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治疗重度痔病56例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治疗Ⅲ、Ⅳ度痔病的疗效。方法:用PP治疗Ⅲ、Ⅳ度痔病56例。结果:手术时间15~35分钟,平均20分钟,退出吻合器时吻合口有出血需缝合止血的有16例(28.5%)。术后出血2例。术后肛门疼痛18例(32.1%),术后1天患者均能下床活动。结论:PP治疗重度痔病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 Ⅲ、Ⅳ度痔病
  
  1998年Longo成功施行了PP手术(即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术后肛周没有切口,疼痛轻。术后肛门没有狭窄,控便能力不受影响。我院于2003年10月开始使用美国强生公司和国产(常州康迪)生产的吻合器对56例Ⅲ、Ⅳ度痔病施行PP术式治疗,效果良好。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Ⅲ、Ⅳ度痔病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29~78岁,病史1.5~30年。Ⅲ度痔49例,Ⅳ度痔7例,肛瘘1例。15例曾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方法:前期采用美国施佳公司的吻合器,后期(2005年1月以后)采用常州康迪吻合器。包括33mm圆形痔吻合器(CS33),肛管扩张器(CAD33),荷包缝合肛窥(PSA33),带线器(S100)。患者术前晚如术晨清洁灌肠,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截石位或胸膝位(青年病人来用)。扩肛后置入CAD33扩张器扩肛后缝线固定。插入荷包缝合肛窥,距齿状线上3~4cm处作直肠黏膜下荷包缝合1圈。缝合时保持荷包缝线在同一水平且下一进针须在前一针出针处。取出PSA33,置入痔吻合器CS33。将荷包线在吻合器的中心杆上收紧并打结。在带线器的帮助下,向外牵拉收紧吻合器,打开保险开关击发吻合器。吻合器在关闭状态静止15~30秒,轻轻反旋吻合器1圈,缓慢退出吻合器头端。检查吻合口是否有出血,切割圈是否完整均匀。合并痔及肛瘘者一并手术处理。
  
  结果
  
  手术时间15~35分钟,平均20分钟。56例均1次吻合成功,切除直肠下端肠壁黏膜2~3cm,平均2.5cm,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16例。56例脱出痔均完全回缩。术前住院3~6天,术后48小时内40例疼痛轻微,无需止痛处理。16例给予强痛定止痛,后常规留置导尿,1天后拔除后3~4天出血2例,油纱填塞后未再出血。全组病人无1例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手术后随访2个月~3年,未发现复发。
  
  讨论
  
  肛肠痔瘘病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痔疮发病原因颇多,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而引起痔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据临床观察及统计普查结果分析,不同职业患者中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临床上机关干部、汽车司机、售货员、教师的患病率明显较高。
  痔核位于肛门里面黏膜的称为“内痔”,位于肛门口内侧附近称为“外痔”,二者都有的称为“混合痔”。痔疮的症状是患处作痛、便血,严重时,痔块会凸出肛门外(脱垂),排便后才缩回。
  根据痔疮的症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Ⅰ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Ⅱ期,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
  PP(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理念上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PP的实质是保留肛垫的完整性,通过吻合器在痔的上方环形切除直肠下端的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同时进行上下切断的黏膜吻合,缩短松弛的直肠黏膜,使脱垂的肛垫被悬吊和牵拉从而恢复肛管黏膜与肛门括约肌的正常解剖关系,同时阻断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供,术后痔块萎缩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最大限度的保留肛垫组织。有效地保护了肛门的精细控便功能,避免了手术后肛门狭窄,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的特点。
  PPH直肠下端黏膜切除不够和出血是常规的并发症。我们体会手术中要注意如下几点:①肛门要充分扩张,特别是有传统手术病史多数造成肛门的狭窄,只有充分扩肛才能保证吻合器插入顺利进行吻合。②荷包缝合应在齿状线上3~4cm处,位置过低切除过少,达不到肛垫提升的良好效果,缝合过高牵拉悬吊作用减弱。③荷包缝合的深度应在黏膜下层,过浅牵拉时容易引起黏膜的撕裂;过深会损伤肠壁的肌层。④如单荷包缝合不满意可以用双荷包缝合(从3点及9点开始)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⑤术后要分别仔细检查吻合的情况。如有发现活动性出血或渗血,术中立即在直视下行缝合。术后24小时后出血多为续发性出血。多数是术后患者便秘,粪块干硬引起。本组3~4天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我们术后常规口服润肠剂。
  综上所述,PP与传统收述相比,是治疗Ⅲ、Ⅳ度痔病的一种新的良好的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得到广大病人得认可。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填充加颈神经、椎旁的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的优势。方法:第一步高位硬膜外填充[1],第二步颈神经、椎旁的神经阻滞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的优良率93%以上。结论: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联用可提高优良率,相对扩大了适应证。  关键词 颈椎病 膜外填充 颈神经阻滞    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下,穿刺点选择C 6~7或C7~T1间隙。以16~18G ouhy针,按硬膜外穿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2年以来收治绝育术后致大网膜综合征患者19例患者,年龄23~48岁。在术后7~15天内出现症状,病程0.5~12年。  临床症状:患者均有下腹不适或疼痛,伸直腰部时明显,伴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腰背痛,身体不能伸直,站立时定点牵引疼痛,尿频、下腹坠胀,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  检查方法:经B超及实验室检查,除2例经X线检查时发现不全肠梗阻外,其余患者均未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出血病例特点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1~2006年产后出血124例临床资料。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77例,占62.1%;胎盘因素32例,占25.81%;软产道裂伤5例,占4.03%;凝血功能障碍10例,占8.06%。结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成为产后出血的次要原因,是产后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产后出血 病因 处
期刊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是近年来临床诊治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子宫切除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3例因DIC而行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3例DIC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7.8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9例,孕28
期刊
关键词 卵巢黄体破裂 急腹症 剖腹探查术    资料与方法    1993年7月~2005年6月收治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卵巢黄体破裂34例,平均年龄29.7岁。其中已婚29例,未婚5例;发生于左侧卵巢16例,右侧卵巢18例;合并宫内妊娠1例,宫外孕3例,卵巢瘤4例。  ①病史及症状:34例患者中27例月经周期正下常,4例经期延长,腹痛均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月经周期延长3例,腹痛分别发生在3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诊断、治疗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4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羊水过少发生率为4.67%,高发于40~41+6周,占58.11%,出现胎儿窘迫21例,发生率28.37%,出现新生儿窒息10例,发生率13.5%。资料表明,羊水越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越高。用超声监测羊水指数,羊水过少诊断符合率为95.95%。结论:羊水过少
期刊
关键词 思密达 小儿腹泻  思密达(商品名),是一种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主要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达到抗腹泻的作用。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近8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有近3亿人次,可见腹泻是一种普遍且危害极大的疾病。现将我院2004~2005年应用Smectite治疗小儿腹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126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脐带因素,宫缩过强过频,胎盘功能不全,胎位异常,胎心音变化,羊水污染等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结论:应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母儿的异常情况,产程中观察要仔细,做产时监护,正确处理产程。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 胎盘功能不全 脐带异常 
期刊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我科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34例,  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发病年龄 1岁8个月~11岁,其中1岁8个月~3岁22例,~6岁74例,~11岁38例。男76例,女58例。  临床表现:发热54例,其中37.3~38℃19例,38~39℃17例,>39℃8例。腹痛99例,呕吐33例,腹胀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给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7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儿,适于胎龄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对照组。NNS组在鼻胃管喂养时吸空橡皮奶头,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INGF),不足热量给予部分静脉营养。观察体重、胃排空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NNS组7日龄恢复出生体重者达38.9%,较对照组增多。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