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大多数企业在做会计政策选择的时候都是以大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依据,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被忽略,任这种漫无目的地滋生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提出了几条帮助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会计政策选择;建议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属于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也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所属。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仅是一个技术或是经验上的问题,还是企业处理各利益方经纪业务关系,分配经济收益的企业会计业务措施。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各方利益者而言有着不同方面的影响,但都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标准考虑企业的会计政策,有了利益的驱使,企业会计的选择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相关利益者理论,指的就是企业的发展不只是与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还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除股东之外的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也不应被忽视,这是企业得以长久、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关键。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股东之外还包括债权人、供应商、员工、企业法人和政府等各方,这些人的利益是相关联系着的,其中一方出现问题也会使各方受到牵连。当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在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要从全局考虑,不只是要最大程度地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也要兼顧其他利益各方的需求。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规范控股股东和管理者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
一般企业的控股股东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做会计政策选择的时候也更倾向于自己有力的会计政策,而管理者主要是为了追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也经常会钻会计政策选择的空子粉饰报表,美化企业的业绩,显而易见地,这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若想提高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就要对控股股东和管理者的权力进行约束,建立一套约束激励机制。
首先,可以借助法律规范会计准则,对于违背会计准则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禁止威胁会计准则权威的一切行为。
其次,可建立一套约束企业高层薪酬的方案,这能筛选出倾向于短期投机主义的管理者,帮助经理人选择对公司长远发展更有利的会计政策。
最后,支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行为,在企业选择会计选择时能感受到外部施加的压力,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
(二)提高处于弱势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
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区别在于,大股东可以参与董事会决策,会选择倾向自己利益的会计政策,再有就是大股东可与管理者交往,同时,通过管理者得到最新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信息,但小股东由于自身持有的股份不多,有的甚至都没有机会进入董事会,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大股东就有了更多地通过会计决来操纵公司的运营,小股东的利益始终得不到保障。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提高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股东的地位,来约束大股东的行为。
首先,针对重大决策可实行累积投票制,按照传统的方式,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占比太多,中小股东很难进入董事会,如果实行累计票制的话,股东的表决权数就按照股东持有的股票数乘以所选举的董事或监事人数的乘积来决定,以此调动中小股东在董事会的参与度,能够有效限制大股东在董事会的权利。
其次,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要选择企业外部的专业人员作为独立董事,保证其不会受到企业大股东及他方的影响和控制,这能有效避免控股股东“说了算”,同时,独立董事也要承担起监督企业董事会的责任,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避免大股东只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会计政策。
(三)员工影响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的员工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和企业之间通过合同建立契约关系,企业会向员工提供物质报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员工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这就能使员工的经济利益与管理者一致,员工也会更加关注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管理者选择额的会计政策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如果员工出现反对的行为,也会影响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但与企业的股东或管理者相比,员工始终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也比较弱,从员工角度而言,员工比较偏好激进性的会计政策,但企业所有者在选择政策会计师比较保守,因此,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二者之间也要寻求一个平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相关者的偏好,建立完整的约束机制和措施来制衡各利益方参与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也只有使各方利益都得到满足,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金.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会计信息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J].商业会计,2018(11):89-91.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会计政策选择;建议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属于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也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所属。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仅是一个技术或是经验上的问题,还是企业处理各利益方经纪业务关系,分配经济收益的企业会计业务措施。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各方利益者而言有着不同方面的影响,但都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标准考虑企业的会计政策,有了利益的驱使,企业会计的选择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相关利益者理论,指的就是企业的发展不只是与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还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除股东之外的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也不应被忽视,这是企业得以长久、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关键。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股东之外还包括债权人、供应商、员工、企业法人和政府等各方,这些人的利益是相关联系着的,其中一方出现问题也会使各方受到牵连。当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在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要从全局考虑,不只是要最大程度地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也要兼顧其他利益各方的需求。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规范控股股东和管理者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
一般企业的控股股东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做会计政策选择的时候也更倾向于自己有力的会计政策,而管理者主要是为了追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也经常会钻会计政策选择的空子粉饰报表,美化企业的业绩,显而易见地,这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若想提高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就要对控股股东和管理者的权力进行约束,建立一套约束激励机制。
首先,可以借助法律规范会计准则,对于违背会计准则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禁止威胁会计准则权威的一切行为。
其次,可建立一套约束企业高层薪酬的方案,这能筛选出倾向于短期投机主义的管理者,帮助经理人选择对公司长远发展更有利的会计政策。
最后,支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行为,在企业选择会计选择时能感受到外部施加的压力,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
(二)提高处于弱势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
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区别在于,大股东可以参与董事会决策,会选择倾向自己利益的会计政策,再有就是大股东可与管理者交往,同时,通过管理者得到最新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信息,但小股东由于自身持有的股份不多,有的甚至都没有机会进入董事会,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大股东就有了更多地通过会计决来操纵公司的运营,小股东的利益始终得不到保障。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提高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股东的地位,来约束大股东的行为。
首先,针对重大决策可实行累积投票制,按照传统的方式,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占比太多,中小股东很难进入董事会,如果实行累计票制的话,股东的表决权数就按照股东持有的股票数乘以所选举的董事或监事人数的乘积来决定,以此调动中小股东在董事会的参与度,能够有效限制大股东在董事会的权利。
其次,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要选择企业外部的专业人员作为独立董事,保证其不会受到企业大股东及他方的影响和控制,这能有效避免控股股东“说了算”,同时,独立董事也要承担起监督企业董事会的责任,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避免大股东只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会计政策。
(三)员工影响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的员工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和企业之间通过合同建立契约关系,企业会向员工提供物质报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员工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这就能使员工的经济利益与管理者一致,员工也会更加关注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管理者选择额的会计政策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如果员工出现反对的行为,也会影响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但与企业的股东或管理者相比,员工始终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也比较弱,从员工角度而言,员工比较偏好激进性的会计政策,但企业所有者在选择政策会计师比较保守,因此,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二者之间也要寻求一个平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相关者的偏好,建立完整的约束机制和措施来制衡各利益方参与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也只有使各方利益都得到满足,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金.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会计信息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J].商业会计,2018(1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