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幽灵,大智慧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绿丛中一点白
  在美国加利佛尼亚州西北边陲,生长着世界上最高的树木——红杉。它们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相互交错,形成一片神秘的森林。这片森林里,目前发现的最高的红杉有115米,大约相当于40层楼高。红杉平均年龄有800岁,最古老的已有2200年的历史了。
  走入这片深邃的森林,满目苍翠,突然,眼前出现一小丛白色树木,看起来与周围格格不入,那便是 被称为“幽灵”的红杉。
  幽灵红杉与正常的红杉不同,它们长得并不高,少有高于3米的,与正常的红杉相比,好似侏儒之于巨人。数量也并不多,整片森林中也不过那么几处。它们的叶子并非通体绿色,有的全白,有的泛黄,有的半白半绿。若是有风吹过,远远地看过去,就像是动画或是电影中那些飘动着的白色幽灵,这便是它名字的来源。
  为什么幽灵红杉如此与众不同呢?
  患了“白化病”的红杉
  其实,幽灵红杉之所以呈现与众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出现了白化现象。植物界中出现白化现象的并非只有红杉。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幼苗也存在白化现象。生物学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做“白化突变体”。白化突变体最典型的特征是叶绿体不能正常发育。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光照、温度、矿物质等外在因素,还有叶绿体蛋白转运受阻、光合色素合成错误等内在因素。从根本上看,遗传物质的改变是造成白化的根本原因。
  基因的突变使叶绿素含量降低,植物的叶子也因此出现白化、泛黄等现象。幽灵红杉作为白化患者也不例外,体内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有人想尝试定位红杉的突变基因,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类有32亿碱基对,而红杉有320亿个碱基对。我们迄今都还没有弄清楚自身的基因,更何况远比人类基因更加复杂的红杉基因。没有人成功为红杉基因组测序,这也意味着无法准确定位突变的基因。
  患有“白化病”的植物通常不久之后便会死亡,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幼苗只能依靠种子的胚乳营养生长,一旦这些营养耗尽,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当然也有例外,有一些白化突变体在幼苗期表现出白化现象,但在后期的发育过程中会恢复绿色,正常合成叶绿素,顽强地生存下来。但是幽灵红杉却是独树一帜,它们既没有死亡也没有恢复正常,那么它们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呢?
  寄生?吸血鬼?
  有生物学家猜想,幽灵红杉可能靠寄生生存,如同吸血鬼一般,将根作獠牙,扎入身旁的红杉,汲取养分。
  因此,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标记某棵红杉内的部分有机物,并追踪这些有机物的传递过程。结果发现周围的红杉体内含有已标记的有机物。这意味着红杉能够通过根系与周围红杉进行有机物的交换共享。红杉的树根延伸、勾连、纠缠,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网络。通过这个网络,红杉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在冬天,阳光不足,光合作用无法提供足够的养料,它们便通过网络分享养分,相携熬过艰难的日子。有人猜想幽灵红杉大概也能从中获益,维持了生命。
  然而,当夏天来临的时候,红杉能够自给自足,靠光合作用生产出足够自身生长的有机物。研究人员发现,夏天的红杉不再与周围的树木进行营养物质的交换,也就是说,他们能够自行决定是否与周围树木进行养料共享。既然这样,为何红杉会允许吸血鬼般的幽灵红杉不断地从正常红杉身上吸取养料呢?它们大可不给幽灵红杉提供营养,任其死亡。所以,幽灵红杉必有其存在的理由。
  牺牲小我
  經过对幽灵红杉生长地区土壤的考察,研究人员发现幽灵红杉生长的地区土壤环境相对恶劣。那么,是这样的环境使红杉基因突变还是基因突变的红杉使其生存的环境变得恶劣?经过科学家的深入研究,答案应为前者。
  研究发现,幽灵红杉的叶子细胞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出奇的高,镉、铜、镍等离子平均含量是正常红杉叶子的两倍,有的叶子重金属含量甚至足以杀死红杉十次以上。细胞重金属含量过高,细胞内渗透压大,会从外界吸收更多的水分,因此,幽灵红杉水分含量较正常红杉多。
  幽灵红杉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属,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而正常红杉作为回报,为幽灵红杉供应足够它们存活的营养物质。若将整片红杉森林比作一个人,那么那零零散散的幽灵红杉便是肝脏和肾脏,为整片红杉森林“排毒养颜”。
  为了能够在恶劣的土壤环境中存活,红杉基因突变产生了幽灵红杉,并为其提供营养物质。而幽灵红杉为了能够从正常红杉那儿获得养料,以吸收土壤中有毒重金属,为红杉净化土壤作为交换。这是植物生存的大智慧,亦是自然的大智慧。
其他文献
一群三角涡虫被送上了太空,有的是躯体完整的,有的是被截断的。它们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为期5周的观光旅程,之后返回地球,进入了实验室。  三角涡虫是一种小型扁形虫,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通常长0.5~1厘米。它们有一个神奇的特点——能够自我再生。抓来一只三角涡虫,从中截成两段,不久后,这两段会长出新的头或尾巴,成为两条独立的三角涡虫。  那么太空旅行过后的三角涡虫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将它们放入
期刊
这里曾有一绿洲  阿拉伯半岛与伊朗高原之间,有一片海湾,它是波斯湾,这里毗邻沙漠,风常常将沙土吹到这儿,这里的海水常年浑浊。但是,在波斯湾没有形成之前,这里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冰河时期,海水冻结,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的大约低90米,那时的波斯湾还不是波斯湾,那里曾是一片绿洲,是河流流淌过形成的冲积平原。在这片平原上,河流纵横、湖泊澄澈、草木繁茂。考古学家们将这里称为“海湾绿洲”。他们认为,海湾绿洲
期刊
2016年3月2日,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结束了340天的太空旅程,安全抵达地球。他因此成为了在太空停留时间最久的美国宇航员。然而,当凯利回忆起他这段太空时光的时候,他不禁感叹——那真是一个无聊至极的地方!太空舱里每天的温度都是一样的,身边只有无数的机器和电线,还有各种无菌混合物。宇航员被长时间限制在这一单调狭小的空间里,与世隔绝,孤独寂寞地生活着。虽然他们在进入太空之前都受过类似的隔离室训练,但
期刊
说起古文明,你大概会不加思索地说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似乎古文明为亚非大陆所独有,其实在南美洲的秘鲁,隐藏着一处我们鲜少耳闻的古文明——圣城卡拉尔。  在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上,秘鲁首都利马以北200千米处,有一座被黄土覆盖的干燥台地,以前人们以为它不过是自然形成的小土堆,但到20世纪末,考古学家发现,黄土下面掩埋着一座古城,于是考古学家才将它发掘出来。  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这
期刊
最后的达·芬奇  2017年11月15日,在美国曼哈顿的佳士得拍卖行,达·芬奇的一幅画作《救世主》以4.5亿美元的天价卖出,是迄今为止出售价格最高的艺术品。  达·芬奇现存的真迹并不多,而这一幅则是最后一幅由私人收藏的作品。其实,这幅作品在走到今天这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之前,曾几经波折。它曾收藏于英国皇室,后流落民间,一时无迹可寻。直到60年前,一位英国的收藏家以45英镑(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200美元
期刊
世界上有近千种动物濒临灭绝,黑白怪柳猴(Bare-faced Tamarin,又名黑白花狨),便是其中之一。黑白花狨屬于灵长目,栖息在巴西东北部的一小片热带雨林。  这张图源于摄影师蒂姆·弗拉克的一本新书《濒危动物》,图中的灵猴现居住在英国泽西动物园。拍摄时,弗拉克尽量保持安静,怕惊扰了灵猴。然而,天生的“社交高手”怎耐得住寂寞,居然跳到弗拉克的肩膀上和他互动起来,像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般淘气。  令
期刊
现代中国的考古中,屡屡发现各种古代美食,不可谓不令人称奇。  ① 2400年前的鲫鱼干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新址夏家台258号墓是战国中晚期一座中型墓,距今约2400年。2014年12月25日下午,这座古墓又有惊奇发现,出土了两千多年前鯽鱼干。  考古人员打开古墓里的棺木发现,竟然有4条2400年前的干鱼。从形态上看是野生鲫鱼,腹背剖开的都有,巴掌大小,鳞片依然,色红如鲜。  这是什么讲究,还是
期刊
射电天文学家之烦恼  几十年前,我们头顶上的空间对于射电天文学家来说,还是非常安静的处所。那时,即便使用最灵敏的天线,也只能接收到一些非常微弱的无线电波信号:产生于太古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的嘶嘶声,旋转中的中子星发出的精确的鼓点声(即脉冲星信号),闪电低沉的呼啸声……然后,有了广播、电视,它们庞大的发射塔让空中充满了电磁噪音。现在,又加上了手机、GPS、闭路电视、无线宽带等,而且一些还是可移动的。于
期刊
说到什么动物爱吃粪便,许多人会想到屎壳郎,这种昆虫主食就是动物粪便,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跟各种各样的粪便打交道。虽说吃粪便的行为有点让人觉得恶心,但毕竟没有人饲养屎壳郎当宠物,所以它们的食粪癖不仅没有让人类反感,反而还获得了“自然界清道夫”的美誉。  然而,另外一些动物就让人尴尬了,比如狗,作为人类最爱的宠物之一,狗不缺吃不缺穿,有的时候还是会莫名其妙地吃人类的粪便或者去猫砂里找粪便,一些母
期刊
世上湖水千千万,湖边钓鱼,湖里游泳,湖上泛舟,有趣又悠闲。想象一下,阳光下,平静的湖泊倒映着天空的影子,你将手缓缓伸入湖水中,想拨动那湖水,搅碎一湖的平静。突然听到一声断喝:“请停下你的手!”你会大吃一惊,愕然抬起头,发现有人阻止了你。啊!这里的湖水有毒!  致病的潟湖  原来这是在英国的巴克斯顿,这里有一处蓝色的湖泊,风平浪静时,好似一颗绿松石。湖泊周围有大量石灰岩,石灰岩中所含方解石会进入湖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