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通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肺结核病的人群地域分布特征,分析重点县区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 采取2007年到2010年甘南州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结核病的150例牧区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肺结核患者中,其中男性90人,女性60人,性别比为1.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玛曲县的分布最高,占调查的36%,其中玛曲县所辖曼日玛乡所占比例最高;以舟曲最低,占调查的1.33%。年龄分布中,21~40岁年龄组患者占比例最大。结论 加强牧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树立牧区群众的卫生习惯,有效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关键词】 肺结核病;分析;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55-02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1]。目前低发现率是制约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点之一[2]。对位于中国西部偏远省份甘肃的主要藏民族聚居区甘南州来说,由于地缘、经济、生活习惯等原因,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现率较低,其防治更是一个严重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自国家对农牧民医保的政策在我州推广和实施以来,前来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山区牧民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了解甘南州偏远山区农牧民肺结核病的人群发病情况,笔者对2007到2010年甘南州人民医院150例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自2007年1月份至2010年12月份,前来甘肃甘南州人民医院检查并确诊的150名肺结核患者。
1.2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对就医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可疑症状的患者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痰的细菌学检查: 用涂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由临床主治医师根据受累器官、临床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等做出确诊。
1.3 分析方法 对报告肺结核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区域分布情况,其中玛曲县的分布最高(占确诊人数的36%),其中玛曲县所辖曼日玛乡所占比列最高(29.63%),以舟曲最低(占确诊人数的2%)。见表1,表2。
表1、150 例调查对象为甘南州所辖地区来甘南州人民医院确诊的山区牧民
调查村镇 合作 夏河 玛曲 碌曲 舟曲 迭部 卓尼
例数 25 30 54 31 2 3 5
( %) 16.67 20 36 20.67 1.33 2 3.33
表2、玛曲县确诊肺结核病例
调查村镇 欧拉秀玛 采日玛 曼日玛 阿万仓 齐哈玛 其他
例数 8 12 16 6 8 4
( %) 14.81 22.22 29.63 11.11 14.81 7.41
150例肺结核患者中,其中男性90人,女性60人,性别比为1.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表3、发病性别分布情况
调查村镇 合作 夏河 玛曲 碌曲 舟曲 卓尼
男 13 20 37 17 1 2 3
女 12 11 17 14 1 1 2
( %) 52 66.67 68.52 54.84 50 66.67 60
从2007—2008年的发病率年龄段分布中,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比例最大。
表4、肺结核年龄分布情况
年度 1~20 21~40 41~60 > 60 合计
2007 4 13 2 2 21
2008 8 20 7 6 41
2009 7 19 8 5 39
2010 9 27 10 3 49
3.讨论
3.1 在表1中所列各县肺结核例数均来自其所辖山区,其中以牧民为主要人口构成及海拔较高的玛曲县(36%)、碌曲县(20.67%)、夏河县(20%)发病率最高,以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舟曲县、迭部县及卓尼县最低。在表2发现玛曲县发病率当中以曼日玛最高,(曼日玛乡位于玛曲县境东南部,北与河曲马场为邻,东与四川省若尔盖县隔黄河相望,南与本县采日玛乡楼壤,西与阿孜科技示范园区、阿万仓乡相接。境内多为沼泽草地。其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3400—3900米,最高峰塔玛尔为3900米,东南黄河沿岸最低为3469米(3)),曼日玛乡构成民族全部为藏族,气候寒冷潮湿,可变性强,据观察,该地人群具有最原始与最纯正的藏族性质,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对汉语的认知力较差,其发病形式也符合牧区生活习俗(群居)。这种情况的发生的客观原因是因为该处地缘偏远,海拔相对高,人均收入底,主要的主观条件是因为牧民对草原有依从性,很少离开草原,外界的人也很难进去,所以患病后通常不知道就医或者很少就医,即便选择就医通常也只在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牧区曼巴那里进行简单处理,而牧区的这些曼巴(医务人员)几乎就没有掌握现代防治结核病知识,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较差,错误诊断和不科学治疗。并且笔者在走访该处时发现,这里的卫生情况不论从公共卫生还是从个人卫生看,都比较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偏远山区牧民的的健康卫生教育工作,在牧区建立有效的、适合山区牧民的结核病防治机制。
3.2 从表3可以看出,结核病人性别比例情况显示各个村镇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也与相关资料符合[4]。这种结果可能与山区牧民放牧方式以女性为主,与偏远山区特殊的婚配关系有关。女性首诊延迟[5]较男性严重也是其中原因,在传统农牧山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多低于男性,与外界的交流也较男性少,可能致使女性患病后更少考虑就医,也造成了女性比例较低的原因.男性患者多为依从性较差,未能坚持医嘱治疗,不规则治疗和过早停药[ 6 ]。据有关研究 结核病分枝杆菌的感染和发病可能还与人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但这一理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7]。
3.3 从表4可见肺结核病人发现率逐年增高并有2个高峰,第1峰位于21岁~40岁,第2峰位于41岁~6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开始步入社会,过集体生活,相互接触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易以人为媒介互相传播,并且这些人群吸烟严重、未接种卡介苗、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未接受结核病宣教或对宣教的内容不能理解、更没有规范防控措施,导致在这个阶段的人群的发病率较高。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影响山区牧民结核病患者及时发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宣传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较薄弱,及偏远牧区与外界沟通有限,影响了及时就诊治疗。b)肺结核病人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生活条件识差,以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现肺结核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治疗。藏族本身的群居生活又加速的这种传染的力度,从而以区域发展为主。c) 从中医角度上说,肺痨(结核)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夏不耐热,易耗其阴,冬不耐寒,阳难交阴.而高原性气候(寒冷、潮湿、温差变化严重,气候的反复性符合中医的这一观点,也就为肺结核肺结核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1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 (1) : 3-7.
[2]刘剑君,么鸿雁,姜世闻,等. 中国结核病病人的发现与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扩展关系的预测分析[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 (8) : 647-649.
[3]陈忠仁 孙继承. 玛曲县志[ M].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4]文莹.2004-2007年湘乡市肺结核流行状况及治疗管理[ J ].实用预防医学.2008, 15 (3) : 753-754.
[5]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 S] . 北京:卫生部,1991.
[6]周锦仪.2003-2007年广州市结核病慢性传染源的登记特征.广州医药, 2009, 40 (1) : 65-66.
[7]徐飚,修燕.结核病与性别.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10):618-620.
【关键词】 肺结核病;分析;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55-02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1]。目前低发现率是制约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点之一[2]。对位于中国西部偏远省份甘肃的主要藏民族聚居区甘南州来说,由于地缘、经济、生活习惯等原因,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现率较低,其防治更是一个严重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自国家对农牧民医保的政策在我州推广和实施以来,前来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山区牧民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了解甘南州偏远山区农牧民肺结核病的人群发病情况,笔者对2007到2010年甘南州人民医院150例确诊为肺结核病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自2007年1月份至2010年12月份,前来甘肃甘南州人民医院检查并确诊的150名肺结核患者。
1.2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对就医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可疑症状的患者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痰的细菌学检查: 用涂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由临床主治医师根据受累器官、临床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等做出确诊。
1.3 分析方法 对报告肺结核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区域分布情况,其中玛曲县的分布最高(占确诊人数的36%),其中玛曲县所辖曼日玛乡所占比列最高(29.63%),以舟曲最低(占确诊人数的2%)。见表1,表2。
表1、150 例调查对象为甘南州所辖地区来甘南州人民医院确诊的山区牧民
调查村镇 合作 夏河 玛曲 碌曲 舟曲 迭部 卓尼
例数 25 30 54 31 2 3 5
( %) 16.67 20 36 20.67 1.33 2 3.33
表2、玛曲县确诊肺结核病例
调查村镇 欧拉秀玛 采日玛 曼日玛 阿万仓 齐哈玛 其他
例数 8 12 16 6 8 4
( %) 14.81 22.22 29.63 11.11 14.81 7.41
150例肺结核患者中,其中男性90人,女性60人,性别比为1.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表3、发病性别分布情况
调查村镇 合作 夏河 玛曲 碌曲 舟曲 卓尼
男 13 20 37 17 1 2 3
女 12 11 17 14 1 1 2
( %) 52 66.67 68.52 54.84 50 66.67 60
从2007—2008年的发病率年龄段分布中,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比例最大。
表4、肺结核年龄分布情况
年度 1~20 21~40 41~60 > 60 合计
2007 4 13 2 2 21
2008 8 20 7 6 41
2009 7 19 8 5 39
2010 9 27 10 3 49
3.讨论
3.1 在表1中所列各县肺结核例数均来自其所辖山区,其中以牧民为主要人口构成及海拔较高的玛曲县(36%)、碌曲县(20.67%)、夏河县(20%)发病率最高,以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舟曲县、迭部县及卓尼县最低。在表2发现玛曲县发病率当中以曼日玛最高,(曼日玛乡位于玛曲县境东南部,北与河曲马场为邻,东与四川省若尔盖县隔黄河相望,南与本县采日玛乡楼壤,西与阿孜科技示范园区、阿万仓乡相接。境内多为沼泽草地。其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3400—3900米,最高峰塔玛尔为3900米,东南黄河沿岸最低为3469米(3)),曼日玛乡构成民族全部为藏族,气候寒冷潮湿,可变性强,据观察,该地人群具有最原始与最纯正的藏族性质,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对汉语的认知力较差,其发病形式也符合牧区生活习俗(群居)。这种情况的发生的客观原因是因为该处地缘偏远,海拔相对高,人均收入底,主要的主观条件是因为牧民对草原有依从性,很少离开草原,外界的人也很难进去,所以患病后通常不知道就医或者很少就医,即便选择就医通常也只在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牧区曼巴那里进行简单处理,而牧区的这些曼巴(医务人员)几乎就没有掌握现代防治结核病知识,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较差,错误诊断和不科学治疗。并且笔者在走访该处时发现,这里的卫生情况不论从公共卫生还是从个人卫生看,都比较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偏远山区牧民的的健康卫生教育工作,在牧区建立有效的、适合山区牧民的结核病防治机制。
3.2 从表3可以看出,结核病人性别比例情况显示各个村镇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也与相关资料符合[4]。这种结果可能与山区牧民放牧方式以女性为主,与偏远山区特殊的婚配关系有关。女性首诊延迟[5]较男性严重也是其中原因,在传统农牧山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多低于男性,与外界的交流也较男性少,可能致使女性患病后更少考虑就医,也造成了女性比例较低的原因.男性患者多为依从性较差,未能坚持医嘱治疗,不规则治疗和过早停药[ 6 ]。据有关研究 结核病分枝杆菌的感染和发病可能还与人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但这一理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7]。
3.3 从表4可见肺结核病人发现率逐年增高并有2个高峰,第1峰位于21岁~40岁,第2峰位于41岁~6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开始步入社会,过集体生活,相互接触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易以人为媒介互相传播,并且这些人群吸烟严重、未接种卡介苗、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未接受结核病宣教或对宣教的内容不能理解、更没有规范防控措施,导致在这个阶段的人群的发病率较高。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影响山区牧民结核病患者及时发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宣传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较薄弱,及偏远牧区与外界沟通有限,影响了及时就诊治疗。b)肺结核病人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生活条件识差,以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现肺结核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治疗。藏族本身的群居生活又加速的这种传染的力度,从而以区域发展为主。c) 从中医角度上说,肺痨(结核)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夏不耐热,易耗其阴,冬不耐寒,阳难交阴.而高原性气候(寒冷、潮湿、温差变化严重,气候的反复性符合中医的这一观点,也就为肺结核肺结核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1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 (1) : 3-7.
[2]刘剑君,么鸿雁,姜世闻,等. 中国结核病病人的发现与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扩展关系的预测分析[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 (8) : 647-649.
[3]陈忠仁 孙继承. 玛曲县志[ M].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4]文莹.2004-2007年湘乡市肺结核流行状况及治疗管理[ J ].实用预防医学.2008, 15 (3) : 753-754.
[5]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 S] . 北京:卫生部,1991.
[6]周锦仪.2003-2007年广州市结核病慢性传染源的登记特征.广州医药, 2009, 40 (1) : 65-66.
[7]徐飚,修燕.结核病与性别.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10):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