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导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它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关乎民族兴衰。那么如何把握素质教育导向呢?
  贯彻素质教育必须抓住素质教育的三个要素,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三者缺一不可。
  
  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民族长兴不衰的根本就在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造就的是国民的基本素质,民族素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靠基础教育来完成。这是一个庞大而长远的工程。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永久不变的核心,在教学中时时贯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主线。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但并不等于是教育教学的唯一目标。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造就高素质的民族,而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如误把“核心”当“唯一目标”,那后果就是不可想象的。试想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没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思想素质的人,他会给社会创造什么和实践什么呢?
  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核心”和“目标”的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主要媒介是教材。不同的教材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有些教材内容能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有些教材内容并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要务,故不能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机械地认为教材的每一个内容每一节课都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的是继承美德,但不是创新美德。我们让小学生在大体理解的基础上背一些古诗,以积淀民族文化素养,但不一定让学生去写古诗。
  “创新和实践”是核心,但不是唯一目标;在实施中要因时因课而异。
  首先,学校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足课程。中小学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课程设置围绕高考、中考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只有以人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科学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说,各种各样的课程设置都是他们提高整体素质、顺利成长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应督促各学段各学校,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足相关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积极探索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开始实施的第二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引导学生逐渐学会选择、学会探究,锻炼合作能力。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学校为单位,编制“天水市中小学网上研究性学习平台”,这样既可解决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人数多、选题范围广、各课题研究过程各异的问题,又可锻炼学生鉴别、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二、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是人的素质的教育。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搞智育第一,在课程开设上要开足开全。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在师资极缺的情况下,要克服一切困难上好音、体、美课。德育为先,抓好智育,体育保障,美育涵盖,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全面发展是基础,培养健全个性是目标。我们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精心引导培养,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开花结果。我们应允许学生“偏科”,并引导他向所偏的科目发展,但不允许因“偏科”而废它科。我们肯定韩寒这样的文学人才,但不倡导高考理科之的不足100分的文学人才。因为这样的文学人才肯定底气不足,限制本能的充分发挥。
  教师对学生的一个不经意的鼓励的眼神,一句轻轻的“你真棒”“你真行”“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讲给大家听吗”“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谁能再说一遍”“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来”,一朵纸做的小红花,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认真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把目光转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
  
  三、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的观点已明显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接受观点不等于转变观念。素质教育说到底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基础的教育,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教育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立足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他们在平等的基点上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全面发展。在推行目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把关心少数和照顾多数统一起来,把整体全面培养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为导向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中去。
  由于教师往往会偏爱学优生,加之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机制,社会对高考和中考上线人数很关注,因此我们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更为倾注,而对“不可救药”的学困生不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是放弃,而对学生的放弃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必须明确: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我们放弃或遗弃一个后进生,就等于给社会增加了一份负担。一个到处充斥着文盲和半文盲的民族,其民族素质就无从谈起。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向全体,关爱学优生,更关爱学困生;高度重视辍学,务必使每个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面向全体是我们评价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我们教育永不倒的大旗。我们应放眼全球,以满腔热情、与时俱进的精神拥抱中国教育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对高校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学秘书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应该具备计划管理、协调合作等能力。高校的教学秘书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教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管理、服务作用,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中保持诚实守信、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为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关键词: 高校教学秘书能力素质品德素质    教学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而且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摘要: 本文针对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课堂及课后作业环节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讨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运筹学软件工具使用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管理专业运筹学教学研究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1]。运筹学是我校管
摘要: 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而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首先阐明了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变现,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异化对策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必然对原有的社会文化及道德体系造成一定的影
摘要: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本文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并站在辅导员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对策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到处都在高呼公民道德教育要重修,大学生要重新学习幼儿园所学的知识:
摘要: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周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在家庭教育、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立社会教育网络,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积极营造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