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入汛以来,不少地方连降暴雨,多个城市重启“看海模式”,上演“水上漂”。“罪魁祸首”就是城市无限制硬化,“不吸水”,水没有“去处”,城市基础设施在大雨面前不堪一击,地下管廊建设要补的“欠账”太多。“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 “城市病”在自然灾害面前暴露得更为突出,“城市看海”已不再成为新闻,已尴尬地成为“习以为常”。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概有154个城市发生内涝,出现城中“看海”现象。而与此相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现象又日趋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边是水资源干涸,一边是城市内涝。如何破解这个城市通病,“涝时吸水,旱时吐水” 的海绵城市建设是一剂有效解决城市水危机的良药。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让城市内70%的降雨,就地得到消纳和利用。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在海绵城市里,一旦突发暴雨,所有的绿化带、水池、湿地都将发挥蓄水、净水的功能;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于道路冲洗、绿化灌溉、洗车、消防备用水源等。更通俗地说,海绵城市就要像海绵一样能吸附雨水,解决城市淹积水问题,还能将收集到的雨水释放利用,破解自然干旱难题,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目前,海绵城市是针对城市通病的总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韧性”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成为全国城市工作重中之重。那么,海绵城市怎么建?治涝排水效果怎么样?暴雨是检验城市管理系统的特殊“试卷”。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效果。当然,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市政工程,告别“逢雨即涝、雨后即旱”的任务十分艰巨,绝不能“就水论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有序治理,系统建设海绵城市。
第一,要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本质。尤其在海绵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一大热门的今天,各级决策者更要深刻理解海绵城市背后的内涵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不会再沦为新的形象工程,避免由此带来的新一轮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旨在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本质上讲是对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重地表、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反思和修正,是一种人与土地、人与水的生态关系的回归。强调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是对简单、粗暴工程思维的反思。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绝不能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建设,警惕跟风投资。
第二,要科学制定规划,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各地制定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标准规范及其工程建设标准明细表和技术导则,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的根本目标,特别要防止挖湖堆山之类的新一轮“破坏性建设”。
第三,建议创办生态智库,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提升。通过收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前瞻性地研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所需的相关“硬”标准。尤其要研究探讨特殊地理条件下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绿化建设的解决方案,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提高城市与人、城市与水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严格工程标准。海绵城市建设对施工建设主体单位的资质要求颇为严苛,这是必须的,但还要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做到精益求精,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切忌造成资源浪费。海绵城市建设不是盲目的工程堆砌,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协同发挥作用的生态循环系统。
水是“城市之肾”,下水道则是“城市的良心”。城市管理者或决策者,把地下建设放到公共决策、资金投向、民生重大事项的优先位置,无疑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这样的大好事,而且美好蓝图正在绘就。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雨水回用池调蓄等已成为我们身边小区绿地以及景观水体建设的“标配”,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生活其间。今天我们更期待生活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使“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成为历史。让城市水生态文明回归自然,让我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繁荣的同时,能够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在海绵城市里,一旦突发暴雨,所有的绿化带、水池、湿地都将发挥蓄水、净水的功能;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于道路冲洗、绿化灌溉、洗车、消防备用水源等。更通俗地说,海绵城市就要像海绵一样能吸附雨水,解决城市淹积水问题,还能将收集到的雨水释放利用,破解自然干旱难题,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目前,海绵城市是针对城市通病的总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韧性”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成为全国城市工作重中之重。那么,海绵城市怎么建?治涝排水效果怎么样?暴雨是检验城市管理系统的特殊“试卷”。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效果。当然,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市政工程,告别“逢雨即涝、雨后即旱”的任务十分艰巨,绝不能“就水论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有序治理,系统建设海绵城市。
第一,要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本质。尤其在海绵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一大热门的今天,各级决策者更要深刻理解海绵城市背后的内涵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不会再沦为新的形象工程,避免由此带来的新一轮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旨在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本质上讲是对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重地表、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反思和修正,是一种人与土地、人与水的生态关系的回归。强调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是对简单、粗暴工程思维的反思。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绝不能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建设,警惕跟风投资。
第二,要科学制定规划,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各地制定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标准规范及其工程建设标准明细表和技术导则,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的根本目标,特别要防止挖湖堆山之类的新一轮“破坏性建设”。
第三,建议创办生态智库,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提升。通过收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前瞻性地研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所需的相关“硬”标准。尤其要研究探讨特殊地理条件下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绿化建设的解决方案,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提高城市与人、城市与水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严格工程标准。海绵城市建设对施工建设主体单位的资质要求颇为严苛,这是必须的,但还要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做到精益求精,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切忌造成资源浪费。海绵城市建设不是盲目的工程堆砌,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协同发挥作用的生态循环系统。
水是“城市之肾”,下水道则是“城市的良心”。城市管理者或决策者,把地下建设放到公共决策、资金投向、民生重大事项的优先位置,无疑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这样的大好事,而且美好蓝图正在绘就。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雨水回用池调蓄等已成为我们身边小区绿地以及景观水体建设的“标配”,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生活其间。今天我们更期待生活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使“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成为历史。让城市水生态文明回归自然,让我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繁荣的同时,能够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