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荧光光谱仪对多米尼加、墨西哥、缅甸三个产地蓝珀进行荧光光谱分析,旨在对比不同产地蓝珀的荧光光谱和发光特征。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了蓝珀样品的光谱曲线及最佳激发光源、测试范围,分析了不同产地蓝珀的峰形、峰位及荧光强度与光谱平滑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蓝珀强荧光发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的蓝色区域。(1)多米尼加蓝珀的峰形为两个主峰及一个肩峰,分别位于450、474和507nm附近,其中荧光为蓝色系列的多米尼加蓝珀两个主峰等高,荧光为蓝绿色系列的多米尼加蓝珀样品位于474nm处主峰强度高于450nm处;(2)墨西哥蓝珀的最佳激发光源不定,为一个多峰叠加的宽峰,主峰位于439nm附近。但当样品荧光很强时出现两个分离峰,分别位于415、435nm;(3)缅甸蓝珀的峰形和峰位与多米尼加蓝珀相似,主峰及肩峰分别位于450、475和508nm附近,且450nm主峰强度高于475nm处,但荧光变弱时,最佳激发光源为399nm,主峰位于433、451nm;(4)不同产地蓝珀在相同光源照射条件下所呈现的荧光颜色及强度不同,所表现出的荧光光谱亦有差异。因此,蓝珀的荧光光谱可作为分析其荧光特征的研究手段之一。产生蓝色、蓝绿色荧光的原因,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本文的测试数据验证,发现主要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产生,初步推测为蒽、二萘嵌苯或其衍生物,不同产地蓝珀的荧光光谱存在差异,可能与引起荧光物质的相对含量及品种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