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沈阳军区某高炮旅卫生队医院,有一个被青年官兵称为“心灵驿站”的心理门诊。这里的“主人”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女军医,这个部队的官兵亲切地叫她“知心大姐”。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用微笑为无数官兵解除病惠的“知心大姐”,已经默默地与癌症抗争了12年。很少有人相信,创办当地驻军部队第一个心理咨询站,填补基层部队医院心理门诊的空白,先后两次被军区评为优秀心理咨询员,多次被旅评为学雷锋标兵、基层干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2次。这样不平凡的业绩会属于一个面临死亡威胁的女性。
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叫吴东明。
1987年7月,年轻的吴东明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高炮旅卫生队工作。她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就能独立担任门诊值班,并结合工作实践,整理出《部队常见疾病的预防》、《部队常见疾病救护办法》等7部实用手册,提高了门诊效率。
正当吴东明踌躇满志在军营施展自己的才华时,病魔的阴影却悄然笼罩了她。
1995年4月26日,她被诊断为中期乳腺癌。震惊、绝望、麻木……在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吴东明的第一反应与普通患者没有多少区别。但幸运的是,对事业的热爱、对战友的真情使她鼓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她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为了自己能活下去,部队全力抢救,不就是希望自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吗?我的事业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战友等着我,绝不能就这样倒下去。”
她让丈夫收集了许多抗癌明星的事迹读来听,借以激励自己。为了早日重返工作岗位,手术后的第七天,她就请求同事带来了卫生队近期的病历资料,躺在病床上翻阅整理,并在丈夫的帮助下练习仰卧起坐,以防止长期卧床给精力和体力带来的影响。
癌魔是无情的。手术后的大剂量化疗,吴东明满头秀发都掉光了,每次用药后都长时间呕吐,每隔十几分钟吐一次。很快,她的体重由入院时的60公斤下降到40公斤。剧烈的疼痛时常向她袭来,疼得她满头大汗,在床上蜷缩成一团。但这个柔弱的女子始终坚持不用止痛药,因为这会影响她的脑部神经,影响她日后重返工作岗位。疼得实在受不了,她就自己背诵《歌德传》:“必须沉住气,然后才能获得成功……”用意志抵御病痛。疼痛稍有减轻,她就又争分夺秒地看资料,写论文。
住院治疗两个多月,感到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的吴东明再三要求出院。
出院的第二天,吴东明就在丈夫的陪同下,拖着病弱的身躯,揣着全休一年的医嘱,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军营。
吴东明又坐到那个熟悉的门诊里给官兵看病了。虽然领导担心她的身体,但她硬是软缠硬磨,要来了自己“工作的权利”。
考虑到吴东明的身体,队领导只同意她上半天班。可吴东明却丝毫没有身为病人的“自觉”,她不但每天准时上下班,而且拒绝了队领导给她配卫生员的建议,一点不比其他同志干得少。有同事好心地劝她:“像你这种状况还这么干,真不要命了?”她认真地说:“正因为有病,我才要加倍努力,我不能让病魔挡住了我的人生事业。”
这句话并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长期的病痛折磨,使吴东明的身体极端虚弱,经常头晕、耳鸣;长时间的大剂量用药,极大地损害了她的神经功能,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记忆力减退等药物反应。由于机体免疫能力受到损伤,吴东明稍微受凉、出汗都会感冒,导致转为肺炎。这年冬天,在暖气烧得热热的办公室里,同事们只穿一件毛衣,吴东明却要裹上厚厚的棉袄。而当为官兵治疗时,为避免出汗,稍微感到热,她又把棉袄脱掉,过两分钟感觉不热了再穿上。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治疗过程,她竟然要重复这个动作十几次。
上班后的第一个月,她开始为官兵进行手术治疗。每次给官兵进行治疗时,右手一用力就会牵拉伤口,钻心地痛,但她像正常人一样,始终用微笑迎接前来就诊的官兵。
上班后的第三个月,她主动要求参加门诊值班和夜班工作,身体虚弱使她先后3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但她没有对任何人说,第二天像没事一样照样上班。
无论有多么艰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无法让吴东明停下自己的脚步。她在日记里写道:“只要有一颗真挚的心,那么无论是病魔还是困难,啥也别想拦住我!”
上班后一年时间,她先后为官兵进行手术治疗12次,担任门诊值班和夜班值班20次。
手术后的六年里,她先后在《政工导刊》、沈阳军区《政工通讯》等刊物发表16篇心理研讨文章;一篇论文被中国百科全书论文集记录,编写出版了《基层心理教育12讲》、《战士心理病案录》等6部教材。
手术台后的第九年,她参与研发的“师旅(团)首长机关心理战指挥训练系统”通过专家组鉴定,获得国家专利,在沈阳军区部队推广。
她就这样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健康的人都难以企及的事业高度,把生命的法则定义为“坚韧”,随时与癌症进行殊死搏斗……
责任编辑:余彦隆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用微笑为无数官兵解除病惠的“知心大姐”,已经默默地与癌症抗争了12年。很少有人相信,创办当地驻军部队第一个心理咨询站,填补基层部队医院心理门诊的空白,先后两次被军区评为优秀心理咨询员,多次被旅评为学雷锋标兵、基层干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2次。这样不平凡的业绩会属于一个面临死亡威胁的女性。
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叫吴东明。
1987年7月,年轻的吴东明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高炮旅卫生队工作。她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就能独立担任门诊值班,并结合工作实践,整理出《部队常见疾病的预防》、《部队常见疾病救护办法》等7部实用手册,提高了门诊效率。
正当吴东明踌躇满志在军营施展自己的才华时,病魔的阴影却悄然笼罩了她。
1995年4月26日,她被诊断为中期乳腺癌。震惊、绝望、麻木……在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吴东明的第一反应与普通患者没有多少区别。但幸运的是,对事业的热爱、对战友的真情使她鼓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她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为了自己能活下去,部队全力抢救,不就是希望自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吗?我的事业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战友等着我,绝不能就这样倒下去。”
她让丈夫收集了许多抗癌明星的事迹读来听,借以激励自己。为了早日重返工作岗位,手术后的第七天,她就请求同事带来了卫生队近期的病历资料,躺在病床上翻阅整理,并在丈夫的帮助下练习仰卧起坐,以防止长期卧床给精力和体力带来的影响。
癌魔是无情的。手术后的大剂量化疗,吴东明满头秀发都掉光了,每次用药后都长时间呕吐,每隔十几分钟吐一次。很快,她的体重由入院时的60公斤下降到40公斤。剧烈的疼痛时常向她袭来,疼得她满头大汗,在床上蜷缩成一团。但这个柔弱的女子始终坚持不用止痛药,因为这会影响她的脑部神经,影响她日后重返工作岗位。疼得实在受不了,她就自己背诵《歌德传》:“必须沉住气,然后才能获得成功……”用意志抵御病痛。疼痛稍有减轻,她就又争分夺秒地看资料,写论文。
住院治疗两个多月,感到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的吴东明再三要求出院。
出院的第二天,吴东明就在丈夫的陪同下,拖着病弱的身躯,揣着全休一年的医嘱,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军营。
吴东明又坐到那个熟悉的门诊里给官兵看病了。虽然领导担心她的身体,但她硬是软缠硬磨,要来了自己“工作的权利”。
考虑到吴东明的身体,队领导只同意她上半天班。可吴东明却丝毫没有身为病人的“自觉”,她不但每天准时上下班,而且拒绝了队领导给她配卫生员的建议,一点不比其他同志干得少。有同事好心地劝她:“像你这种状况还这么干,真不要命了?”她认真地说:“正因为有病,我才要加倍努力,我不能让病魔挡住了我的人生事业。”
这句话并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长期的病痛折磨,使吴东明的身体极端虚弱,经常头晕、耳鸣;长时间的大剂量用药,极大地损害了她的神经功能,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记忆力减退等药物反应。由于机体免疫能力受到损伤,吴东明稍微受凉、出汗都会感冒,导致转为肺炎。这年冬天,在暖气烧得热热的办公室里,同事们只穿一件毛衣,吴东明却要裹上厚厚的棉袄。而当为官兵治疗时,为避免出汗,稍微感到热,她又把棉袄脱掉,过两分钟感觉不热了再穿上。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治疗过程,她竟然要重复这个动作十几次。
上班后的第一个月,她开始为官兵进行手术治疗。每次给官兵进行治疗时,右手一用力就会牵拉伤口,钻心地痛,但她像正常人一样,始终用微笑迎接前来就诊的官兵。
上班后的第三个月,她主动要求参加门诊值班和夜班工作,身体虚弱使她先后3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但她没有对任何人说,第二天像没事一样照样上班。
无论有多么艰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无法让吴东明停下自己的脚步。她在日记里写道:“只要有一颗真挚的心,那么无论是病魔还是困难,啥也别想拦住我!”
上班后一年时间,她先后为官兵进行手术治疗12次,担任门诊值班和夜班值班20次。
手术后的六年里,她先后在《政工导刊》、沈阳军区《政工通讯》等刊物发表16篇心理研讨文章;一篇论文被中国百科全书论文集记录,编写出版了《基层心理教育12讲》、《战士心理病案录》等6部教材。
手术台后的第九年,她参与研发的“师旅(团)首长机关心理战指挥训练系统”通过专家组鉴定,获得国家专利,在沈阳军区部队推广。
她就这样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健康的人都难以企及的事业高度,把生命的法则定义为“坚韧”,随时与癌症进行殊死搏斗……
责任编辑:余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