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艺术进行审美性再创作,把对作品的审美感知、情感和理解渗透进教学过程,创造教学美,使课堂成为美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其一,反复诵读,捕捉文本之美;其二,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其三,鉴赏体验,创造文本之美。将美育渗透语文课堂之中,依托文本,启迪学生的审美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茅塞顿开的愉悦,在学习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启迪。
【关键词】 依托文本;反复诵读;揣摩探究;鉴赏体验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健康高尚审美观。就语文课程的特点而言,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是:它运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途径,使自身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正如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怎样依托文本,使课堂教学成为美的载体,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美育呢?
1 反复诵读,捕捉文本之美
“朗读是最有效益的记忆、领悟和审美的途径”。
反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的热情,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之中,捕捉文本之美。
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受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与暴风雨搏击的力量之美;默念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联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父亲,感动的是深沉无言的父爱;同样都是古典诗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也读出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当然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美……
无须讲述,无须说教,随着朗读的不断进行,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愈发细腻而真切,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对文本的形式之美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学会在阅读文本时对艺术作品进行较为深刻的品味,捕捉文本之美。
2 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
欣赏《云南的歌会》,不仅是了解古老的歌会所蕴涵的民间文化气息,更主要的是给学生一个深入文本的疑问:沈从文是湖南人,他为什么会如此欣赏云南的民间文化呢?
引导学生比较沈从文的《湘西民间的艺术》和《云南的歌会》两篇文章,学生很容易发现两篇文章有惊人的相似,其一,都使人仿佛置身美丽的村寨;其二,两篇文章出现了几乎完全一致的一句话:“不论早晚都可听到各种美妙的歌声”;其三,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老人的热情,妇女的装饰,少女的纯真,还有各种鸟儿自在的鸣啼……深入探究,学生发现无论是湖南的民间艺术,还是云南的歌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代表的是中国民间的文化。作者之所以对云南和湘西的民间文化情有独钟,就是欣赏淳朴本色之美,欣赏健康自然的民俗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和题目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想像力,理解力和感悟能力,启发学生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实践者,成为阅读的主体。
3 鉴赏体验,创造文本之美
文本充满空白,空白之美呼唤着每一个读者的合作,邀请读者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填充文本的空白,给文本注入新鲜的活力,创造文本之美。
曾祥芹在《阅读学新论》中说,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的愿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驱动下,同时进行着积极地内省和反思。
教学《滁州西涧》,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写出来,有学生是这样写的:
划一叶扁舟,游弋于这片清幽之地,撑一支长篙,在碧绿的河面上荡起圈圈涟漪,遮一把油纸伞,在一方晴空下心雨如瀑。
河两岸是白茫茫的芦苇丛,以及长长的细柳垂于河面,白和绿相照应着,远远看去,像是海上的波浪,煞是动人。
我站立于一叶竹筏之上,看细雨如织,听萧声呜咽。树荫摇碎了沉睡的春天,橘黄色的光点洒在河面上,有着模糊和光亮的边缘,透在每一朵纯白的芦苇花上,风吹过去,细雨中的芦苇在视线中渐渐模糊。有一只小船沐浴在雨中,木桨吱呀吱呀地响着,船篷上笼着一层薄烟,仿佛江南的小家碧玉一般,轻罗小扇,嫣然一笑,于是,美便荡漾开来,静谧而且雅致。
芦苇被风儿摇动,惹来了几声黄鹂的鸣啼……
这段文字,显然是学生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通过想象、构思、立意、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以散文的形式对它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非常鲜明地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创造。
创造文本之美,同样可以将文章尝试改写成诗歌,《春酒》在学生的笔下是“跳跃在叶尖的晨露,闪动着家乡的影子”,是“离家的时候,母亲倚门低垂的眼帘”,是“放下了又扬起,扬起了又放下,颤抖在叹息中的父亲的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倾听”的基础上,鉴赏体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感受和理解的文本之美。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依托文本,启迪学生的审美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茅塞顿开的愉悦,在学习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启迪。
参考文献:
《语文朗读教学的综合效应》,《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
《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主体三个主体》,《语文学习》,第1期.
《阅读教学:让学生于作者对话和沟通》,《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关键词】 依托文本;反复诵读;揣摩探究;鉴赏体验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健康高尚审美观。就语文课程的特点而言,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是:它运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途径,使自身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正如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怎样依托文本,使课堂教学成为美的载体,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美育呢?
1 反复诵读,捕捉文本之美
“朗读是最有效益的记忆、领悟和审美的途径”。
反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的热情,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之中,捕捉文本之美。
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受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与暴风雨搏击的力量之美;默念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联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父亲,感动的是深沉无言的父爱;同样都是古典诗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也读出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当然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美……
无须讲述,无须说教,随着朗读的不断进行,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愈发细腻而真切,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对文本的形式之美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学会在阅读文本时对艺术作品进行较为深刻的品味,捕捉文本之美。
2 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文本,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
欣赏《云南的歌会》,不仅是了解古老的歌会所蕴涵的民间文化气息,更主要的是给学生一个深入文本的疑问:沈从文是湖南人,他为什么会如此欣赏云南的民间文化呢?
引导学生比较沈从文的《湘西民间的艺术》和《云南的歌会》两篇文章,学生很容易发现两篇文章有惊人的相似,其一,都使人仿佛置身美丽的村寨;其二,两篇文章出现了几乎完全一致的一句话:“不论早晚都可听到各种美妙的歌声”;其三,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老人的热情,妇女的装饰,少女的纯真,还有各种鸟儿自在的鸣啼……深入探究,学生发现无论是湖南的民间艺术,还是云南的歌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代表的是中国民间的文化。作者之所以对云南和湘西的民间文化情有独钟,就是欣赏淳朴本色之美,欣赏健康自然的民俗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和题目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想像力,理解力和感悟能力,启发学生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实践者,成为阅读的主体。
3 鉴赏体验,创造文本之美
文本充满空白,空白之美呼唤着每一个读者的合作,邀请读者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填充文本的空白,给文本注入新鲜的活力,创造文本之美。
曾祥芹在《阅读学新论》中说,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的愿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驱动下,同时进行着积极地内省和反思。
教学《滁州西涧》,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写出来,有学生是这样写的:
划一叶扁舟,游弋于这片清幽之地,撑一支长篙,在碧绿的河面上荡起圈圈涟漪,遮一把油纸伞,在一方晴空下心雨如瀑。
河两岸是白茫茫的芦苇丛,以及长长的细柳垂于河面,白和绿相照应着,远远看去,像是海上的波浪,煞是动人。
我站立于一叶竹筏之上,看细雨如织,听萧声呜咽。树荫摇碎了沉睡的春天,橘黄色的光点洒在河面上,有着模糊和光亮的边缘,透在每一朵纯白的芦苇花上,风吹过去,细雨中的芦苇在视线中渐渐模糊。有一只小船沐浴在雨中,木桨吱呀吱呀地响着,船篷上笼着一层薄烟,仿佛江南的小家碧玉一般,轻罗小扇,嫣然一笑,于是,美便荡漾开来,静谧而且雅致。
芦苇被风儿摇动,惹来了几声黄鹂的鸣啼……
这段文字,显然是学生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通过想象、构思、立意、提炼、修改等,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习作中,以散文的形式对它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非常鲜明地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创造。
创造文本之美,同样可以将文章尝试改写成诗歌,《春酒》在学生的笔下是“跳跃在叶尖的晨露,闪动着家乡的影子”,是“离家的时候,母亲倚门低垂的眼帘”,是“放下了又扬起,扬起了又放下,颤抖在叹息中的父亲的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倾听”的基础上,鉴赏体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感受和理解的文本之美。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依托文本,启迪学生的审美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茅塞顿开的愉悦,在学习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启迪。
参考文献:
《语文朗读教学的综合效应》,《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
《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主体三个主体》,《语文学习》,第1期.
《阅读教学:让学生于作者对话和沟通》,《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