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生命视域的角度探析了大学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面临的五大问题:一是大学生常为物驭,失出生命的本真;二是大学生重生活的感受而轻生命的存在,生命受到消解;三是受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生命被异化;四是受网络数字化、虚拟化的侵蚀,大学生真实生命的存在被遮蔽;五是教育自身的异化,使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发生偏离。以期大学教育直面人的生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生命;教育;以人为本;问题
以人为本可从多种角度理解,本文采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说法: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是事物的“根本”,与“末”相对。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然而现代人往往是以物为本,即使把人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也没有把人的本真放在首位,这也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同样,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最基本的理念,但从人的生命视域的角度看,教育以人为本面临着不少难以回避的问题,现略探析一二。
一、大学生常为物驭,生命的本真已被淹没
现代人过于看重物质拥有,常常比票子、比车子、比房子,人的价值似乎在于对物质拥有的多少,如此一来现代人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物质的追求,更为糟糕的是:当人们在占有物质后常常甘做物质的俘虏,现在房奴、车奴、卡奴已大有人在。
大学生常常是耳塞Mp3,手不离手机,眼盯电脑。一时不听Mp3就感到不自在,一天不上网就象掉了魂似的,一刻不用手机就象少了点什么,笔者在心理咨询时曾遇到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一名学生突然感到右手大拇指僵硬、疼痛不已,到医院检查,怎么也查不出病因,无奈之下前来咨询,我提醒他是不是最近一段时间玩手机时间太长、发信息太多的缘故,让他一周之内不用手机试试。照此做法,三天后他的大拇指就可以活动如初,但疼痛感没有完全消失,再过两天一切恢复正常。据说中国移动每天收人一个亿,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的短信所制造的。
当然没有物质作基础是不行的,但有了物质不能驾驭且丧失人的本真是十分可怕的。这正如一个人买了一辆车,爱车如命,总担心车子被人盗了,为此夜不能寐,没能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在拥有车子的时候,已就失出了自己,为车所驭,人的本真被淹没了。四川有个“考霸”名叫张非,他曾二进北大,三入清华,然而他却次又一次地被劝退或开除。究其原因,是由于他在大学期间过度迷恋网游。一个在考场上咤叱风云的人,竟被网络所困。他的智慧或许足以开发出无以数计的网游,他却被网游役使,成为他人饭后谈资,不善驭物、反被物役,可悲可叹。
让人堪忧的是有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求,不惜丧失宝贵的人格、尊严、真性、健康、快乐和自由,坐台、傍大款比比皆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确让人诧异。看来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是涉及人的本真问题,是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的大问题,一个仅仅拥有物质但精神一片白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都要有一种内在的定势,在基本物质条件已满足的条件下,应不为眼前五花八门的物质引诱所动,做一个高尚的人而不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
二、大学生重生活的感受轻生命的存在,生命受到消解
学者郑晓江认为:人生包括生命与生活两个方面。生命是人生的存在方面,指生命体的存活过程;生活是人生的感受方面,是人们当下的活动与感受。生命表现为内在的,而生活是外在的;生命求的是稳定,生活求的是变化;生命是有机体的成长,而生活则是各种人生滋味的总和,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体现,两者应该完全合一,但现代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只重生活的感受而不顾生命的存在,导致生命与生活的严重分离,以生活为本,而不是以生命为前提。
大学生常常酗酒,虽然感觉很好,但损害了自我生命健康,甚至常常因酗酒引发一些恶性刑事案件,让人震惊不已。适量饮酒,是一种生活的享受,而酗酒则是对生命的残害。
大学生恋爱,常常抱着“过把瘾就死”,“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玩的就是心跳”的观念,对待性非常随便,这是从生活感觉的角度在胡乱恋爱;如果从生命的角度来恋爱,则态度会比较认真,富有责任感,在性的问题上也就十分严肃。当代大学生大多是从生活的角度来恋爱,从而引发许多恋爱问题。
当下一些明星流行吸毒,大学生中已不乏吸毒之人。人在吸毒时,飘飘然,生活的感觉好极了,殊不知这是以自残生命为代价换来一时之快。
大学生喜欢上网聊谈、玩游戏,可以干上几天几夜。上网那个感觉甚是痛快,殊不知这是拿健康和生命在开玩笑,大学生因过度上网而猝死在网吧已屡见不鲜。
大学生自杀,原因不一,有一种原因着实令人惊叹:自杀不为什么,只因活着郁闷,感觉不好。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许多人都认为生命延续要重于生活状态,所以,再苦再累再困难也都要好好地活下去,是谓“好死不如赖活”。而许多现代人则往往认为,生活状态如何要重于生命的存在,许多人认为无享受的生活不如不生活——放弃生命;或者当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时,不如步入死途更爽,这就叫“赖活不如好死”!
凡此种种,都是一味追求生活感觉的好坏,置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存在而不顾,如果生命受到伤害甚至丧失,又谈何以人为本?我们要正确处理生活与生命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的感觉好,首先要以生命为本。
三、受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生命已被异化
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是一种纯功利性的以盈利目的商业文化,是一种以煽情和满足大众低级享受为目的的文化,它靠吸引人的眼球取胜,没有深度、无厚重,已失出提升人的精神、丰富人的灵魂的功能,对大学生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在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大众文化熏陶下,大学生的生命已被异化:
其一、快餐式的大众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道德、价值、信仰等形而上的追求,它提倡的是一夜成名,导致大学生迷信靠走捷径可走向成功。无数个“芙蓉姐姐”昙花一现仍没唤醒一些大学生对这种文化的钟爱,在这种文化面前,大学生被其调侃性和娱乐性所痴迷,看不到是什么雅什么是俗,哪些该赞成哪些该拒斥。对形而下的东西过于追求,久而久之会让人变得低俗、异化。
其二、由于快餐式大众文化缺乏人文关怀、内在的超越,更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带给人们的只是一时的感官刺激与愉悦,导致人的本身处于缺席状态。因而一些大学生痴迷于这种文化时,常常会失出自己,就连一些快餐文化的表演者已常常会失出自己。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动辄十几万人参加,当他表演时承受着十几万人的欢呼而不至于发疯,只好用药物来稳定自己的心情,在台上的迈克尔·杰克逊已被神化,不再是他自己,遗憾的是他最终死于药物。当大学生在为迈克尔·杰克逊伤心、扼腕时不知考虑到没有:当迈克尔·杰克逊靠药物来支撑时,他早就不属于自己,当大家和他一起狂欢时,同样大家已失出了自己。基于商业目的的快餐式大众文化其中的情感、其中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感受,往往是虚假的,它象鸦片一样,制造种种幻想,让大学生置身于一种虚幻的生活境地,从而麻痹了大学生对自身真实处境的感受力,以至于对他们偶像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类似杨丽娟对刘德华疯狂崇拜的悲剧在不断上演。
面对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冲击,对人的生命的消解,大学教育应建立自身的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应以人为本,以人的内在的真实的爱、狠、情、仇、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甚至对生、老、病、死的体验为前提,而不是当自己在尽情表白时,对方却言:“你不会懂得我伤悲”。这种主流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信仰,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已坍塌的精神家园,真正彰显年轻人的生命活力。
四、受网络数字化、虚拟化的侵蚀,大学生真实的生命被遮蔽
网络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人的生存的数字化、虚拟化,网络确实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时给人的生命造成前所有的异化。因网络已经把人简化一组数字、一串代码和一系列符号,人们不在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不再有自己的情感、意志、精神和信仰。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的现实身份已不存在,所有人都有面具的保护,现实生活中性别、职业、年龄、学历、外貌、肤色、甚至国籍等等身份限制在网络世界里都可以自由地打破,一切都取决于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对自己的重新包装、定位与“换位”。网络填平了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鄙、漂亮与丑陋、幸福与痛苦没有界限与鸿沟,给人们无限的创造性,让“一切皆有可能”,然而,正是这种制造、这种幻觉,人们常常过高估计了自我实现的可能性,更多的是自我的迷失和认同的混乱。
大学生是网上的生力军,他们在网上发泄内心的苦闷、对现实的不满,编织各种美好的梦想,挥洒被压抑的冲动与情感,但是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世界是一个缺乏人间真情的世界,是一个非理性、抽象的世界,也是一个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沉迷的世界。网络使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害怕不愿与人交往,对周围的人和事极为冷漠,甚至变得残酷无情,心理异常、行为变态,他们为网络而生,为网络而活,网络已使许多大学生人性发生异化、生命的存在虚化。
面对网络时代的所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大学生生命的消解,大学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更多的让当今大学生宣泄自己学习的苦恼、就业的压力、人生的无耐和生命的孤独的渠道,努力营造健康上网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抢占大学生的闲暇时光,积极搭建学生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把大学生从虚拟世界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教育自身的异化,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发生偏离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性化的事业,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然而现代教育却并非如此,在对功利性和实用性的追求中异化了自己,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迷失了自己追求的精神家园,遮蔽了自己塑造人的灵魂的真谛,起而代之的事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实用技术的向往、经济效率的迷恋和工具性的规训,突出表现有三:
一是教育功利化严重。凡与“升学”和“就业”有关的东西学校就交,学生就学;无关的东西学校不教,学生也不学。教育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意义关怀,这样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养、人格人性出现问题,甚至有的相当严重。
二是教育抑制了学生生命的发展。在尼采看来,宇宙里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表现自己本身生命的张力,就像古老城墙砖缝里钻出的小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凸显自己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权力意识的表现。然而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其结果是造成学生生命被工具化和抽象化,学生生命的发展受到抑制,生命的权力意识表现不在。
三是教育使学生失出个性,缺乏生命的灵动。现代教育讲究统一:教学是统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考试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很多高校还沿用九十年代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管理是统一的:统一的班级管理制,统一的没有弹性的学制。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的学生就象窑厂烧的砖一样,都从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而长期以来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的需求,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必须回归它的原点——人的生命,要凸显生命的灵动,彰显生命的个性。我们期盼着:教育直面人的生命;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与生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东方出版社,2004.
[4]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江西出版社,2008.
本文为湖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9A029)“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道友,湖北安陆人,孝感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党总支副书记。
【关键词】生命;教育;以人为本;问题
以人为本可从多种角度理解,本文采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说法: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是事物的“根本”,与“末”相对。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然而现代人往往是以物为本,即使把人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也没有把人的本真放在首位,这也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同样,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最基本的理念,但从人的生命视域的角度看,教育以人为本面临着不少难以回避的问题,现略探析一二。
一、大学生常为物驭,生命的本真已被淹没
现代人过于看重物质拥有,常常比票子、比车子、比房子,人的价值似乎在于对物质拥有的多少,如此一来现代人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物质的追求,更为糟糕的是:当人们在占有物质后常常甘做物质的俘虏,现在房奴、车奴、卡奴已大有人在。
大学生常常是耳塞Mp3,手不离手机,眼盯电脑。一时不听Mp3就感到不自在,一天不上网就象掉了魂似的,一刻不用手机就象少了点什么,笔者在心理咨询时曾遇到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一名学生突然感到右手大拇指僵硬、疼痛不已,到医院检查,怎么也查不出病因,无奈之下前来咨询,我提醒他是不是最近一段时间玩手机时间太长、发信息太多的缘故,让他一周之内不用手机试试。照此做法,三天后他的大拇指就可以活动如初,但疼痛感没有完全消失,再过两天一切恢复正常。据说中国移动每天收人一个亿,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的短信所制造的。
当然没有物质作基础是不行的,但有了物质不能驾驭且丧失人的本真是十分可怕的。这正如一个人买了一辆车,爱车如命,总担心车子被人盗了,为此夜不能寐,没能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在拥有车子的时候,已就失出了自己,为车所驭,人的本真被淹没了。四川有个“考霸”名叫张非,他曾二进北大,三入清华,然而他却次又一次地被劝退或开除。究其原因,是由于他在大学期间过度迷恋网游。一个在考场上咤叱风云的人,竟被网络所困。他的智慧或许足以开发出无以数计的网游,他却被网游役使,成为他人饭后谈资,不善驭物、反被物役,可悲可叹。
让人堪忧的是有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求,不惜丧失宝贵的人格、尊严、真性、健康、快乐和自由,坐台、傍大款比比皆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确让人诧异。看来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是涉及人的本真问题,是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的大问题,一个仅仅拥有物质但精神一片白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都要有一种内在的定势,在基本物质条件已满足的条件下,应不为眼前五花八门的物质引诱所动,做一个高尚的人而不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
二、大学生重生活的感受轻生命的存在,生命受到消解
学者郑晓江认为:人生包括生命与生活两个方面。生命是人生的存在方面,指生命体的存活过程;生活是人生的感受方面,是人们当下的活动与感受。生命表现为内在的,而生活是外在的;生命求的是稳定,生活求的是变化;生命是有机体的成长,而生活则是各种人生滋味的总和,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体现,两者应该完全合一,但现代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只重生活的感受而不顾生命的存在,导致生命与生活的严重分离,以生活为本,而不是以生命为前提。
大学生常常酗酒,虽然感觉很好,但损害了自我生命健康,甚至常常因酗酒引发一些恶性刑事案件,让人震惊不已。适量饮酒,是一种生活的享受,而酗酒则是对生命的残害。
大学生恋爱,常常抱着“过把瘾就死”,“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玩的就是心跳”的观念,对待性非常随便,这是从生活感觉的角度在胡乱恋爱;如果从生命的角度来恋爱,则态度会比较认真,富有责任感,在性的问题上也就十分严肃。当代大学生大多是从生活的角度来恋爱,从而引发许多恋爱问题。
当下一些明星流行吸毒,大学生中已不乏吸毒之人。人在吸毒时,飘飘然,生活的感觉好极了,殊不知这是以自残生命为代价换来一时之快。
大学生喜欢上网聊谈、玩游戏,可以干上几天几夜。上网那个感觉甚是痛快,殊不知这是拿健康和生命在开玩笑,大学生因过度上网而猝死在网吧已屡见不鲜。
大学生自杀,原因不一,有一种原因着实令人惊叹:自杀不为什么,只因活着郁闷,感觉不好。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许多人都认为生命延续要重于生活状态,所以,再苦再累再困难也都要好好地活下去,是谓“好死不如赖活”。而许多现代人则往往认为,生活状态如何要重于生命的存在,许多人认为无享受的生活不如不生活——放弃生命;或者当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时,不如步入死途更爽,这就叫“赖活不如好死”!
凡此种种,都是一味追求生活感觉的好坏,置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存在而不顾,如果生命受到伤害甚至丧失,又谈何以人为本?我们要正确处理生活与生命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的感觉好,首先要以生命为本。
三、受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生命已被异化
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是一种纯功利性的以盈利目的商业文化,是一种以煽情和满足大众低级享受为目的的文化,它靠吸引人的眼球取胜,没有深度、无厚重,已失出提升人的精神、丰富人的灵魂的功能,对大学生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在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大众文化熏陶下,大学生的生命已被异化:
其一、快餐式的大众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道德、价值、信仰等形而上的追求,它提倡的是一夜成名,导致大学生迷信靠走捷径可走向成功。无数个“芙蓉姐姐”昙花一现仍没唤醒一些大学生对这种文化的钟爱,在这种文化面前,大学生被其调侃性和娱乐性所痴迷,看不到是什么雅什么是俗,哪些该赞成哪些该拒斥。对形而下的东西过于追求,久而久之会让人变得低俗、异化。
其二、由于快餐式大众文化缺乏人文关怀、内在的超越,更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带给人们的只是一时的感官刺激与愉悦,导致人的本身处于缺席状态。因而一些大学生痴迷于这种文化时,常常会失出自己,就连一些快餐文化的表演者已常常会失出自己。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动辄十几万人参加,当他表演时承受着十几万人的欢呼而不至于发疯,只好用药物来稳定自己的心情,在台上的迈克尔·杰克逊已被神化,不再是他自己,遗憾的是他最终死于药物。当大学生在为迈克尔·杰克逊伤心、扼腕时不知考虑到没有:当迈克尔·杰克逊靠药物来支撑时,他早就不属于自己,当大家和他一起狂欢时,同样大家已失出了自己。基于商业目的的快餐式大众文化其中的情感、其中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感受,往往是虚假的,它象鸦片一样,制造种种幻想,让大学生置身于一种虚幻的生活境地,从而麻痹了大学生对自身真实处境的感受力,以至于对他们偶像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类似杨丽娟对刘德华疯狂崇拜的悲剧在不断上演。
面对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冲击,对人的生命的消解,大学教育应建立自身的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应以人为本,以人的内在的真实的爱、狠、情、仇、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甚至对生、老、病、死的体验为前提,而不是当自己在尽情表白时,对方却言:“你不会懂得我伤悲”。这种主流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信仰,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已坍塌的精神家园,真正彰显年轻人的生命活力。
四、受网络数字化、虚拟化的侵蚀,大学生真实的生命被遮蔽
网络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人的生存的数字化、虚拟化,网络确实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时给人的生命造成前所有的异化。因网络已经把人简化一组数字、一串代码和一系列符号,人们不在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不再有自己的情感、意志、精神和信仰。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的现实身份已不存在,所有人都有面具的保护,现实生活中性别、职业、年龄、学历、外貌、肤色、甚至国籍等等身份限制在网络世界里都可以自由地打破,一切都取决于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对自己的重新包装、定位与“换位”。网络填平了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鄙、漂亮与丑陋、幸福与痛苦没有界限与鸿沟,给人们无限的创造性,让“一切皆有可能”,然而,正是这种制造、这种幻觉,人们常常过高估计了自我实现的可能性,更多的是自我的迷失和认同的混乱。
大学生是网上的生力军,他们在网上发泄内心的苦闷、对现实的不满,编织各种美好的梦想,挥洒被压抑的冲动与情感,但是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世界是一个缺乏人间真情的世界,是一个非理性、抽象的世界,也是一个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沉迷的世界。网络使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害怕不愿与人交往,对周围的人和事极为冷漠,甚至变得残酷无情,心理异常、行为变态,他们为网络而生,为网络而活,网络已使许多大学生人性发生异化、生命的存在虚化。
面对网络时代的所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大学生生命的消解,大学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更多的让当今大学生宣泄自己学习的苦恼、就业的压力、人生的无耐和生命的孤独的渠道,努力营造健康上网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抢占大学生的闲暇时光,积极搭建学生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把大学生从虚拟世界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教育自身的异化,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发生偏离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性化的事业,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然而现代教育却并非如此,在对功利性和实用性的追求中异化了自己,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迷失了自己追求的精神家园,遮蔽了自己塑造人的灵魂的真谛,起而代之的事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实用技术的向往、经济效率的迷恋和工具性的规训,突出表现有三:
一是教育功利化严重。凡与“升学”和“就业”有关的东西学校就交,学生就学;无关的东西学校不教,学生也不学。教育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意义关怀,这样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养、人格人性出现问题,甚至有的相当严重。
二是教育抑制了学生生命的发展。在尼采看来,宇宙里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表现自己本身生命的张力,就像古老城墙砖缝里钻出的小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凸显自己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权力意识的表现。然而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其结果是造成学生生命被工具化和抽象化,学生生命的发展受到抑制,生命的权力意识表现不在。
三是教育使学生失出个性,缺乏生命的灵动。现代教育讲究统一:教学是统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考试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很多高校还沿用九十年代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管理是统一的:统一的班级管理制,统一的没有弹性的学制。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的学生就象窑厂烧的砖一样,都从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而长期以来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源性的需求,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必须回归它的原点——人的生命,要凸显生命的灵动,彰显生命的个性。我们期盼着:教育直面人的生命;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与生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东方出版社,2004.
[4]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江西出版社,2008.
本文为湖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9A029)“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道友,湖北安陆人,孝感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