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的实际,以初中学生的参与为主要途径,将抽象的理论问题生活化,将生活问题化为学习内容,并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保障三维目标的完整;拓展生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活动。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生活化;实践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的“实践性”提到:“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活化教学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又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必须与生活、与实际相贴近,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粤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2018年8月第1版)的3.1.2《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为例,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作为探索的对象,重视、关注生活实践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得到比较丰富多彩的人生。
一、保障三维目标的完整
该教学案例有完整的三维目标,并关注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着力通过感悟、分析提升学生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以此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转变,树立积极环保的意识。这使得该教学案例的三维目标内在地联系起来,更加有效地保障三维目标的完整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通过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持续发展。
二、拓展生活化教学内容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充分尊重了课本,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实现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如在导入中,我投影了我国两张重金属土地的图片,引出“怎么会导致重金属污染?”的疑问,又拿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电池,说明了两者的关系,从而导出本课的主题。这样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又如,在新授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我又播放了学生熟悉的徐闻海域被污染的相关视频、北京雾霾的相关新闻报道、食品污染的相关漫画等等,这一切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社会中真实发生的事实。这样有效地将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我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自身的感受、生活经历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本地特色,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引起共鸣,促使他们自己去设想,去体验,形成思维冲突,进而思考、解决问题,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在该个案中,我先给学生播放了《我在徐闻等你来》这首歌的MTV,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徐闻美丽的景色,从而引起他们对家乡赞美的共鸣。随后我又播放了徐闻沿海被污水、生活垃圾污染的视频,同样的水域,不同的颜色;同样的风景,不同的感触。这种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一片叹息,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对比式的情景设置,又是学生熟悉的家乡资源,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有多么重要,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四、开展生活化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對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在该教学案例中,我利用垃圾分类的知识设计了“你会放垃圾吗?”的课堂活动。这个活动针对生活中最常见又做的最不好的垃圾分类问题进行了知识问答、小组竞赛,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良好意识。
总之,本着打造“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真正带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生活化;实践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的“实践性”提到:“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活化教学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又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必须与生活、与实际相贴近,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粤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2018年8月第1版)的3.1.2《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为例,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作为探索的对象,重视、关注生活实践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得到比较丰富多彩的人生。
一、保障三维目标的完整
该教学案例有完整的三维目标,并关注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着力通过感悟、分析提升学生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以此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转变,树立积极环保的意识。这使得该教学案例的三维目标内在地联系起来,更加有效地保障三维目标的完整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通过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持续发展。
二、拓展生活化教学内容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充分尊重了课本,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实现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如在导入中,我投影了我国两张重金属土地的图片,引出“怎么会导致重金属污染?”的疑问,又拿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电池,说明了两者的关系,从而导出本课的主题。这样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又如,在新授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我又播放了学生熟悉的徐闻海域被污染的相关视频、北京雾霾的相关新闻报道、食品污染的相关漫画等等,这一切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社会中真实发生的事实。这样有效地将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我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自身的感受、生活经历出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本地特色,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引起共鸣,促使他们自己去设想,去体验,形成思维冲突,进而思考、解决问题,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在该个案中,我先给学生播放了《我在徐闻等你来》这首歌的MTV,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徐闻美丽的景色,从而引起他们对家乡赞美的共鸣。随后我又播放了徐闻沿海被污水、生活垃圾污染的视频,同样的水域,不同的颜色;同样的风景,不同的感触。这种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一片叹息,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对比式的情景设置,又是学生熟悉的家乡资源,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有多么重要,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四、开展生活化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對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在该教学案例中,我利用垃圾分类的知识设计了“你会放垃圾吗?”的课堂活动。这个活动针对生活中最常见又做的最不好的垃圾分类问题进行了知识问答、小组竞赛,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良好意识。
总之,本着打造“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真正带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