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c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甚至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为了能够将中国的语言文学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了解汉语、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就成为了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条通道,但是对外汉语教学由于缺少经验,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进行探索。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有效途径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80
  一、前言
  对外汉语在近年来代表着中国文化逐渐走出国门,通过文化交流和课程教学让国际不同区域的人们了解中国,并开启文化交流的通道,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承担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担负起了船舶中国文化的重任。那么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通过更加丰富的课程设计和更加生动的教学手段,推广汉语的使用和学习变得十分重要。
  二、对外汉语的课程教学的原则
  首先对外汉语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汉语教学,那么课程设计也必须以汉语问基础,授课教师需要以汉语基础知识为重点,进行深刻的教学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汉语知识,并为未来广泛的学习储备知识。
  其次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汉语是体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中自然不能缺少中国文化部分的内容,将汉语与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通过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这些内容也是学习汉语的必要内容。
  其三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师能力。面对国外学生进行授课必须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同时还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仪表、仪态和举止言行,注意课堂气氛的适当调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适当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教学活动。
  最后是尊重实践,开展对汉语学习的实践活动。枯燥的学习不能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进行了大量的课堂学习后,应该适当结合实践活动,通过对汉语的使用寻找学习和教学中的漏洞,丰富学习的方法和内容,让汉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教学实践方法
  首先要明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于枯燥的基础知识学习,只有寻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才能够踏实的延续下去。对外汉语的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让他们体会到使用汉语的乐趣,并透过这种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始动力。
  其次要理解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不能顺利完成的教学内容,主动调节学生学习的节奏,寻找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将教学内容读给学生听,要想办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从中寻找到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这样层层引导,让他们爱上学习汉语的过程,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环节中的引导地位,不能总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而是应该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也应该有所创新和突破,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结合当地的教学特色,形成互动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够将简单枯燥的汉语学习变成一种兴趣爱好,把汉语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其三是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那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文化的差异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有所规避,适当增减教学内容有利于学习效果的体现。面对语言上的差异,教学人员也应该注意教学内容量的选择,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既定思维来确定,应该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能力进行适当的选择。如果教授的内容过度,让学习的人无法理解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这种教学方法是需要避免的,适量的学习内容能够让学习的人感受到自信,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助于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其四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因为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枯燥,而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知识点融合进去是需要教学人员考虑的问题。比如对于汉语的学习,很多学生缺少使用的语境,那么学习的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教学效果自然不好,那么教学环节可以设计出利用汉语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将所学的汉语付诸实践,增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常用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将学习的内容应用于生活交流中,让他们在交际的场所得到自信的提升,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
  还有就是教师必须对于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由于在上对外汉语这门课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世界上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留学生,因此从学习习惯上,以及接受能力必然会存在相当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学的进度,把握教学环境以及课堂上的教学层次,同时,对那些深受汉语文化影响的国家的学生,在教学的课堂中注意注入汉语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精神教学,并且,对于那些来自于不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的学生而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它们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其的物质教育。并且,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人民的思维习惯有所差异,因此理解汉文化起来也有所不同,观察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习惯以及相关的习俗,努力排除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干扰,也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在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存在由于教师不注重语言之间的冲突而导致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发生误会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点,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并且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最后是充分结合中国文化特色,开展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内容,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又能够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对外汉语需要承担的文化传播责任的体现。实际上汉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中国文化学习的过程,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那么两者之间不可割舍的联系也应该成为学习中的有利工具,相互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应该对这种联系予以充分的利用。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都应该本着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推广汉语的教学目的,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汉语学习内容的可接受度,让汉语学习的形式更加生动,达到最佳的汉语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