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方法与途径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等很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对策,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也为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评价与分析
(一)成长背景。
当代大学生的出生和成长环境与他们的祖辈父辈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接收的时代信息以及受到的文化和物质的影响也不相同,时代赋予了他们新的身份和标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环境世界格局的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体,国际局势总体趋向平稳,矛盾得到了缓和;二是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走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家庭条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也面临了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四是教育的变革,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心理和群体特征;最后是高科技的发展,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宠儿,高科技与互联网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方面。
(二)思想行为特征。
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时代造人,因此当代大学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身份符号与性格标码,具体表现为:1)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吸收能力强。当代大学生自出生起就受到了信息社会的大浪冲击,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产品纷纷流入中国,致使他们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和信息去领略,因此他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且兴趣爱好富于变化,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2)追求时尚,彰显个性。他们的着装求新求异,善于保持自己的各项,而且思维方式讲究创新,就连网络沟通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3)具有较高的民主自由观念和维权意识。在高速信息化时代,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世界上先进的政治文明和制度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得他们的民主自由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他们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命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当代大学生追求创新,崇尚自由和民主,具有较强的叛逆精神与反传统意识,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感兴趣,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效果不佳,时效性不高等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特定性。
现阶段各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还停留在强制性灌输阶段,而且都很宽泛,没有针对性,这对于有着鲜明个性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与创新,多采用双向互动的民主化教学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抽象空洞,缺乏创新,远离生活,无法解决大学生关于生活、人生和价值等的冲突和困惑问题,同时也无法帮助他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要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和拓展、丰富新课题与新内容。
(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乏全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可分为工具性载体,如音像、多媒体、教材、网络等;中介性载体,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调、简单,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利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变化性、互动性和动态感,吸引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单向灌输模式向双向交流模式转变。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灌输模式加以改变,多采用双向交流模式,共同讨论与交流。
(二)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意识到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并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三)通过校园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指引,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蔡亮, 周丽娟.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对策[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3)。
[2]王冬梅.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机制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4)。
[3]宁娜.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方法与途径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等很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对策,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也为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评价与分析
(一)成长背景。
当代大学生的出生和成长环境与他们的祖辈父辈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接收的时代信息以及受到的文化和物质的影响也不相同,时代赋予了他们新的身份和标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环境世界格局的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体,国际局势总体趋向平稳,矛盾得到了缓和;二是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走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家庭条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也面临了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四是教育的变革,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心理和群体特征;最后是高科技的发展,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宠儿,高科技与互联网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方面。
(二)思想行为特征。
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时代造人,因此当代大学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身份符号与性格标码,具体表现为:1)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吸收能力强。当代大学生自出生起就受到了信息社会的大浪冲击,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产品纷纷流入中国,致使他们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和信息去领略,因此他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且兴趣爱好富于变化,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2)追求时尚,彰显个性。他们的着装求新求异,善于保持自己的各项,而且思维方式讲究创新,就连网络沟通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3)具有较高的民主自由观念和维权意识。在高速信息化时代,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世界上先进的政治文明和制度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得他们的民主自由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他们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命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当代大学生追求创新,崇尚自由和民主,具有较强的叛逆精神与反传统意识,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感兴趣,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效果不佳,时效性不高等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特定性。
现阶段各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还停留在强制性灌输阶段,而且都很宽泛,没有针对性,这对于有着鲜明个性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与创新,多采用双向互动的民主化教学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抽象空洞,缺乏创新,远离生活,无法解决大学生关于生活、人生和价值等的冲突和困惑问题,同时也无法帮助他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要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和拓展、丰富新课题与新内容。
(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乏全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可分为工具性载体,如音像、多媒体、教材、网络等;中介性载体,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调、简单,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利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变化性、互动性和动态感,吸引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单向灌输模式向双向交流模式转变。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灌输模式加以改变,多采用双向交流模式,共同讨论与交流。
(二)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意识到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并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三)通过校园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指引,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蔡亮, 周丽娟.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对策[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3)。
[2]王冬梅.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机制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4)。
[3]宁娜.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