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课程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课堂导入、习题练习等三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期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一点,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等现象。教师需将高中物理知识点生活化,使其与生活结合更紧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即单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基本不与学生沟通。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会逐渐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效率难以提高。且教师不与学生及时交流,一方面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大量问题的累积令学生学习难以进步。
(二)思维局限性
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思维逐渐形成了局限性。认为物理知识是抽象难懂的知识,甚至认为学习物理知识没有用处。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其学习态度出现问题,学习效率自然受到影响。该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得过且过,并不深究,使得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生活化问题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如果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就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学习效率自然有所提升。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将课堂知识引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向学生提问等形式,教师可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调节课堂气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讲授“气压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时,便可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探索。如教师向学生提问:高原边防战士做饭时,为什么使用高压锅,而不使用普通锅做饭?教师将这一问题提出,然后要求学生讨论与思考,之后再提出压强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在知识点上,之后的教学容易展开,学生接受能力有所提高。再如教师教授“空气的热传递与水的热传递”时,可将两块冰冻的肉带入课堂,一块放入水中,另一块则暴露在空气外,令学生观察肉解冻的速度,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生活化,以便为之后教学奠定基础。
(二)练习习题生活化
课程练习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记忆,同时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较抽象,与生活关联度不高。教师教授课程中应尝试将例题与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知识是高中生的必修知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教授课程的同时,可编入相应例题,向学生提问。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更熟练地掌握摩擦力知识。如教师可以自行车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自行车轮胎表面为什么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纹?为什么人们捏闸的力度越大,刹车效果越好?学生如认真学习了课堂知识,对摩擦力有一定了解,便能够解答: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加轮胎粗糙程度,便于自行车行驶。而人捏闸的过程,其实是向橡胶垫施加压力,令橡胶垫与车圈之间形成摩擦力,限制车轮继续转动。通过上述例子,学生更能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将例题生活化,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快速、有效。
(三)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如今,大部分物理教学都是在课堂内展开的,学生难以接触课堂外的生活,所学知识自然无法与生活相联系。物理是探索性较强的学科,教师需时常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讲授“气体压强”知识点之后,便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观察与搜集,能发现许多压强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如吸管、钢笔吸墨水、吸盘式塑料挂衣钩、注射器等,除了在物品上的应用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部分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解决。如为什么处于封闭房屋之内的人们,开关门过程中会感到阻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然后一同进行探索,使学生对压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不可一味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应当带领学生走入生活,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之后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三、结语
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便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不仅如此,生活化教学还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惠爱.试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58.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一点,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等现象。教师需将高中物理知识点生活化,使其与生活结合更紧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即单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基本不与学生沟通。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会逐渐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效率难以提高。且教师不与学生及时交流,一方面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大量问题的累积令学生学习难以进步。
(二)思维局限性
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思维逐渐形成了局限性。认为物理知识是抽象难懂的知识,甚至认为学习物理知识没有用处。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其学习态度出现问题,学习效率自然受到影响。该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得过且过,并不深究,使得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生活化问题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如果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就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学习效率自然有所提升。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将课堂知识引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向学生提问等形式,教师可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调节课堂气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讲授“气压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时,便可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探索。如教师向学生提问:高原边防战士做饭时,为什么使用高压锅,而不使用普通锅做饭?教师将这一问题提出,然后要求学生讨论与思考,之后再提出压强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在知识点上,之后的教学容易展开,学生接受能力有所提高。再如教师教授“空气的热传递与水的热传递”时,可将两块冰冻的肉带入课堂,一块放入水中,另一块则暴露在空气外,令学生观察肉解冻的速度,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生活化,以便为之后教学奠定基础。
(二)练习习题生活化
课程练习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记忆,同时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较抽象,与生活关联度不高。教师教授课程中应尝试将例题与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知识是高中生的必修知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教授课程的同时,可编入相应例题,向学生提问。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更熟练地掌握摩擦力知识。如教师可以自行车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自行车轮胎表面为什么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纹?为什么人们捏闸的力度越大,刹车效果越好?学生如认真学习了课堂知识,对摩擦力有一定了解,便能够解答: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加轮胎粗糙程度,便于自行车行驶。而人捏闸的过程,其实是向橡胶垫施加压力,令橡胶垫与车圈之间形成摩擦力,限制车轮继续转动。通过上述例子,学生更能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将例题生活化,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快速、有效。
(三)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如今,大部分物理教学都是在课堂内展开的,学生难以接触课堂外的生活,所学知识自然无法与生活相联系。物理是探索性较强的学科,教师需时常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讲授“气体压强”知识点之后,便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观察与搜集,能发现许多压强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如吸管、钢笔吸墨水、吸盘式塑料挂衣钩、注射器等,除了在物品上的应用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部分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解决。如为什么处于封闭房屋之内的人们,开关门过程中会感到阻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然后一同进行探索,使学生对压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不可一味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应当带领学生走入生活,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之后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三、结语
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便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不仅如此,生活化教学还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惠爱.试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