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注利巴韦林致过敏性休克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184015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76-01
  例1:患者吴某,女,65岁,退休教师,因流涕、咳嗽5天,于2012年6月4日3pm30分来诊。患者5天前受凉后流涕,咳嗽,咳痰,痰稀薄,咽不适,无发热,无气喘。自服“感冒药”无好转而来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7℃,Bp120/70mmHg,R20次/分,P75次/分。神清。呼吸平顺。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明显,扁桃体无明显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HR75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初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抗感染及对症为治疗原则,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4g静脉滴注。输液速度50滴/分。5pm30分,在接上利巴韦林液瓶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全身出冷汗、神志淡漠、烦躁不安。测血压60/40mmHg,呼吸26次/分,神志不清,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双瞳孔稍放大,对光反射迟钝,口唇明显紫绀,HR35次/分,心音低钝。初诊:过敏性休克。当班医生、护士即给予患者平卧、吸氧,停止原液体输入,立即予以肾上腺素0.5mg肌注,和改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快速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者神志清醒,口唇转红润,呼吸平顺,血压升到100/60mmHg,四肢转暧,脉搏变有力。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稍强。诉已无明显胸闷、气促。在以上抢救过程中,同时拨打120请求急救中心出诊。6pm15分,救护车将病人接走,送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例2:患者耿某,男,80岁,因咳嗽、咳痰、气喘10余天,于2013年12月12日在本门诊就诊(另外医生接诊,未写病历)。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冠心病等史。首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予以静脉滴注0.9%氯化钠100ml+哌拉西林舒巴坦钠1.5,0.9%氯化钠100ml+利巴韦林0.3,0.9%氯化钠100ml+氨茶碱0.25治疗。当日无事。次日继续治疗,10Am20分在滴注利巴韦林液瓶时过半时,突发抽搐、面色紫绀、神志不清、四肢厥冷、呼吸抑制、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静注地塞米松5mg,,同时静脉滴注0.9%氯化钠100ml加地塞米松10mg,同时打120急救中心呼救。10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醒,血压恢复至100/60mmHg,呼吸23次/分,口唇紫绀好转,四肢转温暖。10Am50分120救护车将病人转走。
  讨论:该两例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前面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但过敏反应均发生在使用利巴韦林时,因此该药引起的嫌疑最大。
  利巴韦林又称尼斯可、三氮唑核苷、病毒唑等,为核苷类广谱抗生素。当利巴韦林进入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遇到腺苷激酶后,被酸化生成二、三磷酸及单磷酸利巴韦林,从而抑制病毒合成酶及细胞合成单磷酸鸟苷的过程,进而对病毒蛋白的合成形成阻碍,破坏病毒RNA,起到抑制病毒的传播和复制的作用[ 1 ]。该药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甲肝病毒等。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基层医院,因条件所限和用药习惯,门诊医生通常在没有做血常规和无法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将利巴韦林和抗生素联合运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因用药频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发生,所以常常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药物,对其有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重视不够。据文献报道,在利巴韦林注射剂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中,以全身性损害最常见,占31.03%,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 其次为呼吸系统损害(占25.86%) 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占12.07%) [2]。此外,联合用药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据报道,同时接受5种以下药物治疗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而同时使用5种以上药物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升至81.4%[3]。很多感冒、发烧、大叶性肺炎等疾病,在未经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体前,将利巴韦林与其他抗菌素、抗病毒药联合治疗,均提高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4]。
  静滴利巴韦林,配药浓度有讲究。有的药物手册明确要求将利巴韦林成人量(0.4~0.5g)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老年人慎用。显然,本文案例均是65岁以上老人,将0.4g(有1例为0.3g)加入到100ml液体中静滴,浓度稍大。这可能也是引起该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因此,门诊在使用利巴韦林滴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单纯用药,尽量避免与多种药物混合使用。二、配药浓度、滴注速度要适中。通常成人量以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滴速以60滴/分为宜。三、老年人谨慎使用。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贫血等患者慎用。病原体不明确最好不用。四、注意防范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平时不要认为该药相对安全而不引起重视,以至当出现过敏性休克时措手不及。首次用药应特别注意用药30分钟内的情况。六、不要长期或大剂量滴注利巴韦林。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邓剑雄,林国良,等. 323 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 .中国药物警戒,2008 ( 2 ) : 249 - 250.
  [2] [4] 鲁仲平,刘丽敏.56 例利巴韦林注射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8(3):180.
  [3] 蔡淑琴,姜建文. 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 中国当代医学,2004,2( 6) : 87.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75-01  头孢曲松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低、消除半衰期长、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及头孢菌素酶)有很高的稳定性等特点,可每日单次给药,故为临床广泛应用。头孢曲松钠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皮肤反应、血液学改变及胃肠反应,如皮疹、痛痒、发热、静脉炎、支气管痉挛、头痛、头晕等以及结肠炎、黄疸等消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两组患儿的咳嗽、痰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咳嗽、痰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静脉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盐酸氨
期刊
目的 调查新入职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认知度,为制定护理岗前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职护理人员108名,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对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认知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专业口腔护理培训经历情况,不同学历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83,0.077,0.000;P>0.05)。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重要性得分为(7.9±3.0)分,气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老年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NYHAⅢ、Ⅳ级的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给予地尔硫(艹卓)静脉注射,观察有效率及血压、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 85例患者入选,80例(94.1%)患者有效,心室率由用药前的(149.5±18.2)次/分下降至用药结束时
【摘要】目的对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的临床的療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10例CRF患者,血肌酐水平133-707umol/L,分为52例患者单纯给予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的治疗组。随访10个月,监测患者的生化及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