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在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li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分层导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作者对如何“导”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实践和总结,“导”做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好。老师应该依自己所长,充分施展有效导学。导不仅是导入新课,而且是导学。具体可从导读、导看、导思、导记、导练、导情、导志、导为、导意等细节入手,导无定法,导的运用效果会依教师的个人能力和魅力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老师有效的导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关键词: 导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生物学知识的会学能力和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呢?教师要有效地“导”。下面是我对这几年对导的一些感悟和做法。
  一、有效引导,养成自学习惯
  学生自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最终达到会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些感悟。我认为应该从七年级培养以下习惯:首先,鼓励、引导和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做笔记;概念、重点知识点用线画起来(也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标注、旁批,教师巡视指导、发现较好的笔记,利用多媒体幻灯投影,表扬。如“我发现同学们笔记做得很好,这里有几个同学的笔记跟大家交流下”,在看的时候要引导关注做得好的地方,并表示对它的赞赏,学生自然会借鉴、模仿;但要鼓励创新:“你有更好的方法吗,也可以拿来与大家共享和交流”。刚开始阶段学生会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在书本中画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不同记号标注,然后记下老师板书上的笔记。在课堂上要经常提醒和表扬鼓励学生完成导学提纲问题的同学可以看看手头上的材料(比如教材讲解,导与练练习册中名师巧知道这部分内容。)鼓励自学快的同学多学点,多思考点。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分层。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的一小部分同学课前做了预习笔记,笔记看上去就是上过课后做的笔记,以为是借了其他班同学的书本。结果一问才知道是自己做的。已经有一小部分同学可以没有导学提纲的引导,自己通过查阅手头上的相关资料进行自学,且较为深入。我十分欣喜地问课前有预习的举手,当时有十几个举手,我表扬了他们。以后课前都试问下有预习的举手,并看看他们的自学笔记,确实有思考。后来接连好几节课都全部预习或只有个别没有预习,一问学生才知道原来年段、班主任都强调过。我当时的感悟是:就是需要这样的合力促使孩子们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教改需要同心协力。优秀也是一种习惯,要让孩子习惯优秀。
  二、精心设置导读提纲,有效引导自学
  1.编写导学提纲要注意突出双基,要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正确,突出课文难点、重点、知识点。
  2.在导学提纲中可以把知识点设计成问题串,在情境中提出学习和探究的主题。设置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你的发现是什么?等等。
  3.导读提纲要融入列表格、比较法等学习方法的引导。例如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三单元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说出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然后我们就设置了这样的导学提纲: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78-82页内容,根据下列表格问题的提示进行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又比如七下激素调节这节导学提纲的一个问题:你能举例并说说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区别吗?这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概念并掌握这两个概念。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导引自学,合作交流
  教师应该在课上或课下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合作、展示、倾听、评价。
  1.教会学生展示:能自然自觉、仪态大方地在组内或班内围绕一个话题或重点发表看法、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并能跟同学、老师交换意见。
  2.教会学生倾听:一方面,既要会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会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听出问题。
  3.教会学生评价:在合作小组或班级内能公允真诚地评价同学的观点,能质疑、批判、改正、补充、完善别人的意见。
  4.教会学生合作:在合作小组内,能以宽宏大量的心态主动借鉴他人的智慧优势为我所用,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贡献分享自己的智慧优势。不互相排斥、互相嫉妒、互相拆台、互相封锁信息。学生在交流这方面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刚来的学生喜欢举手发言,喜欢交流讨论,为什么半学期过后,学生不再那么积极发言了呢?这很需要在往后教学中继续探讨。让学生能够善于表达心中的看法。
  四、“导情”“导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导”的探索中让我感悟十分深刻的是“情”。我对于导情的理解是爱读生物,想读生物,对学习生物有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从第一节课开始,下面我以备课组集体备课形成的初中生物第一节课《走进生物》这节课说明,课前先利用15分钟播放“生物界中的伪装杀手”和“多彩的生物世界”及关于生物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说:“下面大家一起读一封‘情书’”。停顿下,此时同学们都炸开锅了,我接着说:“一封专家写给你们的一封富有情感,有期待,十分有爱的书信”致同学们。
  接着展示导读提纲。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致同学”部分,先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后,可与同桌讨论交流看法。
  1.什么是生物学?
  2.请你从生物学的重要性说说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生物学?
  3.怎样才能学好生物学?
  学生根据导读提纲的问题,阅读书本,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二次备课。发现笔记做得好的同学的书本,投影展示,指出各自优点并给予高度表扬。
  同学们争先举手发表看法,教师点评激励。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养成倾听习惯,尊重他人。
  以上是专家对你们的要求,老师要对你们提出要求:展示PPT,初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以PPT展示“我身边的生物学”。让学生阅读,情绪激动,积极交流。教师乘势问:你们觉得生物有趣吗?你们爱生物学这门课程吗?学生大声回答:“喜欢,爱。”教师通过利用PPT展示我们的口号“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才是王道”结束了本节课,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应该关注孩子们,一个笑容,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语等。总之,教育应该融入爱。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导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了课堂,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促进了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qking.com/yc/2012/275618.html.
其他文献
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科第20题:观察下列等式:①cos2α=2cos2α-1;②cos4α=8cos4α-8cos2α+1;③cos6α=32cos6α-48cos4α+18cos2α-1;④cos8α=128cos8α-256cos6α+160
本文对钻井船及钻井装置所配置的灰罐料位称重系统进行阐述,并对着重介绍了典型灰罐称重系统原理、系统构成及整个系统的操作及维护。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gray tank
服装表演作为一种舞台表现形式是以人为载体来展示服装的穿着效果的,通过对服装表演中前、中、后期的三部分的组织和策划,来系统地探讨如何运用各种技术及手段来创造服装表演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作为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它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让人记忆犹新.同时,维吾
期刊
作为石油企业最主要的基层生产单位,油田作业队的创效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公司兴衰荣辱,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改进基层作业队思想政治
期刊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我国教育改革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
以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载体标记放射性核素用于肿瘤病人的导向治疗 ,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用蛋白酶水解全抗体得到的F(ab′) 2 片段 ,由于去除了Fc段 ,减小了人抗鼠异种蛋白排斥反应
摘 要:在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了,对此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兴趣教学。兴趣教学是通过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意志力都更好的集中在课堂和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活方式和环境与中东部城市有较大差别,所以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慢慢探究。 
2002年初,尉氏县把原种子管理站、农药管理站和肥料管理站合并,成立了职能统一行使、人员统一管理、力量统一调配、运转高效协调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2003年6月,经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