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谈话开始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幼儿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域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教育学家认为,儿童和周围人们的语言交往是语言获得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设环境;选择话题;经验感受;倾听参与
  幼儿教育,总是以孩子喜欢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活动。而谈话则是各种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备受关注,因为孩子在经历和体验各种经验之后,需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同伴和老师分享,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出来。这时,如何谈话、谈好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谈话活动的组织
  1、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注重为幼儿提供学习说话的机会。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的语言环境,引出谈话话题,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对话的兴趣,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在幼儿谈话中教师采用平行谈话的方式,通过自己的谈话启发幼儿的思路,并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对幼儿的谈话内容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引导幼儿围绕主题交谈,并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只是起支持、合作、引导的作用。
  2、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幼儿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掌握幼儿的心理活动,遇到幼儿说出自己想说而说不正确的话,教师可采用提示的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话题上,活跃幼儿的思维。教师和幼儿之间彼此相互尊重、信任,共同对话,幼儿成了活动的主体善于思考,敢于发问,教师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谈话时,提醒大家注意听他人说话,了解他人的談话内容,学习他人的谈话经验,而教师则适当帮助纠正与补充谈话内容,是幼儿更好地达到谈话要求。
  二、谈话活动中的教师
  1、教师如何选择谈论话题的范围。
  孩子谈论话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喜欢参与谈论,却又受到活动目标的支配。所以,老师提问的设计,与孩子的特征和活动的目标相关。一般我们总根据目标要求设计话题,如孩子活动中,了解事物的外形,我们会问:“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了解事物的作用,就问:“它有什么用处”等等。随着对孩子的尊重,我们越来越关注孩子个体思维和独立感受的需要,在谈话过程中,尽量使孩子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将自己的有别于同伴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给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孩子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另外,问题的设计,还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中班孩子的回答和交谈的内容,应该是可以多角度地选择的,而不是单向的自始至终的包含。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活动目标,所有的孩子都合适宽泛的话题的,我们应该因时因地制宜,使谈话问题的设置,既完成目标要求,又根据孩子的特点,使他们有话可谈,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谈话。
  2、教师如何梳理、归纳和提升孩子的谈话感受和经验。
  当小心谨慎地尊重孩子的谈话的时候,我们往往对孩子的谈话支支吾吾不置可否,生怕打搅了孩子的活动。这样就很可能使孩子原有的感受和经验,依然是原来的感受和经验。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要及时梳理、归纳和提升孩子的谈话,而我们行为的依据依然是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育目标。例如,孩子在谈论“你觉得家是什么”时,孩子说:“家是苹果,它有营养。”老师:“哦,楠楠觉得家是苹果,它很有营养,让楠楠长得那么健康。”孩子:“家是锅子,冷的东西烧一烧就热了。”老师:“家是炉灶上的锅子,总是热热的,让我们很温暖。”其中,老师的提升无疑是画龙点睛的作用。
  3、在谈话活动中,孩子说的话,不在谈话话题中怎么处理。
  在组织谈话活动中,孩子谈论和回答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这会使我们有些着急,尤其在教育效率明显的集体活动中。其实,正对孩子可能的千变万化的回答,我们只需不离其“宗”,那就是我们的活动目标和要求。我的一般策略是追问,对表述不明确和不正确的,进行追问。这时的追问时为了让表述更明确。当然追问一定要带着教育目的进行。要顾左右而言他的,进行追问。孩子的这种表现可能是不够专注或对话题不理解而发生的,我们可以用不置可否或忽略的方式来处理。这样,既保护了说话者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活动有节奏地进行。
  4、教师如何让孩子倾听和参与同伴的谈话。
  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谈话时需要有共鸣的。我们知道,做一个纯粹的听众,须有意志品格或内在需要的支撑。显然,我们的孩子只有在产生内在需要时才会安静地倾听,积极地参与。而内在需要就是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感受。没有同感的谈话会使孩子没有说话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孩子在“感同身受”中,安心倾听和积极参与同伴的谈话。教师需要调整谈话的节奏,可以引发孩子谈话的兴趣。如在谈论“喜欢幼儿园的什么活动”时,当有两个孩子表示“喜欢角色游戏”,老师就可以面向全体,用“还有谁也喜欢角色游戏的?为什么”追问,这样,可以调整原来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节奏,使谈话因变化而生动起来。也可将个体的问题成为全体的问题,将一个人的感受,变成大家的感受。当一个孩子提出疑问时,老师立即把问题抛给大家:“你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等等,是孩子切实地感受到谈话的乐趣,提高谈话活动的质量。
  幼儿园谈话活动会随着孩子探索活动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它的地位会有什么变化,教师在孩子的谈论过程中,角色身份的显现是否应该更多元一些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加以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2]应彩云主编;孩子是天我是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
  [3]宋少海;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J].北京:幼教博览,2012(209)29.
  [4]朱良(陈思群)主编;幼儿教育案例选[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诗文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不仅蕴含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还包括情感审美文化。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古诗文诵读,可以及早使小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和伦理道德,使学生建立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以不断自我完善,逐渐形成健全人格。小学低年级,课业任务较轻,学生处于成长发育,记忆力较好,思维也比较活跃,在这一时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较早获得传统文化精髓。在具体
期刊
摘 要:《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成了我们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我园从多方面加以实践和探索,力求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体育活动能安全、科学和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有效;幼儿;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身体质量最有效的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夏履镇幼托中心地处全球生态500强的夏履镇,建园十年,环境优美,幽雅宁静。幼儿园积极践行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课程论,
期刊
摘 要:主要研究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和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对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翻转课堂是通过应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在课堂外进行延伸教学,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的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率更高,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有很多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一些课堂教学实例,从做好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扎实学生解题基本功,培养学生认真审视数学题的习惯,指导学生运用反向推导法进行求解自证三个方面,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讨论研究,并总结出了几点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基础知识;认真审题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古诗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将微课应用于诗歌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讨微课应用于古诗教学的策略,使诗歌教学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直抵灵魂深处。  关键词:小学古诗;微课;应用  一、微课在古诗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一方面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探讨如何发挥高平历史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在幼儿教育中融入高平历史文化价值和发挥高平历史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为主要依据,从地方文本文化课程适宜性、地方文化资源在课程中合理应用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高平历史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平历史文化;幼儿教育;地方文本;课程适宜性  引言:幼儿
期刊
摘 要:有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存在积极影响,使得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这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此,围绕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
期刊
摘 要: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的启蒙时期,也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主要学科,写作是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学习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作文就展示小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最好的方式。不但可以展现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还能更好的检测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育。通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分析,了解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小学语文作
期刊
摘 要: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也是展现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历史文化中国包含了中华民族人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拼搏努力的故事,以及祖先们对政治、文化、思想的认知。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历史遗产,都是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展现着华夏大地文明进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明确提出了“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强化幼儿民族认同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