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11月初,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查尔斯·包华士驾着老旧的T型车从戴顿的空军基地出发,沿75号公路向北往底特律奔驰。在经过福特汽车公司工厂区时,他们看到了冒着烟火的巨大烟囱,连成一片的造砖厂、钢铁厂、铁路调车厂,煤灰散落在成片的高楼的窗口上……
他们曾是精明、成功的美国空军军官,利用数学模式印出图表,用来调运飞机、部队和紧急物质,击溃敌人。他们为之工作的空军统计管制处是美军能够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用10022架飞机加上120765名航空队员,可以完成44艘舰艇加上3200名水兵目前所做的工作;比起B-17和B-24,采用B-29轰炸机可以减少700%的机员的伤亡,每年节省2,5亿加仑的汽油……统计管制处的年轻人对于这些数字,比对那些活生生的战士面孔更敏感。他们收集战场的信息,对它们进行最优组合,再以此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统计管制处的创建人查尔斯·桑顿,雄心勃勃、充满自信,只有32岁,他确信这套思维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军队获胜,也能够改造世界上最庞大的企业。他在同事中寻找出九位杰出的小伙子,他们都聪明绝顶,在数字里摸爬滚打,笃信理性的力量,除去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查尔斯·包华士,还有弗兰西斯·利斯、乔治·摩尔、阿杰·米勒、爱德华·兰迪、詹姆斯·莱特、班·米尔斯和威伯·安德森。
桑顿准备说服汽车业王子福特二世,用他们的才智来改造庞大却混乱的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福特公司充斥着混乱的管理和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这和他们刚刚在统计管制处开展工作时差不多,前线正陷入匮乏,后方的物资却积压如山。
与福特二世面谈并从此进入福特公司后,他们为福特公司提供了管理成长和建立企业帝国的模式,使企业学到了从每一个零件和每一种产品中,获取最大利润,把福特公司和美国所有工业拉进了现代世界中,使世界各国对美国机构又敬又怕,而他们的利器就是数字化管理。对他们来说,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数字作为答案,这是他们形成已久的习惯。
这十人中有两人后来做到了福特汽车的总裁,有六人做到福特副总裁,有三人担任其他美国大公司的总裁或CEO,有人创办当时的大热门公司。麦克纳马拉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以后,还先后担任美国国防部长和世界银行行长,米勒最后还担任了斯坦福商学院院长。
在《蓝血十杰》中,作者约翰·伯恩讲述了这十个人的故事,对这个十人团队的评价应该是实至名归:他们是“美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尽管这群人的理念是力求完美的控制,但他们的自身经历说明,他们并非完人,他们表面的理性之下是一种深深的狂热——对确定性的狂热。这本书讲述的是理念、野心、友谊、狂热的故事。由于时间足够长,我们既看到了他们的成功,也看到了他们的失败。我们既看到了他们理念的强大,把现代管理带进企业,也看到这种过于重视数字的文化把许多企业甚至整个美国拖进深渊。
福特二世算是除了十位主角外最大的配角,从侧面来重新认识这位工业巨子算是阅读《蓝血十杰》一书额外的收获。福特二世很像三国中的袁绍,家世不错,阅历完整,学历丰富,相貌堂堂,但却“好谋寡断”。正是因为如此,他经历了福特公司重现辉煌和再次没落。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留在福特公司还是已经离开的“十杰”成员,都通过和福特二世打交道的些许细节将自己的个性跃然纸上。
他们曾是精明、成功的美国空军军官,利用数学模式印出图表,用来调运飞机、部队和紧急物质,击溃敌人。他们为之工作的空军统计管制处是美军能够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用10022架飞机加上120765名航空队员,可以完成44艘舰艇加上3200名水兵目前所做的工作;比起B-17和B-24,采用B-29轰炸机可以减少700%的机员的伤亡,每年节省2,5亿加仑的汽油……统计管制处的年轻人对于这些数字,比对那些活生生的战士面孔更敏感。他们收集战场的信息,对它们进行最优组合,再以此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统计管制处的创建人查尔斯·桑顿,雄心勃勃、充满自信,只有32岁,他确信这套思维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军队获胜,也能够改造世界上最庞大的企业。他在同事中寻找出九位杰出的小伙子,他们都聪明绝顶,在数字里摸爬滚打,笃信理性的力量,除去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查尔斯·包华士,还有弗兰西斯·利斯、乔治·摩尔、阿杰·米勒、爱德华·兰迪、詹姆斯·莱特、班·米尔斯和威伯·安德森。
桑顿准备说服汽车业王子福特二世,用他们的才智来改造庞大却混乱的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福特公司充斥着混乱的管理和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这和他们刚刚在统计管制处开展工作时差不多,前线正陷入匮乏,后方的物资却积压如山。
与福特二世面谈并从此进入福特公司后,他们为福特公司提供了管理成长和建立企业帝国的模式,使企业学到了从每一个零件和每一种产品中,获取最大利润,把福特公司和美国所有工业拉进了现代世界中,使世界各国对美国机构又敬又怕,而他们的利器就是数字化管理。对他们来说,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数字作为答案,这是他们形成已久的习惯。
这十人中有两人后来做到了福特汽车的总裁,有六人做到福特副总裁,有三人担任其他美国大公司的总裁或CEO,有人创办当时的大热门公司。麦克纳马拉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以后,还先后担任美国国防部长和世界银行行长,米勒最后还担任了斯坦福商学院院长。
在《蓝血十杰》中,作者约翰·伯恩讲述了这十个人的故事,对这个十人团队的评价应该是实至名归:他们是“美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尽管这群人的理念是力求完美的控制,但他们的自身经历说明,他们并非完人,他们表面的理性之下是一种深深的狂热——对确定性的狂热。这本书讲述的是理念、野心、友谊、狂热的故事。由于时间足够长,我们既看到了他们的成功,也看到了他们的失败。我们既看到了他们理念的强大,把现代管理带进企业,也看到这种过于重视数字的文化把许多企业甚至整个美国拖进深渊。
福特二世算是除了十位主角外最大的配角,从侧面来重新认识这位工业巨子算是阅读《蓝血十杰》一书额外的收获。福特二世很像三国中的袁绍,家世不错,阅历完整,学历丰富,相貌堂堂,但却“好谋寡断”。正是因为如此,他经历了福特公司重现辉煌和再次没落。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留在福特公司还是已经离开的“十杰”成员,都通过和福特二世打交道的些许细节将自己的个性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