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以行政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类型学角度对行政办公建筑类型特征展开研究。对类型学设计的三个层次展开论述,介绍原型的提取、转换等手法,通过对湖北襄阳市市民中心建筑方案设计的分析,阐明类型学视角下的行政办公建筑形态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类型学行政办公建筑原型转换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municipal architecture, and expands the research about administrative office building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design in three layers, introduced extraction and conversion of prototype, by analysising the typical cases on HuBei XiangYang Citizen Center to clarify principles and method of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morphology design.
Keywords: typology; administrative office architecture; prototype; transform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行政办公建筑是从古延续至今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行政办公建筑几乎与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同步。它的发展过程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等变化息息相关。它的建筑形态也因所处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民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理念更新和机构改革深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行政区划布局调整等原因,我国的行政办公建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行政办公建筑更新与重建的数量大大增加。行政建筑引入了更多全新的功能,其设计理论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前的那种机关大院式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当代行政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结构与传统的行政建筑相比都需要有较大的发展与改进。随之而来的是行政办公建筑兴建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新问题:例如盲目追求大规模,建筑模式单一,与周围环境不够协调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行政办公建筑建设从规模、格局、形态上都注重体现建筑本身的风格,却忽视了保持自身城市的特色,致使其建筑形态千篇一律,产生建筑雷同现象。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建筑,应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寻求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实现建筑和自然、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作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形态,许多建筑师在地方性建筑的实践探索中不约而同地批判地挖掘与继承地方传统的“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以类型学为核心的创作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师们的认同。
2,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发展及研究重点
类型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亦即三种类型学。第一种为原型类型学,从劳吉埃尔在《论建筑》中提出的“原始茅舍”理论到18世纪末法国建筑师迪郎建立方案类型的图式系统,人们对于建筑的分类是通过其外观来确定其种类,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及其构造形式被看做判定类型的准则。第二种为泛型类型学,产生于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柯布西耶提倡建筑的工业化生产,使建筑的规律不再像原型类型学所信奉的图构程序,建筑作为工业产品之一,其元素必须是标准的统一的。第三种为当代类型学,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将其概念扩大到风格和形式要素、城市的组织与结构要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要素、甚至涉及人的生活方式,赋予类型学以人文内涵。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三个方面:
(1) 类型选择。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些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时应该依据的是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 类型处理。对于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使之具备普遍的抽象性。简化还原后的类型元素可以直接应用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可以进行类型转换,以产生多样性的效果。简化还原后的几何元素还可以经过图形换喻等方式达到类推的处理阶段,从而使简洁的图形被赋予历史的含义。
(3) 类型与城市形态。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类型的选擇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接。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而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
3,湖北襄阳市市民中心设计
3.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襄阳市东津新区的核心区域,为东津新城的城市地标工程[图1]。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功能主要为党政、市政府、人大、政协办公、会议、文印、档案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3.2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宏观层次——区域
类型学视角下的城市建筑形态设计需要从城市尺度上把握行政办公建筑与其所处城市空间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既包含了建筑群体及城市总体空间的关系,还包括所处的环境对行政办公建筑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其范畴不单是指建筑所在的群体组团和整个片区环境,还包含整个城市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筑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建筑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根据规划,本项目的宏观环境框架具有以下三种特质[图2]:
(1) 地标——视野。背面临山,南面临湖,西面环江;
(2) 轴线——界面。位于中轴线上,前景为多层界面,背景为高层界面。
(3) 空间——廊道。廊道作为纽带,链接各开放空间。
从宏观环境上考虑,市民中心(襄阳市市民中心 下同)应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均等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自然条件作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依据,道路系统、景观布置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强调行政建筑肌理的特征性,同时融合整个人文环境,带动城市文化氛围;强调建筑的集约性与整体性,在周边林立的塔式建筑下,中和城市天际线,用集约性强调行政建筑的亲民与高效,用整体性形态强调行政建筑良好的可达性和一定的标示性。
3.3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中观层次——街区
建筑的群体组合形成街区环境道路、公园等系统叠加形成的元素集合。人们感知城市空间、衡量街区的尺度,主要是通过“虚”与“实”两方面进行:即空间组织关系和建筑形体组合模式。
市民中心在中观层次上的空间设计中[图3],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四个入口(兼做四个消防车道)被引入到四片环装塔楼所围合成的市民空间中,通过“街”链接内外区域,市民公共空间与行政办公空间相互融合,保持了城市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代替了以往中轴对称方式的均匀环状布局,打破了以往政府建筑冷峻、自我为中心的固有形象,营造出匀质的具有吸引力的、可亲民的市民公共空间。
3.4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微观层次——建筑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微观层次,一般来讲包括建筑单体的类型、内部空间组织关系、空间构成元素特征、细部风格样式、与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需要说明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过程中,整体脉络中的各种元素永远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并且这些概念在不同层面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
现代建筑类型学在应用于设计时,主要是通过提取建筑原型的方式,以缓和的姿态将历史意象渗入现实之中,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类型选择(抽象),类型转换(还原)。
3.4.1 类型的选择
类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历史上的某些具有典型特征和类型概括、抽象后进行组合、拼贴、变形进行重新设计,创造出既具“历史”意义、又能适应人类新的生活方式的建筑。它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灵活性、交流性的特点。
市民中心设计的原型之一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圆则杌棿,方为吝啬”是西汉杨雄的哲学命题(语出《太玄·玄摛》),意为天圆则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追求变化,国家才会不断进步;希望稳定,人民才能和平共处。
襄阳南漳地区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为市民中心设计的另一原型。院落作为中国传统民居最重要的公共交流空间,起着融合、连接的作用。
3.4.2 类型的转换
“类型转换”是塑造建筑形态的最关键、最具创造性的一环。因为对历史形态的抽象只是类型学方法的一个相对简单化的手段,只有把抽取出的类型“还原”到真实生活中,即实现类型的转换,才能使类型重新获得生命力。
市民中心以“方与圆”为其基本构图,构成塔楼、裙楼的图底关系[图片4]。围合向心的四片塔楼,摒弃行政建筑千篇一律的板式对称结构,形态上成匀质状态,消解了空间方位与尺度形成的等级差别,创造平等亲民的新时代权利美学。
当地传统民居分散式,连廊式的集约高效空间,转换成一体化的有机整体,与基于宏观层次分析的得出的“整体性形态”完成统一[图片5]。围合的院落空间通过廊道联通城市,有效地聚合了城市公共空间,加强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建筑、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图片6]。
建筑主楼立面以横向石材为主,配合塔楼顶部逐渐扩展的造型,体现政府建筑的简洁现代感,裙房则以竖向线条的石材体现市民中心的庄重大气。稳重的石材入口大气庄严,充分体现入口的引导性和标示性。
在楚国的神话与宗教中,人和神分别处在两个隔离的世界,人与神之间的对话就需要巫师来中介。正是如此,人们将自己对于神灵的想象以雕刻这种浪漫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它们的内容要么是描述神仙境界的图画或者图腾,要么是希冀子孙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要么就是祈求幸福平安吉利的生存想望。建筑类型学主张建筑记载着城市的记忆,它是联系传统与现代的载体,反应着城市的历史。因此,在塔楼横向线条的细部刻画上,吸取当地的传统石刻元素,传达了地域特征[图片7]。
4,结语
湖北襄阳市市民中心设计,运用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提取建筑原型,行植根于城市,表现其文化与地域性,同时表达其时代性特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有了很大变化,如何达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如何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建筑中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这一直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顾海明.当代城市行政中心的开放性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5]张利霞.类型学视角下的行政办公建筑形态设计.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
图片1
基地区位图
图片2
宏观环境框架分析图
图片3
总平面图
图片4 鸟瞰效果图
图片5
图片6
院落空间效果图
图片7
塔楼细部效果圖
关键词:类型学行政办公建筑原型转换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municipal architecture, and expands the research about administrative office building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design in three layers, introduced extraction and conversion of prototype, by analysising the typical cases on HuBei XiangYang Citizen Center to clarify principles and method of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morphology design.
Keywords: typology; administrative office architecture; prototype; transform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行政办公建筑是从古延续至今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行政办公建筑几乎与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同步。它的发展过程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等变化息息相关。它的建筑形态也因所处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民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理念更新和机构改革深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行政区划布局调整等原因,我国的行政办公建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行政办公建筑更新与重建的数量大大增加。行政建筑引入了更多全新的功能,其设计理论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前的那种机关大院式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当代行政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结构与传统的行政建筑相比都需要有较大的发展与改进。随之而来的是行政办公建筑兴建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新问题:例如盲目追求大规模,建筑模式单一,与周围环境不够协调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行政办公建筑建设从规模、格局、形态上都注重体现建筑本身的风格,却忽视了保持自身城市的特色,致使其建筑形态千篇一律,产生建筑雷同现象。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建筑,应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寻求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实现建筑和自然、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作富有表现力的建筑形态,许多建筑师在地方性建筑的实践探索中不约而同地批判地挖掘与继承地方传统的“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以类型学为核心的创作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师们的认同。
2,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发展及研究重点
类型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亦即三种类型学。第一种为原型类型学,从劳吉埃尔在《论建筑》中提出的“原始茅舍”理论到18世纪末法国建筑师迪郎建立方案类型的图式系统,人们对于建筑的分类是通过其外观来确定其种类,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及其构造形式被看做判定类型的准则。第二种为泛型类型学,产生于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柯布西耶提倡建筑的工业化生产,使建筑的规律不再像原型类型学所信奉的图构程序,建筑作为工业产品之一,其元素必须是标准的统一的。第三种为当代类型学,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将其概念扩大到风格和形式要素、城市的组织与结构要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要素、甚至涉及人的生活方式,赋予类型学以人文内涵。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三个方面:
(1) 类型选择。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些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时应该依据的是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 类型处理。对于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使之具备普遍的抽象性。简化还原后的类型元素可以直接应用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可以进行类型转换,以产生多样性的效果。简化还原后的几何元素还可以经过图形换喻等方式达到类推的处理阶段,从而使简洁的图形被赋予历史的含义。
(3) 类型与城市形态。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类型的选擇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接。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而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
3,湖北襄阳市市民中心设计
3.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襄阳市东津新区的核心区域,为东津新城的城市地标工程[图1]。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功能主要为党政、市政府、人大、政协办公、会议、文印、档案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3.2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宏观层次——区域
类型学视角下的城市建筑形态设计需要从城市尺度上把握行政办公建筑与其所处城市空间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既包含了建筑群体及城市总体空间的关系,还包括所处的环境对行政办公建筑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其范畴不单是指建筑所在的群体组团和整个片区环境,还包含整个城市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筑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建筑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根据规划,本项目的宏观环境框架具有以下三种特质[图2]:
(1) 地标——视野。背面临山,南面临湖,西面环江;
(2) 轴线——界面。位于中轴线上,前景为多层界面,背景为高层界面。
(3) 空间——廊道。廊道作为纽带,链接各开放空间。
从宏观环境上考虑,市民中心(襄阳市市民中心 下同)应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均等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自然条件作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依据,道路系统、景观布置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强调行政建筑肌理的特征性,同时融合整个人文环境,带动城市文化氛围;强调建筑的集约性与整体性,在周边林立的塔式建筑下,中和城市天际线,用集约性强调行政建筑的亲民与高效,用整体性形态强调行政建筑良好的可达性和一定的标示性。
3.3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中观层次——街区
建筑的群体组合形成街区环境道路、公园等系统叠加形成的元素集合。人们感知城市空间、衡量街区的尺度,主要是通过“虚”与“实”两方面进行:即空间组织关系和建筑形体组合模式。
市民中心在中观层次上的空间设计中[图3],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四个入口(兼做四个消防车道)被引入到四片环装塔楼所围合成的市民空间中,通过“街”链接内外区域,市民公共空间与行政办公空间相互融合,保持了城市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代替了以往中轴对称方式的均匀环状布局,打破了以往政府建筑冷峻、自我为中心的固有形象,营造出匀质的具有吸引力的、可亲民的市民公共空间。
3.4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微观层次——建筑
类型学建筑设计的微观层次,一般来讲包括建筑单体的类型、内部空间组织关系、空间构成元素特征、细部风格样式、与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需要说明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过程中,整体脉络中的各种元素永远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并且这些概念在不同层面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
现代建筑类型学在应用于设计时,主要是通过提取建筑原型的方式,以缓和的姿态将历史意象渗入现实之中,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类型选择(抽象),类型转换(还原)。
3.4.1 类型的选择
类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历史上的某些具有典型特征和类型概括、抽象后进行组合、拼贴、变形进行重新设计,创造出既具“历史”意义、又能适应人类新的生活方式的建筑。它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灵活性、交流性的特点。
市民中心设计的原型之一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圆则杌棿,方为吝啬”是西汉杨雄的哲学命题(语出《太玄·玄摛》),意为天圆则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追求变化,国家才会不断进步;希望稳定,人民才能和平共处。
襄阳南漳地区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为市民中心设计的另一原型。院落作为中国传统民居最重要的公共交流空间,起着融合、连接的作用。
3.4.2 类型的转换
“类型转换”是塑造建筑形态的最关键、最具创造性的一环。因为对历史形态的抽象只是类型学方法的一个相对简单化的手段,只有把抽取出的类型“还原”到真实生活中,即实现类型的转换,才能使类型重新获得生命力。
市民中心以“方与圆”为其基本构图,构成塔楼、裙楼的图底关系[图片4]。围合向心的四片塔楼,摒弃行政建筑千篇一律的板式对称结构,形态上成匀质状态,消解了空间方位与尺度形成的等级差别,创造平等亲民的新时代权利美学。
当地传统民居分散式,连廊式的集约高效空间,转换成一体化的有机整体,与基于宏观层次分析的得出的“整体性形态”完成统一[图片5]。围合的院落空间通过廊道联通城市,有效地聚合了城市公共空间,加强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建筑、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图片6]。
建筑主楼立面以横向石材为主,配合塔楼顶部逐渐扩展的造型,体现政府建筑的简洁现代感,裙房则以竖向线条的石材体现市民中心的庄重大气。稳重的石材入口大气庄严,充分体现入口的引导性和标示性。
在楚国的神话与宗教中,人和神分别处在两个隔离的世界,人与神之间的对话就需要巫师来中介。正是如此,人们将自己对于神灵的想象以雕刻这种浪漫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它们的内容要么是描述神仙境界的图画或者图腾,要么是希冀子孙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要么就是祈求幸福平安吉利的生存想望。建筑类型学主张建筑记载着城市的记忆,它是联系传统与现代的载体,反应着城市的历史。因此,在塔楼横向线条的细部刻画上,吸取当地的传统石刻元素,传达了地域特征[图片7]。
4,结语
湖北襄阳市市民中心设计,运用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提取建筑原型,行植根于城市,表现其文化与地域性,同时表达其时代性特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有了很大变化,如何达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如何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传统建筑中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这一直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顾海明.当代城市行政中心的开放性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5]张利霞.类型学视角下的行政办公建筑形态设计.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
图片1
基地区位图
图片2
宏观环境框架分析图
图片3
总平面图
图片4 鸟瞰效果图
图片5
图片6
院落空间效果图
图片7
塔楼细部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