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失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这不是偶然产生的。多年来,舆论界尤其经济学界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形成对政治经济学认识的不少误区,流行不少影响颇大的错误观点。诸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过是一种学派而已”;“《资本论》是革命的经济学,现在需要建设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计划经济的老祖宗,现在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本质经济学, 不能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太脱离实际,学生不愿意听”,凡此等等,逐渐造成“‘西经’进、‘马经’退”,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不良局面。在全国许多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体系已出现残缺不全、课时严重不足;而西方经济学的各种课程,却充斥课堂。这是极不正常的。 必须充分认识,自从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这个学科领域,就形成了科学的和非科学的两大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总结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新经验和新发展;是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唯物史观指导下,继承和扬弃前人经济思想,经过彻底的思想革命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它是人类科学经济思想发展的结晶,绝不是个人的主观设计,更不属于宗派性质的学术派别。它以马克思名字命名,那是因为马克思对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坚持理论逻辑与历史过程的一致;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既有分析,又有综合,从微观到宏观,辩证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运动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人类社会经济运动、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创立的一系列科学经济范畴、原理,尤其是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已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我们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的科学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科学的思想武器。可以说,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深入学习、应用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才能全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应当说,学习政治经济学教材是很必要的,要入门,就有必要从教材学起;但是这很不够。要比较深入地弄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就必须把学习推向深入。我们的党政干部都是承担领导经济工作重担的,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浅尝辄止肯定不行,因此,应当努力钻研马列原著,尤其是研究《资本论》。的确,《资本论》是“大部头”著作,不那么通俗易懂,但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工作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迫切需要由科学的经济辩证法来指导,所以唯有迎难而上。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谈到的,“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⑥我们应当记住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序言和跋中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⑦
三、认清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弊病
总书记在这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讲话中,不厌其烦地使用了完整的学科术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意味着,他强调要学好用好并坚持和发展的,绝不是指现在流行的西方经济学。
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必须深刻认识西方经济学的严重弊病。目前有种倾向,一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说要防止教条主义;一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说要借鉴西方经济学。其实,只要真正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又能深入实际,就不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含任何教条或“本本主义”的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⑧那些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搞教条主义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而对现代西方经济学,如果没有批判和扬弃,就谈不上科学的借鉴。固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其经济实践具有二重性,即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规定性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因而西方经济学作为反映这种经济形态的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述规定性,即便是扭曲的反映。从这个角度看,研究和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必要的。可是,西方经济学从来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总体上保持着马克思深刻揭露过的不科学的固有特征,存在一系列弊病:
一是主观性。站在“自利经济人”或人格化的资本这种立场上观察经济,这决定了其理论眼光的狭隘性,往往只能直观地或扭曲地反映客观经济形态,例如,所谓“要素创造价值”论,就体现了拜物教观念和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严重歪曲。
二是表面性(或庸俗性)。停留在市场经济形态的流通、分配层面看问题,看不到市场流通与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更看不到市场供求关系和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关系的背后,是社会分工比例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起决定作用。风靡一时、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在方法上的主要错误,就是用经济形态表层的简单流通的“交易关系”和“产权关系”,来解释远比流通领域丰富得多的生产领域内部的经济关系。
三是片面性。仅从价值形态一种角度分析市场经济现象,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分析企业经济运动,或从货币资本循环角度,或从生产资本循环角度,而不懂得它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只从GDP(即∑(V+M))出发。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搞消费、投资和外贸“三驾马车”调节宏观经济,就是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总产品∑(C+V+M)中丢掉了总不变资本∑C)这种片面性。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正是不同学者在认识方法存在不同的片面性的理论表现。
四是含糊性,不懂得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之间,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之间的共性、联系和区别。例如,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就不懂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种因果关系,把货币与货币资本混为一谈。
五是虚伪性和欺骗性,宣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平等、相互尊重所有权和互利的,这是最典型的理论虚伪,实质是用简单商品流通的交易关系掩盖生产领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再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为例,一些人认为这是其科学优势,其实不然。科学的数理分析必须以对经济关系的科学定性为前提,要求数学运用服从科学的理论逻辑。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却因为上述一系列缺陷,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米不够、水来凑”,用数学逻辑来掩盖理论逻辑的贫乏,可见这根本不是什么科学优势。
西方经济学的上述这些弊病,根源于狭隘的资产阶级的私人利益立场和剥削阶级的唯心史观,其思维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而不是辩证逻辑。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总体上始终贯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永恒论和各种扭曲经济关系的拜物教观念(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和土地拜物教),并形成了贯穿始终的许多经济学教条。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纷呈,但是不同流派的理论或多或少地依然沿袭着马克思在《资本论》批判过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五大教条。一是供给学派沿袭了把物物直接交换与商品流通混为一谈,认为商品流通必然创造买和卖的平衡的“萨伊教条”;二是现代货币数量论沿袭了把流通手段当作货币唯一职能的“李嘉图教条”;三是某些劳动市场理论沿袭了把社会的所谓劳动基金(总可变资本)看作固定不变量,或者把贫困说成是由人口的绝对过剩而产生的“边沁教条”;四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沿袭了所谓利润、工资、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并在社会再生产中丢掉了总不变资本∑C的“斯密教条”;五是现代要素价值论沿袭了把社会收入分配说成由土地、资本和劳动三种和谐并存的要素产生,宣扬剥削阶级收入永具合理性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教条”。 如果认清了西方经济学的一系列弊病和教条,就绝不应当再盲目地搬用它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西方经济学不科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就具有教条性,如果有人在实践中还要照搬西方经济学,那岂不是倍加的教条主义?问题更在于,要用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西方经济学来指导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只会饮鸩止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需要说明的是,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弊病,批判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西化教条主义,这绝不意味着要否定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
四、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十分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并要求“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总书记概括的这个根本立场,正是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或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工作根本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
唯物史观揭示出,经济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是现实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在资本主义时代诞生的经济学,必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这对主要矛盾,把经济学区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基本营垒:一方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财产的政治经济学”或“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它代表资产阶级头脑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当然,这只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扭曲的反映;另一方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劳动的政治经济学”,⑨这就是马克思代表无私的、先进的工人阶级的头脑,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唯物辩证的客观反映。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工人阶级经济学是同一政治经济学的两种表述,其显著特征就是公然宣告,自己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为工人阶级从而为消灭一切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服务的。西方经济学则一向否认自己的阶级性,在宣称要维护每个人的所有权的掩护下,实质始终为占人口少数的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服务。毫无疑问,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根本立场,正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或党性立场。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是有阶级内容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是指工人阶级为核心,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人民,简言之,是指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而不是有人所说的“民有、民享、民意”的“民”,也不是流行的“民营经济”所有者的“民”,这两种“民”都是指资本家阶级。尽管说,在现阶段,爱国民族资产阶级也属于人民的范畴,但是,应当明确,他们并不是人民的主体,更不能用他们来取代广大劳动人民。因此,总书记要求牢牢坚持的根本立场,应理解为,要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为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的立场上谋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家比喻为是资本主义社会机制(德语Mechanismus)中的“主动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人民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主动轮”,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的。这意味着,在经济工作中只要能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不断地给这个主动轮充实正能量,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项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我国宪法庄严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坚持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根本立场,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基础。因为,只有这个基础稳固了,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牢固,劳动人民增进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才有最可靠的保障。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这就从当前和长远的结合上,精辟地阐明了当前坚持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关键。
五、积极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要坚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及其根本立场,当务之急在于学好用好。习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来说,落实这些要求的基本前提是,要下决心弄懂弄通并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自觉地应用政治经济学;与此同时,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依靠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实践,这样才能落实习总书记所说的“立足”、“揭示”、“提炼和总结”、“上升”,达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目的。
如果迷信西方经济学,那就势必出现:搬用新自由主义搞私有化,出了问题,就转向凯恩斯主义;因其存在片面性,这必定出现新问题,于是又去再搬什么供给学派(里根经济学),如此在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中“兜圈子”,找药方,结果必然黔驴技穷,终将犯颠覆性的错误。
因此,要结合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就必须抛弃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迷信,真心实意地坚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和根本立场。
政治经济学已经揭示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一般关系不是根本对立的,可以实现有效结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就能走共同富裕之路;在此基础上,应用劳动二重性的原理,抓好宏观经济计划调控,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供求关系就有条件实现基本平衡,国民经济就有条件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我们坚信,遵循总书记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把它们转化为指导具体实践的经济政策,就一定能够落实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注释:
①转引自新华社电稿:《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光明日报》2014年7月9日第1版。
②新华社报道:《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5日 第1 版。以下习总书记讲话均引自此处,不再标注。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83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4页。
⑦《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价值绝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等,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坚持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谈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一些体会。
一、坚持根本指导思想极为重要
习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并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庄严宣告,“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③在经济工作中,根本指导思想就是政治经济学。我们党坚持这个根本指导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并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一系列不容抹杀的伟大成就。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评价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④这表明,我们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一开始就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的,并由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并促进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但是,不能不看到,用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不是总能落到实处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结构性产能过剩,经济增长速度显下行态势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尽管这与2008年以来外部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关,但是也与国内经济工作某些时段、某些领域存在的淡化政治经济学指导,盲目搬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制定具体政策,有必然的联系。尤其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身处党政部门及其智囊机构的人,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违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⑤这个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方针,无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基础上的原则区别,在国有、集体企业中推行“经理层”购买(MBO),同时,“放手、放胆”发展私营经济,这造成全国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以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到动摇,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被严重削弱。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出,在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又是生产关系的核心。从企业层面看,私营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是由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私营企业主决定的,而他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必然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市场压力下为节约经营成本而压低雇佣工人的工资,以增加自己的财富和收入。因此,私营经济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现阶段,尽管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还需要在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支持、引导个体经济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决不能把“一定程度”在实践中变成毫无限度,更不应当用“民营经济”这个所谓“创新”概念掩盖私营经济的本质,搞毫无节制的发展。如果私有制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私营经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就必然从局部向全社会扩张,而且随着私人资本之间的竞争和集中规律起作用,大鱼吃小鱼,势必发生少数人财富和收入惊人增长,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则明显地相对缩小,这就势必使总量超过限度的私营经济凸显出负作用,使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这对矛盾在国民经济关系中的权重加大,造成全社会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可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无疑是在经济领域的一些改革具体政策上,放弃政治经济学根本指导思想形成的不良后果。这从反面说明,坚持用政治经济学指导改革和经济工作极为重要,绝不应当有任何动摇。
二、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这有很强的针对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这毫无疑义包括对其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但是,不能不看到,有些党政干部在现实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工作中,却往往相信西方经济学,而轻视乃至放弃政治经济学。
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失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这不是偶然产生的。多年来,舆论界尤其经济学界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形成对政治经济学认识的不少误区,流行不少影响颇大的错误观点。诸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过是一种学派而已”;“《资本论》是革命的经济学,现在需要建设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计划经济的老祖宗,现在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本质经济学, 不能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太脱离实际,学生不愿意听”,凡此等等,逐渐造成“‘西经’进、‘马经’退”,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不良局面。在全国许多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体系已出现残缺不全、课时严重不足;而西方经济学的各种课程,却充斥课堂。这是极不正常的。 必须充分认识,自从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这个学科领域,就形成了科学的和非科学的两大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总结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新经验和新发展;是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唯物史观指导下,继承和扬弃前人经济思想,经过彻底的思想革命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它是人类科学经济思想发展的结晶,绝不是个人的主观设计,更不属于宗派性质的学术派别。它以马克思名字命名,那是因为马克思对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从抽象到具体,坚持理论逻辑与历史过程的一致;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既有分析,又有综合,从微观到宏观,辩证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运动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人类社会经济运动、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创立的一系列科学经济范畴、原理,尤其是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已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我们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的科学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科学的思想武器。可以说,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深入学习、应用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才能全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应当说,学习政治经济学教材是很必要的,要入门,就有必要从教材学起;但是这很不够。要比较深入地弄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就必须把学习推向深入。我们的党政干部都是承担领导经济工作重担的,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浅尝辄止肯定不行,因此,应当努力钻研马列原著,尤其是研究《资本论》。的确,《资本论》是“大部头”著作,不那么通俗易懂,但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工作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迫切需要由科学的经济辩证法来指导,所以唯有迎难而上。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谈到的,“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⑥我们应当记住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序言和跋中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⑦
三、认清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弊病
总书记在这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讲话中,不厌其烦地使用了完整的学科术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意味着,他强调要学好用好并坚持和发展的,绝不是指现在流行的西方经济学。
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必须深刻认识西方经济学的严重弊病。目前有种倾向,一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说要防止教条主义;一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说要借鉴西方经济学。其实,只要真正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又能深入实际,就不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含任何教条或“本本主义”的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⑧那些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搞教条主义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而对现代西方经济学,如果没有批判和扬弃,就谈不上科学的借鉴。固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其经济实践具有二重性,即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规定性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因而西方经济学作为反映这种经济形态的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述规定性,即便是扭曲的反映。从这个角度看,研究和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必要的。可是,西方经济学从来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总体上保持着马克思深刻揭露过的不科学的固有特征,存在一系列弊病:
一是主观性。站在“自利经济人”或人格化的资本这种立场上观察经济,这决定了其理论眼光的狭隘性,往往只能直观地或扭曲地反映客观经济形态,例如,所谓“要素创造价值”论,就体现了拜物教观念和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严重歪曲。
二是表面性(或庸俗性)。停留在市场经济形态的流通、分配层面看问题,看不到市场流通与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更看不到市场供求关系和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关系的背后,是社会分工比例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起决定作用。风靡一时、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在方法上的主要错误,就是用经济形态表层的简单流通的“交易关系”和“产权关系”,来解释远比流通领域丰富得多的生产领域内部的经济关系。
三是片面性。仅从价值形态一种角度分析市场经济现象,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分析企业经济运动,或从货币资本循环角度,或从生产资本循环角度,而不懂得它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只从GDP(即∑(V+M))出发。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搞消费、投资和外贸“三驾马车”调节宏观经济,就是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总产品∑(C+V+M)中丢掉了总不变资本∑C)这种片面性。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正是不同学者在认识方法存在不同的片面性的理论表现。
四是含糊性,不懂得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之间,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之间的共性、联系和区别。例如,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就不懂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种因果关系,把货币与货币资本混为一谈。
五是虚伪性和欺骗性,宣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平等、相互尊重所有权和互利的,这是最典型的理论虚伪,实质是用简单商品流通的交易关系掩盖生产领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再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为例,一些人认为这是其科学优势,其实不然。科学的数理分析必须以对经济关系的科学定性为前提,要求数学运用服从科学的理论逻辑。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却因为上述一系列缺陷,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米不够、水来凑”,用数学逻辑来掩盖理论逻辑的贫乏,可见这根本不是什么科学优势。
西方经济学的上述这些弊病,根源于狭隘的资产阶级的私人利益立场和剥削阶级的唯心史观,其思维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而不是辩证逻辑。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总体上始终贯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永恒论和各种扭曲经济关系的拜物教观念(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和土地拜物教),并形成了贯穿始终的许多经济学教条。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纷呈,但是不同流派的理论或多或少地依然沿袭着马克思在《资本论》批判过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五大教条。一是供给学派沿袭了把物物直接交换与商品流通混为一谈,认为商品流通必然创造买和卖的平衡的“萨伊教条”;二是现代货币数量论沿袭了把流通手段当作货币唯一职能的“李嘉图教条”;三是某些劳动市场理论沿袭了把社会的所谓劳动基金(总可变资本)看作固定不变量,或者把贫困说成是由人口的绝对过剩而产生的“边沁教条”;四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沿袭了所谓利润、工资、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并在社会再生产中丢掉了总不变资本∑C的“斯密教条”;五是现代要素价值论沿袭了把社会收入分配说成由土地、资本和劳动三种和谐并存的要素产生,宣扬剥削阶级收入永具合理性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教条”。 如果认清了西方经济学的一系列弊病和教条,就绝不应当再盲目地搬用它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西方经济学不科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就具有教条性,如果有人在实践中还要照搬西方经济学,那岂不是倍加的教条主义?问题更在于,要用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西方经济学来指导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只会饮鸩止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需要说明的是,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弊病,批判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西化教条主义,这绝不意味着要否定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
四、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十分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并要求“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总书记概括的这个根本立场,正是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或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工作根本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
唯物史观揭示出,经济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是现实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在资本主义时代诞生的经济学,必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这对主要矛盾,把经济学区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基本营垒:一方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财产的政治经济学”或“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它代表资产阶级头脑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当然,这只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扭曲的反映;另一方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劳动的政治经济学”,⑨这就是马克思代表无私的、先进的工人阶级的头脑,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唯物辩证的客观反映。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工人阶级经济学是同一政治经济学的两种表述,其显著特征就是公然宣告,自己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为工人阶级从而为消灭一切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服务的。西方经济学则一向否认自己的阶级性,在宣称要维护每个人的所有权的掩护下,实质始终为占人口少数的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服务。毫无疑问,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根本立场,正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或党性立场。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是有阶级内容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是指工人阶级为核心,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人民,简言之,是指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而不是有人所说的“民有、民享、民意”的“民”,也不是流行的“民营经济”所有者的“民”,这两种“民”都是指资本家阶级。尽管说,在现阶段,爱国民族资产阶级也属于人民的范畴,但是,应当明确,他们并不是人民的主体,更不能用他们来取代广大劳动人民。因此,总书记要求牢牢坚持的根本立场,应理解为,要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为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的立场上谋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家比喻为是资本主义社会机制(德语Mechanismus)中的“主动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人民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主动轮”,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的。这意味着,在经济工作中只要能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不断地给这个主动轮充实正能量,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项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我国宪法庄严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坚持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根本立场,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基础。因为,只有这个基础稳固了,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牢固,劳动人民增进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才有最可靠的保障。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这就从当前和长远的结合上,精辟地阐明了当前坚持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关键。
五、积极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要坚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及其根本立场,当务之急在于学好用好。习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来说,落实这些要求的基本前提是,要下决心弄懂弄通并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自觉地应用政治经济学;与此同时,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依靠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实践,这样才能落实习总书记所说的“立足”、“揭示”、“提炼和总结”、“上升”,达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目的。
如果迷信西方经济学,那就势必出现:搬用新自由主义搞私有化,出了问题,就转向凯恩斯主义;因其存在片面性,这必定出现新问题,于是又去再搬什么供给学派(里根经济学),如此在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中“兜圈子”,找药方,结果必然黔驴技穷,终将犯颠覆性的错误。
因此,要结合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就必须抛弃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迷信,真心实意地坚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和根本立场。
政治经济学已经揭示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一般关系不是根本对立的,可以实现有效结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就能走共同富裕之路;在此基础上,应用劳动二重性的原理,抓好宏观经济计划调控,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供求关系就有条件实现基本平衡,国民经济就有条件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我们坚信,遵循总书记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把它们转化为指导具体实践的经济政策,就一定能够落实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注释:
①转引自新华社电稿:《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光明日报》2014年7月9日第1版。
②新华社报道:《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5日 第1 版。以下习总书记讲话均引自此处,不再标注。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83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4页。
⑦《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