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1889-1945)是20世纪的俄罗斯诗人,作家,记者,他从1924年开始居住在哈尔滨,是最具代表性的俄侨诗人之一,我想读过他作品的人很难不被贯穿其中的悲悯情怀所深深触动。于巴赫金而言,对话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他主张从文学内部去阐述文学的社会特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探究。运用巴赫金对话理论来研究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悲悯情怀既为研究涅斯梅洛夫提供了新的视角,又是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研究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涅斯梅洛夫 悲悯情怀 巴赫金 对话理论
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1889-1945)是20世纪的俄罗斯诗人,作家,记者,1924年开始居住在哈尔滨,是最具代表性的俄侨诗人之一。白军军官的经历为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导致了他后半生颠沛流离的人生境遇,我想读过他作品的人很难不被贯穿其中的悲悯情怀所深深触动。悲悯是悲伤和同情之意,“悲”是慈悲,它是指一个人对人世间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的意思是同情。
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的解读中提出对话理论,对话理论对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巴赫金批判地吸纳了社会学文艺学与形式论文艺学的积极成果,主张“从文学内部去阐述文学的社会特性”[1]154,这使得对话理论的内涵挣脱了语言结构和系统的框架,从而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性既表现在不同意识主体的言语行为中,又蕴含在同一价值主体的心理意识中。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去探究涅斯梅洛夫作品中的悲悯情怀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涅斯梅洛夫和他的作品,同时这又是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研究的具体实践。
一.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涅斯梅洛夫创作的优秀诗篇和小说是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页。《中国俄罗斯侨民丛书》回忆录卷中提到: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是哈尔滨侨民中最有才华的诗人[2]109。
顾韵璞曾说,“我译涅斯梅洛夫的第一个感觉是他的诗出手不凡,与我过去译过的许多俄苏大诗人水平不相上下[3]16—19”。我们注意到涅斯梅洛夫在与祖国隔绝的情况下创作了自己最好的作品。移民促使他发现了自己的诗意天赋,流亡的悲惨境况使他具有抒情的力量和深度。如今,涅斯梅洛夫对俄罗斯文学的创造性传承已为读者所接纳,这使我们能够谈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并将他的名字与20世纪最重要的俄罗斯诗人相提并論。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于涅斯梅洛夫的诗歌研究主要涉及了中国元素、中国情感、蓝色情怀、意象研究、其诗歌中蕴含的叶赛宁传统、神学思想、及其艺术风格独特性这几个方面。如荣洁在《涅斯梅洛夫的生平与创作》中主要介绍了涅斯梅洛夫从莫斯科辗转符拉迪沃斯托克最后定居哈尔滨,直到1945年逝世的人生经历和其主要创作;康栋的《论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蓝色情怀》主要从色彩学、艺术表现手法和宗教三个角度对贯穿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蓝色情怀”进行探究;康栋2012年发表的《论涅斯梅洛夫的诗歌创作》中涉及到了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战争、爱情,和中国主题;李畅的《俄侨诗人涅斯梅洛夫诗歌创作中的中国情感》写诗人诗歌中独具韵味的中国情调及其对中国独特的感情;李盼盼2019年发表的探究中国元素的《俄侨诗人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中国元素》等。
笔者通过前人对涅斯梅洛夫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对涅斯梅洛夫的诗歌研究多于对其小说的研究,且康栋运用跨学科的方法,用色彩学研究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蓝色情怀”,令人耳目一新。但总体来讲,在对涅斯梅洛夫的诗歌和小说的研究中,像战争、爱情、死亡这样的传统主题居多,且因为涅斯梅洛夫是俄侨诗人,所以探究其作品中的中国相关的主题也相对较多。由此可见,对于涅斯梅洛夫作品的研究视角还有待被进一步挖掘。
我们都知道,每一位作家独特写作风格的背后都折射着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体现着其个人经历。所以我们在钻研作家作品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个人阅历的增加和思想的沉淀使作家内心发生的变化。生存在孤独、寂寞和无奈的环境中经常使涅斯梅洛夫产生悲悯之情。
笔者通过阅读文本,发现涅斯梅洛夫的多部作品中均体现出对话性,这种对话性体现在作者与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甚至是主人公的独白之中等。当然,研究对话性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揭示对话性的背后所隐含的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同情。巴赫金对话理论注重人文精神的这一内涵使得借助对话理论探究涅斯梅洛夫悲悯情怀这一研究更具合理性。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至今还没有人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并结合涅斯梅洛夫的人生经历来探究他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二.对话中的人文精神
巴赫金对话理论内涵博大精深且影响广泛,在文学领域更是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巴赫金批评了以洪堡和福斯勒为代表的将语言研究完全局限于个人心理范围的“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学派和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认为语言规则存在于封闭的语言体系的语言符号之内的“抽象的客观主义”语言学派,他主张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研究语言,强调注重语言中的意识形态意义,而人的意识形态的形成离不开集体的、有组织的社会交往。
“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又分别对应“复调”和“双声”概念。“复调”主要指小说结构上的一种特征,“双声”主要指两种不同指向的对话,强调注重“他者”的思想,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巴赫金对“复调性”概念的论述是基于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语言创作艺术的研究提出的,与之相对的则是“独白性”概念,巴赫金认为独白性和复调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上。在独白型小说中主人公完全受制于作者,主人公单纯地将作者意识机械传输出来,作者一人主宰小说的艺术世界。而在复调型小说中,主人公拥有自己的主体性,主人公拥有与作者平等的意识和价值。也就是说,这时,影响主人公意识的便不仅仅是作者,主人公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同样会对主人公的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涅斯梅洛夫 悲悯情怀 巴赫金 对话理论
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1889-1945)是20世纪的俄罗斯诗人,作家,记者,1924年开始居住在哈尔滨,是最具代表性的俄侨诗人之一。白军军官的经历为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导致了他后半生颠沛流离的人生境遇,我想读过他作品的人很难不被贯穿其中的悲悯情怀所深深触动。悲悯是悲伤和同情之意,“悲”是慈悲,它是指一个人对人世间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的意思是同情。
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的解读中提出对话理论,对话理论对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巴赫金批判地吸纳了社会学文艺学与形式论文艺学的积极成果,主张“从文学内部去阐述文学的社会特性”[1]154,这使得对话理论的内涵挣脱了语言结构和系统的框架,从而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性既表现在不同意识主体的言语行为中,又蕴含在同一价值主体的心理意识中。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去探究涅斯梅洛夫作品中的悲悯情怀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涅斯梅洛夫和他的作品,同时这又是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研究的具体实践。
一.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涅斯梅洛夫创作的优秀诗篇和小说是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页。《中国俄罗斯侨民丛书》回忆录卷中提到: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是哈尔滨侨民中最有才华的诗人[2]109。
顾韵璞曾说,“我译涅斯梅洛夫的第一个感觉是他的诗出手不凡,与我过去译过的许多俄苏大诗人水平不相上下[3]16—19”。我们注意到涅斯梅洛夫在与祖国隔绝的情况下创作了自己最好的作品。移民促使他发现了自己的诗意天赋,流亡的悲惨境况使他具有抒情的力量和深度。如今,涅斯梅洛夫对俄罗斯文学的创造性传承已为读者所接纳,这使我们能够谈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并将他的名字与20世纪最重要的俄罗斯诗人相提并論。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于涅斯梅洛夫的诗歌研究主要涉及了中国元素、中国情感、蓝色情怀、意象研究、其诗歌中蕴含的叶赛宁传统、神学思想、及其艺术风格独特性这几个方面。如荣洁在《涅斯梅洛夫的生平与创作》中主要介绍了涅斯梅洛夫从莫斯科辗转符拉迪沃斯托克最后定居哈尔滨,直到1945年逝世的人生经历和其主要创作;康栋的《论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蓝色情怀》主要从色彩学、艺术表现手法和宗教三个角度对贯穿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蓝色情怀”进行探究;康栋2012年发表的《论涅斯梅洛夫的诗歌创作》中涉及到了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战争、爱情,和中国主题;李畅的《俄侨诗人涅斯梅洛夫诗歌创作中的中国情感》写诗人诗歌中独具韵味的中国情调及其对中国独特的感情;李盼盼2019年发表的探究中国元素的《俄侨诗人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中国元素》等。
笔者通过前人对涅斯梅洛夫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对涅斯梅洛夫的诗歌研究多于对其小说的研究,且康栋运用跨学科的方法,用色彩学研究涅斯梅洛夫诗歌中的“蓝色情怀”,令人耳目一新。但总体来讲,在对涅斯梅洛夫的诗歌和小说的研究中,像战争、爱情、死亡这样的传统主题居多,且因为涅斯梅洛夫是俄侨诗人,所以探究其作品中的中国相关的主题也相对较多。由此可见,对于涅斯梅洛夫作品的研究视角还有待被进一步挖掘。
我们都知道,每一位作家独特写作风格的背后都折射着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体现着其个人经历。所以我们在钻研作家作品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个人阅历的增加和思想的沉淀使作家内心发生的变化。生存在孤独、寂寞和无奈的环境中经常使涅斯梅洛夫产生悲悯之情。
笔者通过阅读文本,发现涅斯梅洛夫的多部作品中均体现出对话性,这种对话性体现在作者与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甚至是主人公的独白之中等。当然,研究对话性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揭示对话性的背后所隐含的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同情。巴赫金对话理论注重人文精神的这一内涵使得借助对话理论探究涅斯梅洛夫悲悯情怀这一研究更具合理性。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至今还没有人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并结合涅斯梅洛夫的人生经历来探究他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二.对话中的人文精神
巴赫金对话理论内涵博大精深且影响广泛,在文学领域更是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巴赫金批评了以洪堡和福斯勒为代表的将语言研究完全局限于个人心理范围的“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学派和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认为语言规则存在于封闭的语言体系的语言符号之内的“抽象的客观主义”语言学派,他主张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研究语言,强调注重语言中的意识形态意义,而人的意识形态的形成离不开集体的、有组织的社会交往。
“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又分别对应“复调”和“双声”概念。“复调”主要指小说结构上的一种特征,“双声”主要指两种不同指向的对话,强调注重“他者”的思想,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巴赫金对“复调性”概念的论述是基于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语言创作艺术的研究提出的,与之相对的则是“独白性”概念,巴赫金认为独白性和复调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上。在独白型小说中主人公完全受制于作者,主人公单纯地将作者意识机械传输出来,作者一人主宰小说的艺术世界。而在复调型小说中,主人公拥有自己的主体性,主人公拥有与作者平等的意识和价值。也就是说,这时,影响主人公意识的便不仅仅是作者,主人公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同样会对主人公的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