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基因同源性的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江苏省徐州地区O157:H7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进行检测,同时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流行地区分离的O1 57:H7菌株,100%携带Hly、eaeA基因,95.35%携带SLT2基因,11.63%携带SLT1基因.脉冲凝胶电泳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为不相关菌株;与国内标准菌株882364为近似型(相似,但不相同).流行地区患者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粪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脉冲凝胶电泳图谱完全相同.结论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技术简便、省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采用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的方法,对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吻合神经断端后用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分析肌电图和观察表情肌功能恢复,比较两种方法对损伤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的方法,比传统方法表情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一期修复比二期修复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种方法
目的检测低剂量辐射(LD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的影响,同时观察胸腺细胞CD2及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48的变化并分析其与IL-12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Northernblot和ELISA检测了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IL-12转录水平、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CD2、CD4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IL-12的改变: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褐藻糖胶对受γ射线照射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不同剂量褐藻糖胶经口给予实验组大鼠,连续给药10 d后行一次性60Coγ射线照射,18 h后测定各组大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并测定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100mg/kg褐藻糖胶即能显著提高照射后大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含量,增强大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抑制照射后脾淋巴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髌骨置换时髌骨假体内置对髌股关节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2001年9月~202年3月48例(75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髌骨假体内置的方法置换髌骨,并在术中髌骨置换前后测试髌股关节运动轨迹,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髌骨假体安放位置对髌股关节运动轨迹及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75膝术中胫骨、股骨截骨完成并安装试模后测试髌股关节运动轨迹,69膝可达到"nothumbtest",髌骨内置2~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