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有关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这既与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98-02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
  1.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它与片面发展相对立,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2.自由发展是从自主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指的是人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3.充分发展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最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包括在其中。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
  1.社会发展不是抽象的,社会发展要通过人的发展集中地表现出来,离开人的发展的社会发展是空洞的;而人的发展又要通过社会发展才能获得,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理想不是指纯粹的个人修养,而是指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状态,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旧式社会分工的消灭相联系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科学发展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本主义
  西方人本主义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潮。这一思潮针对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發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人本主义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理论依据,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以所谓不变的人性来解释和评判历史,因而在历史观上是错误的。
  (二)古代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都是对“民为帮本,本固邦宁”思想的阐发。这些思想含有积极的思想因素,在历史上对限制皇权、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就其思想实质而言,这种民本思想不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是为了从根本上维护和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
  (三)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而且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并使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结合起来了,使唯物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1.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旧唯物主义仅仅从客体的角度解释“物”,它确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却抹杀了人的主体性,科学发展观是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并从实践、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2.在人的活动中,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既是关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又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两种表述是一致的。所谓历史,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所谓历史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旨在通过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阐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向,从而为人类解放指明方向。
  四、总结
  人的发展应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不仅要依靠人,而且是为了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发展必须突出人的发展,并最终体现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的自主程度、需要的满足程度、能力的发展程度、素质的提高程度等,都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人正是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中获取自己发展的全面性,并不断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正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这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推进社会发展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推进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1]黄龙保.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10.
  [3]洪波.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多维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
  [4]杨俊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技信息.
  [5]龙士云,王力争.科学发展观对历史上人本主义的继承与超越.经济研究导刊[J].2011(7).
  [6]杨豹,肖红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长江论坛[J].2012(3).
  [7]陈素红.践行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江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2009(10).
  [8]白一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认识.牡丹江大学学报[N].2012(7).
  [9]尚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淮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N].2010(10).
  [10]黄静.“以人为本”的新视野.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为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2006年1月4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推出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
这些年,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奶奶的坟上给她烧纸,跟她说说话。奶奶走了17年了,我觉得凭她的智慧和勤劳,在那个世界里应该过得不差。2000年的秋天,父亲打来电话说奶奶病重了,
期刊
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为探究载体,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学方法总结”等几个角度进行探究,展示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具体方式与手段,以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对于每一个公共政策来说,执行是其运行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住有所居,民有所依”不再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特别是2011年以来,为了实现百姓的安居梦,国家通过施行“限购令”、“限价令”、“保障房建设”等
期刊
[摘要]媒体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大众思维和行为的重要行为体,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秩序的构建和维护之中,必须客观全面地分析媒体民生工作的现状,理清其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信息网络时代站稳脚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起到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  [关键词]媒体 民生工作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96-02  一、媒体在
期刊
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现代教学的有力支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基于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图案基础课程中《适合纹样》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寻找有利于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