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的话
追求快乐和幸福大概是人生活的最重要目的。我们如何能得到幸福,幸福的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金钱、名誉、地位等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的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但心理学家却持反对观点。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案例1:包办让父母失去自我
结了婚的小严,到现在还在安排父母的起居。劳力劳心,自己总是要为父母操持一切,得到的却是父母生活被拘束与无奈,让父母心中产生了束缚感。
专家分析
作为已婚子女,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给自己成家立业,让他们安享晚年,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小严觉得为他们操持好一切,不让他们操心,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子女孝敬,老人本应该高兴。但子女为父母安排一切的同时,忽略了老人的感受,而且两代人之间对事物的认知和审美等有很大的差异,包办让父母感觉失去自我,似乎生活被子女所控制,亲密过度,让老人感到拘束和无奈。可子女做的一切也都是好意,自己如果说的太多,怕孩子不高兴,父母也不愿与子女沟通,告知自己的想法。老人的想法子女并不知晓,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为父母劳心劳力,却不知道这种爱的方式,让父母痛苦不堪言。
在中国,这样三代同堂的家庭很多,由于沟通不畅彼此不能袒露心声,导致了两代人都很累,为了“爱”对方,让他们活在痛苦中。
案例2:窒息的爱会让彼此崩毁
为人父母的小韩,虽然孩子已经12岁,上六年级,却总感觉他依然是襁褓中的婴儿。由于过于担心儿子的安全,她每天恨不得24小时监视宝贝儿子,上学和放学都亲自接送,凡事都溺爱和顺从孩子,本想让其过得幸福快乐,但换来的却是孩子的逆反和顶撞。小韩心理承受已经到了极限,辛劳的父母,付出那么多为何遭此冷遇?她百思不得其解。
专家分析
12岁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地飞跃发展,进入“心理断乳期”,也就是第二反抗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会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和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以独立人格出现。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还是需要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但不想大人时刻监视自己,妈妈接送上学的亲密行为,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种窒息的爱,当然会引起他的反对,也会遭到其他同学的耻笑。
案例3:过度亲密的爱会使感情疏远
新婚燕尔的小王,甜蜜的爱情与真实的婚姻现况,让她无论如何都无法转变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的角色,监视、洞察,总希望爱人什么事情都告诉自己,生怕与自己产生距离,关系疏远。他们的幸福生活一时陷入了僵局。
专家分析
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就像抓沙子,越是想抓到得多,越是想抓得牢,流失的越多。爱情也是一样,越是想紧紧地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本来应该保持的宽容、适度的距离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美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和爱情,但是爱是需要能力的,这个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从内心真诚地接纳和爱你,而不是一味地去控制对方。这样只能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产生距离,关系疏远。过度的亲密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对方感觉压抑而逃避,影响夫妻关系。
不论是对父母、子女、爱人,作为亲人我们都是会悉心照顾每个方面,希望让他们满意,但当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后,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对方不但不能感到满意,反而会感觉不舒服、被束缚,甚至有窒息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黄焕祥和麦基卓是人性艺术家,他们曾为我们绘制了一份关系地图:关系带来热情、共鸣、亲密、分享、接纳、着迷与上瘾,也带来依赖、愤怒、嫉妒、哀伤、冷漠、厌烦和彼此控制。在亲密的关系初期,我们都有迫切的控制欲望。我们越控制,就越觉得有安全感。可是我们也发现种种的控制最终都会破坏关系。
所以,亲密要有度,不论是空间距离或者心灵距离的不适度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何为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通常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公众距离(3~7米)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1~3米)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个人距离(0.5~2米)
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亲密距离(0~0.5米)
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剌激。
如何把握亲子间的距离
小韩的案例是否也正映射了现实生活中的你?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距离更为恰当?
童年期亲子关系的距离:
有研究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纳,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对亲人的爱,应该亲密有度,如果我们能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就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对人真诚、友爱、关怀、体贴、理解与宽容,就有可能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收获幸福。
追求快乐和幸福大概是人生活的最重要目的。我们如何能得到幸福,幸福的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金钱、名誉、地位等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的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但心理学家却持反对观点。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案例1:包办让父母失去自我
结了婚的小严,到现在还在安排父母的起居。劳力劳心,自己总是要为父母操持一切,得到的却是父母生活被拘束与无奈,让父母心中产生了束缚感。
专家分析
作为已婚子女,父母辛苦了一辈子,给自己成家立业,让他们安享晚年,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小严觉得为他们操持好一切,不让他们操心,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子女孝敬,老人本应该高兴。但子女为父母安排一切的同时,忽略了老人的感受,而且两代人之间对事物的认知和审美等有很大的差异,包办让父母感觉失去自我,似乎生活被子女所控制,亲密过度,让老人感到拘束和无奈。可子女做的一切也都是好意,自己如果说的太多,怕孩子不高兴,父母也不愿与子女沟通,告知自己的想法。老人的想法子女并不知晓,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为父母劳心劳力,却不知道这种爱的方式,让父母痛苦不堪言。
在中国,这样三代同堂的家庭很多,由于沟通不畅彼此不能袒露心声,导致了两代人都很累,为了“爱”对方,让他们活在痛苦中。
案例2:窒息的爱会让彼此崩毁
为人父母的小韩,虽然孩子已经12岁,上六年级,却总感觉他依然是襁褓中的婴儿。由于过于担心儿子的安全,她每天恨不得24小时监视宝贝儿子,上学和放学都亲自接送,凡事都溺爱和顺从孩子,本想让其过得幸福快乐,但换来的却是孩子的逆反和顶撞。小韩心理承受已经到了极限,辛劳的父母,付出那么多为何遭此冷遇?她百思不得其解。
专家分析
12岁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地飞跃发展,进入“心理断乳期”,也就是第二反抗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会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和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以独立人格出现。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还是需要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但不想大人时刻监视自己,妈妈接送上学的亲密行为,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种窒息的爱,当然会引起他的反对,也会遭到其他同学的耻笑。
案例3:过度亲密的爱会使感情疏远
新婚燕尔的小王,甜蜜的爱情与真实的婚姻现况,让她无论如何都无法转变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的角色,监视、洞察,总希望爱人什么事情都告诉自己,生怕与自己产生距离,关系疏远。他们的幸福生活一时陷入了僵局。
专家分析
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就像抓沙子,越是想抓到得多,越是想抓得牢,流失的越多。爱情也是一样,越是想紧紧地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本来应该保持的宽容、适度的距离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美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和爱情,但是爱是需要能力的,这个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从内心真诚地接纳和爱你,而不是一味地去控制对方。这样只能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产生距离,关系疏远。过度的亲密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对方感觉压抑而逃避,影响夫妻关系。
不论是对父母、子女、爱人,作为亲人我们都是会悉心照顾每个方面,希望让他们满意,但当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后,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对方不但不能感到满意,反而会感觉不舒服、被束缚,甚至有窒息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黄焕祥和麦基卓是人性艺术家,他们曾为我们绘制了一份关系地图:关系带来热情、共鸣、亲密、分享、接纳、着迷与上瘾,也带来依赖、愤怒、嫉妒、哀伤、冷漠、厌烦和彼此控制。在亲密的关系初期,我们都有迫切的控制欲望。我们越控制,就越觉得有安全感。可是我们也发现种种的控制最终都会破坏关系。
所以,亲密要有度,不论是空间距离或者心灵距离的不适度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何为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通常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公众距离(3~7米)
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1~3米)
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个人距离(0.5~2米)
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亲密距离(0~0.5米)
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剌激。
如何把握亲子间的距离
小韩的案例是否也正映射了现实生活中的你?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距离更为恰当?
童年期亲子关系的距离:
有研究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纳,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对亲人的爱,应该亲密有度,如果我们能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就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对人真诚、友爱、关怀、体贴、理解与宽容,就有可能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