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影子腔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908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子腔是通渭皮影戏专用唱腔,在甘肃境内皮影戏音乐中,既不同于陇东皮影戏音乐——道情,又有别于陇南影子腔。通渭影子腔是陇中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上三路的唱腔音乐由于地理位置、环境语言、传承方式的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渭影子腔的音乐十分优美动听,其唱腔高吭婉转,韵味绵长、抒情寄兴,听后使人荡气回肠。
  【关键词】通渭影子腔;皮影戏;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 通渭皮影的历史
  甘肃是皮影兴起较早的省份之一,甘肃武威博物馆珍藏有西晋时期的影窗。金元时期,甘肃已有“兰州影”和“华亭影”两大影戏行世,并流传到北京及其它诸省。
  通渭影子腔是陇中影子腔之渊薮,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陇中大地,民间将其称作“牛皮灯影子”。有确切资料记载的通渭影戏演唱始于清代。据常河镇《刘氏家谱》记载:刘纯儒(1808—1874)创建“金川号”皮影班社,吹拉弹唱俱佳,由其抄录的影戏剧本至今存世的尚有10余本。现已传至第七代刘满仓,刘满仓保存有历代先祖的传统剧本近百本,传统影件100余件,对影子腔的演唱和表演均能够准确传神地体现,目前是省级传承人,已申报国家级传承人待批。
  通渭影子腔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二、 影子腔的音乐形态
  (一) 影子腔调式
  影子腔音乐,是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六声、七声加“闰”音的“燕乐音阶”综合调式音阶。其乐律乐调有以下幾种不同的调式:一种是加变宫“b7”、清角“4”的七声徵调式音阶,调式音阶为5、6、7、1、2、3、4、5,七声徵调式的乐律乐调色彩最为丰富。另一种是加变宫“b7”、清角“4”七声宫调式,调式音阶为1、2、3、4、5、6、7、ⅰ。成为影子腔乐律乐调徵调式与宫调式综合并存性调式音阶。
  (二) 影子腔板式
  属于板腔体的影子腔,旋律单调,板式不多,它的主要独立板式特征仅有一对音乐主旋律——上下乐句。在此基础上,根据板式板路音乐需要,把它发展扩充后,就成为“慢板”,压缩后成为“流水”,再压缩加快速度就成为“飞板”。影子腔的板式究竟有几种?有的说共十三个板式。据笔者研究归纳,可分为五个独立板式,九个非独立板式。现分述如下:
  1 独立板式(五个)
  (1)慢板——有花音、苦音,4/4节拍,慢速度,板眼在一拍内,前半拍强拍,后半拍弱拍。慢板是影子腔最基本板式。唱词以十字句为主,格式为×××/×××/××××。例如:“西北风/吹的我/挥身打颤”。旋律由上下句构成唱腔的段落,和非独立的“送板”、“留板”、“齐板”等板式衔接作为结束。
  (2)流水板——有花音、苦音、2/4节拍,中速度,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格式为××/××/×××。例如:“虎儿/他妈/回家园”。旋律是在慢板基础上压缩后,构成上下句唱腔段落,近似秦腔中的二六板。常采取缩短过门“截唱”和唱词串连叠唱来区分与慢板的不同,和非独立板式“送板”、“拦板”、“留板”、“齐板”衔接作为结束。
  (3)飞板——有花音、苦音、2/4拍节,快速度,唱词格式同流水板。旋律的上下乐句是在流水板基础上再压缩,句间无过门,近似秦腔“双捶代板”和小曲的“紧诉”。宜表现剧情发生矛盾冲突,人物情感激动之时,以“截”板作为结束。
  (4)道情——有花音、苦音、4/4拍节,中速,唱词格式为七言四句,旋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上下句对称叠唱,句间有过门,第四句无过门,唱词未尾转入托腔帮唱。启唱以托腔帮唱开始,又以托腔作结束。用于道教故事唱段,属不常用板式。
  (5)滚板(滚白)—无花音,自由节拍,速度很慢,唱词无固定字数限制,连说带唱加哭诉。宜表现剧中人物悲伤痛苦之时,唱腔还未形成影子腔风格的“滚白”,旋律近似秦腔滚白,最后转入慢板唱段。
  2 非独立板式(九个)
  (1)阴司板——无花音,唱词格式十字句,开始起板音乐有别于慢板,启腔三个字用低沉,凄苦的托腔开始,过门后上板即转入慢板。
  (2)尖板——有花音、苦音,自由拍节,唱词格式十字句、七字句均可,常作为唱腔之前“引句”,在第一句未尾字转入“簧板”帮腔,第二句唱词转唱其它板式。
  (3)送板——有花音、苦音,是戏曲唱腔中很独特少见的一种转换结束板式。和“拦板”衔接使用。如在场某一角色一段唱腔结束时,上句未尾转入送板托腔,下句即转入“帮腔”送下场后作为结束。
  (4)拦板(接板)——有花音、苦音,“拦”者另一人接唱之意、和“送板”相反。有两种拦法:一种用十字句唱词前三个字托腔启唱,然后转入慢板唱腔。另一种以七字句为例,上场者近似叫板散拍,然后众应声。民间称为“一唱众和”。例如:(叫唱)行步儿——(众应)噢——来在大门外——(簧板)哎——。由铜器送出场,接唱慢板或流水板。
  (5)叫板——有花音、苦音、用于各种板式的开始。叫板形成有多种,均属非独立板式。
  (6)留板——有花音、苦音,板式的一种暂时结束,唱腔告一段落,但音乐未停为留板。在留曲中做戏或道白,将板留下,之后继续接唱其它板式。
  (7)齐板——有花音、苦音,板式的一种结束。不送不拦。一段唱腔全部结束为齐板。唱词上句转入齐板托腔,下句作齐板结束,另一种无托腔直接齐板结束,适用慢板,流水板的结束。   (8)截板——板式的一种猛结束,适用于“飞板”,速度快,无结束过门。
  (9)簧板——有花音、苦音,自由节拍,板式的一种衔接方式,“簧”者众帮腔应唱之意。用于尖板,拦板的启唱,乐句虽短,却能给剧情造应有的激烈气氛,将唱腔推向高潮。
  3 影子腔弦乐器、打击乐
  (1)弦乐器
  定调:由于传统皮影戏由一人操作,演唱生、旦、净、丑各类唱腔,在声腔上还未形成女声唱腔。由秦腔转唱影子腔(倒影子),定调用F调(变定弦不变调)较为适宜,采用以下各乐器定弦法。
  定弦:1=F,板胡(5-2),二胡(1-5),二胡(5-2),三弦(5 6 3)。
  (2)打击乐
  影子腔打击乐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唱腔音乐部分击乐敲法,以“摔”、“板”和碰铃为主要击乐器,左手执“摔”子、右手执“板”,在一拍之内“板”敲击强拍(即一拍一敲),“摔子”敲击强弱交替拍(即一拍二敲),碰铃击强拍,敲击出的节奏效果既不同秦腔击乐鼓板,又有别于小曲击乐“四片瓦”。是形成影子腔击乐独特风格别无替代的敲击乐。第二种“道情”唱腔音乐以渔鼓、简板、碰铃为主要击乐器。渔鼓在每一拍之内强弱交替敲击,简板、碰铃一拍一击敲强拍。第三种是除唱腔音乐以外,其它起板、动作、道白、开场全用三大件铜器鼓板配合,所用鼓点全同秦腔。
  三、 影子腔唱词结构
  影子腔唱词结构与格式,基本相同于秦腔,有三种:第一种为慢板、阴司板,由每句十言组成的上下句唱词。第二种是流水板、飞板,由每句七言组成的上下句唱词。第三种是说唱形式板式“滚白”,无固定字数限制的唱词。无论那一种唱词结构格式,都要依从“唱词入腔、吐字入韵、行当入板、说唱入曲、旋律入味、方言入调、依字托腔”的艺术要领。
  四、 不同流派 名家特色
  90年代以前,全县演出活动的皮影戏班多达30余班,大部分都会演唱影子腔,并出现受群喝彩、享有盛譽的名班名人。他们都身怀绝技,有“一口影子腔,两手硬功夫”。成为皮影戏演唱不同地域、不同流派影子腔的佼佼者。为记录他们原生态影子腔音乐,70、80年代录制了部分老艺人影子腔的板式板路及影子腔名剧、名人、名腔、名段精彩唱腔选段。抢救性的留住了老艺人们的声音,更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真实难得文化遗产。如今再听他们的演唱声音时,使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艺人们的艰辛传承,守护和艺术创造:
  罗海彦(生卒不详)平襄中林罗家峡口人。天生一腔清脆亮丽嗓音,影子腔各类板式齐全,唱腔优美,道白清晰,文戏拿手、武戏应手。尤为特长演唱生旦为主的文戏。
  田养公(1903—1966)李店乡人,田家皮影戏班在方园很有名气。影子腔板式齐全、唱腔优美,独具特色。他演唱的“叫板”、“拦板”、“簧板”和常河、襄南有所不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刘寿山(1920—1988)常河固堆河人,是全县第一个用皮影戏影子腔演唱现代戏的人,也是首位为影子腔记谱,毫无保留的传唱影子腔各类板式唱腔的通渭民间艺人,擅长演很有难度的武戏。
  罗子平(1924—1993)祖藉平襄罗家峡口人,后移居华岭。师从本庄罗海彦,第四代祖传皮影戏传袭者。有一副清脆亮丽的好嗓子,擅长演唱有生、旦角色的文戏,如《法门寺》、《兹云奄》、《二堂舍子》等。是第一个在县内皮影戏班演唱影子腔“女腔”的人,也为影子腔记谱提供所有板式、珍贵资料。
  刘汉清(盲人)(1931—1997)又名刘劳娃,义岗川刘家坪人,自幼师从皮影戏影子腔演唱名家南国泰。能演唱近五十余本戏,影子腔板式齐全,节奏近似常河刘寿山,平稳、明快,自拉自唱,嗓音浑厚,喷口有力,富于激情韵味。
  刘满仓:1965年生,初中文化程度,常河刘氏家族皮影戏第七代传人。14岁跟随祖父(刘寿山)演唱皮影戏。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代表传承人,曾获通渭皮影戏调演一等奖。
  刘尚琛:1949年生于常河固堆河,刘氏家族第五代影子腔传人。酷爱文艺,曾任学校音乐老师。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子腔音乐耳濡目染,影响颇深,十分喜爱影子腔各种乐器演奏与伴奏,现在杨永忠皮影戏班敲扬琴。2006年获甘肃省文化厅、人事厅聘任的“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副高级皮影表演艺术师”职称,成为我县皮影戏类获副高级职称的第一人。
  六、 影子腔的传承发展
  通渭影子腔,在历史上就无谱传世,靠口授心传方式延续至今。1964年,通渭县文化馆组织专人,历时几个月进行影人设计、表演、影子腔音乐收集记谱。由常河著名皮影戏影子腔名家刘寿山演唱,马营郭富荣三弦伴奏,许克俭记谱整理。完整准确的影子腔各类原生态唱腔板式音乐终于问世了,从此便有了文字记载、曲谱记录。整理成册后,县文化馆刻印散发各乡文化室。2006年《通渭影子腔》正式出版,受到群众欢迎。《通渭影子腔》曲谱的传世,是一次民间文化艺术抢救性的记录和传承,及时地保存了属于民间农耕优秀传统戏曲文化。永远留下了即将逝去的原生态影子腔音乐。打破了“艺不传人、本不借人、曲不教人”的传统艺术保守传承禁固。
  进入新世纪,皮影戏和影子腔受娱乐多元化新潮影响,又受到很大冲击,为了守护这一精神文化家园,借现代电器化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录制了《通渭影子腔》VCD专辑演唱光盘,走向千家万户传唱,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这又是对影子腔民间老艺人最有价值的回报和怀念。无疑具有独特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赵磊.通渭影子腔述略[J].中国音乐,2001(2):65.
其他文献
采用在TPEE高分子链上引入特殊链段和聚全物反应挤出技术化学扩链的方法制备高熔体粘度、高熔体强度的TPEE树脂,其熔体流动速率≤2g/10min,熔体强度指数≤3,满足吹塑加工工艺对TPEE熔体性质要求,且TPEE树脂
民间剪纸艺术根植于大众民俗文化生活,它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信仰.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俗符号,是一种物化的艺术,是中国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举例相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感受日夜交替,那是地球在不断自转的结果。同时,我们也经历一年四季寒暑变换,那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太阳引力是太阳系中最强大的力量,它使太阳系巾所有
作为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往届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为广大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一株芳香四溢的奇葩,传统戏曲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声乐都处在文化背景环境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声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借鉴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的实现方法、戏曲唱腔及演唱技巧等,笔者探究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情况及其与戏曲艺术的联系,进一步解释了戏曲演唱方法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戏曲;演唱方法;民族聲乐;应用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也积累了风格迥异的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小狮虎兽诞生了。随后,我国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动物园,也有过繁殖“狮虎兽”和“虎狮兽”的经历。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的狮虎兽,创出存活113天的记录。今年5
特别提醒:这25道选择题,都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一些科学小知识,动动脑筋,认真思考一下吧,相信你会回答。不过,我们要比比速度哟!把你的答案填写在64页的答题卡上,并寄到本刊“
北极摆动是指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之间来回运动的高气压和低气压。北极摆动围绕在整个北极地区,从海平面一直向上延伸至离地面7英里至30英里《12公里至50公里)的同温层。
识别电路是探究串、并联的前提,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电路,一时难以识别,应用等效法会迎刃而解。
本文紧扣新课标要求,将四川凉山彝族祭祀音乐从音乐要素方面进行细致研究,通过感受、模仿、对比、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了解四川凉山彝族祭祀音乐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