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接轨,学校体育中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将充实到社会体育中去。因此,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研究,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体育资源,提高学生与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有利小康社会的建设。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一) 促进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健康的身体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像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术等,具有非竞技化、韵律传统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这便于根据共同的体育兴趣稳定体育人口,那些在社区不能开展的运动项目,如篮、排、足球等可以在学校得以进行,这样又可以吸引大量的中、青年人群在工作之余加入到体育锻炼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他们的健身意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实践者、受益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项目众多、自我选择性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而社区体育人口角色的多样化、复杂化,能给学生提供眼见事实的依据,容易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观念。因此,二者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提供了真实的、生动的活教材,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共享
(一)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
目前社区体育开展活动最大的障碍是场地设施匮乏。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对那些无损耗和损耗较小的场地、器材可向社会无偿开放。对那些需要养护维修的场地可在节假日、星期天或晚上对社会有偿开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缓冲、弥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二)社区体育设施向学校开放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其中课程内容改革要求将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需要。学校往往受场地器材的制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运动志愿。社区的体育资源可以成为学校体育可利用的现成体育资源,以扩大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范围和选择需要,使体育课项目更广泛、更有趣、更具有健身性,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由厌烦变为喜欢。
(三)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1、缓解社区的体育专门人才紧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
从整体来看,当前社区体育指导员中,非在职人员较多,学校体育教师的利用率较低。而指导员数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组织和科学地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大、中、小学校中大量的专职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体育理论知识,还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紧缺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适应社区成员需要的各种体育、卫生、健康课,举办一些短期的体育健身技术培训班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根据社区成员之间存在差异,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不同,对健身方法、时间安排及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同,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也是体育学科研究的课题之一。学校可以发挥科研优势,积极探索适应不同人群的科学健身方法,使科研服务于社会,又推动体育学科的向前发展。
2、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服务意识
社区辖区内的大学生,特别是那些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指导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在大学里不容易学到的社会人际关系,可以培养进取、合作的精神。
三、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形式
(一)组织运动竞赛和举办培训班
学校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担任裁判或教练员工作,以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友谊,拉近彼此的关系。也可以采用相互合作,共同组队参与运动竞赛、并肩作战的方式为学校或社区做出贡献。同时学校和社区利用场地器材、人才,开办各种培训班,如适合青少年的乒乓球等,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和健身操、韵律操等。
(二)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
依附社区内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各种项目俱乐部,学生、社区成员可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平等地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俱乐部的管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学校为主,社区协助工作,也可以社区为主体学校协助工作。
(三)建立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由社区与辖区学校共同创办,利用双休日、课余时间举办各种体育尖子培训班,培训重点放在青少年。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加快管理机构的建立,建立一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体的管理机构;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加快培养社区体育人才,利于社区体育的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朱俊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向参与[J].浙江体育科学,2002,(5).
[2]李迎春.关于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
[3]郁建亚,吴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尹博.我国社区体育人才网络的建立[J].体育学刊,2003,(3).
[5]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6]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一) 促进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健康的身体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像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术等,具有非竞技化、韵律传统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这便于根据共同的体育兴趣稳定体育人口,那些在社区不能开展的运动项目,如篮、排、足球等可以在学校得以进行,这样又可以吸引大量的中、青年人群在工作之余加入到体育锻炼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他们的健身意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实践者、受益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项目众多、自我选择性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而社区体育人口角色的多样化、复杂化,能给学生提供眼见事实的依据,容易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观念。因此,二者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提供了真实的、生动的活教材,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共享
(一)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
目前社区体育开展活动最大的障碍是场地设施匮乏。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对那些无损耗和损耗较小的场地、器材可向社会无偿开放。对那些需要养护维修的场地可在节假日、星期天或晚上对社会有偿开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缓冲、弥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二)社区体育设施向学校开放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其中课程内容改革要求将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需要。学校往往受场地器材的制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运动志愿。社区的体育资源可以成为学校体育可利用的现成体育资源,以扩大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范围和选择需要,使体育课项目更广泛、更有趣、更具有健身性,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由厌烦变为喜欢。
(三)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1、缓解社区的体育专门人才紧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
从整体来看,当前社区体育指导员中,非在职人员较多,学校体育教师的利用率较低。而指导员数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组织和科学地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大、中、小学校中大量的专职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体育理论知识,还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紧缺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适应社区成员需要的各种体育、卫生、健康课,举办一些短期的体育健身技术培训班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根据社区成员之间存在差异,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不同,对健身方法、时间安排及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同,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也是体育学科研究的课题之一。学校可以发挥科研优势,积极探索适应不同人群的科学健身方法,使科研服务于社会,又推动体育学科的向前发展。
2、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服务意识
社区辖区内的大学生,特别是那些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指导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在大学里不容易学到的社会人际关系,可以培养进取、合作的精神。
三、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形式
(一)组织运动竞赛和举办培训班
学校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担任裁判或教练员工作,以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友谊,拉近彼此的关系。也可以采用相互合作,共同组队参与运动竞赛、并肩作战的方式为学校或社区做出贡献。同时学校和社区利用场地器材、人才,开办各种培训班,如适合青少年的乒乓球等,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和健身操、韵律操等。
(二)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
依附社区内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各种项目俱乐部,学生、社区成员可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平等地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俱乐部的管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学校为主,社区协助工作,也可以社区为主体学校协助工作。
(三)建立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由社区与辖区学校共同创办,利用双休日、课余时间举办各种体育尖子培训班,培训重点放在青少年。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加快管理机构的建立,建立一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体的管理机构;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加快培养社区体育人才,利于社区体育的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朱俊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向参与[J].浙江体育科学,2002,(5).
[2]李迎春.关于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
[3]郁建亚,吴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尹博.我国社区体育人才网络的建立[J].体育学刊,2003,(3).
[5]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6]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