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必由之路。自199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宣部、元国家教委联合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倡议,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绿色学校创建历史已近20年。
  提到绿色学校,很多人会想到成片的绿化,节约用水、用电,材料的循环利用等等,其实不尽然。所谓“绿色学校”,是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的学校。
  绿色学校的评估标准包含了指导思想、组织落实、环境教学、社会实践、环境文化、环境管理、创建成效、特色加分等多个方面,而从分数占比上看,更侧重环境教学、创建成效和是否具有学校特色。作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试点省份,广东省绿色学校评选的核心标准就涵盖了前面提到的各个方面(见右图)。
  绿色学校的申报具有层级性。被推荐的学校必须获得地级以上市宣传、教育和环保行政部门联合命名表彰的市级绿色学校称号,方有资格申报省级绿色学校;而获得了省级绿色学校称号后,才有资格申报全国绿色学校称号。
  在笔者看来,绿色学校创建评选为的就是以评促建,敦促我国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师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环境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创建、发展,一批又一批的绿色学校牌匾被发出,未获评的学校积极创建,而已获评的学校管理者更应该思考:以评促建的目的是否真的达到?在环境教育工作中是否坚持不断改进?彰显绿色学校特色如何让这牌匾名副其实?
  广东省绿色学校评选的核心标准:指导思想明确,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家环境教育方针有措施、有做法;创建工作扎实,有组织领导,有创建计划,有落实制度,有经费投入,有培训学习,有档案管理;渗透教育课程化,在搞好课堂渗透基础上,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用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校园管理,开展环境安全教育,实施污染减排,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校园建设;环境文化氛围浓,倡导生态文明,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显著,宣传教育手段多,活动丰富多彩;环境教育科研氛围浓,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好,师生关注并监督身边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综合实践成效突出;学校、家庭、社区互动效果好;师生环境素养高,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创建特色明显。
  特约点评
  梅杰(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助理):
  “绿色学校”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最终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应该说这个教育永远不会过时,而且会越来越重要,但是学校在创建过程中和创建挂牌后,是否把环境意识教育和环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学校创建本身应该赋予更丰富、更生动、更接地气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必修课,纳入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和垃圾分类教育、低碳节约教育、户外教育、志愿者服务等教育和创建活动相整合,真正让师生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并积极实践。
  世界环境教育与中国环境教育时间轴(截至2012年)
  1948年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会议上“环境教育”一词在国际上首次出现。
  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强调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的各级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成为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
  197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发表《第比利斯宣言》,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1991年
  丹麦最早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建议。
  1992年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环境教育发展的新起点。
  199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同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首次提出了一项全欧“生态学校计划” (Eco-Schools)。
  1996年
  中国原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原国家教委联合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倡议,并将上海、广东作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试点。
  2003年
  中国教育部颁发实施《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2009年
  中国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正式启动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ES)。
  2012年
  中国环境保护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其他文献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校庆期间,利用微信、微博等移动新媒体及时传播校庆资讯,让师生了解校庆文化,让校友利用新媒体参与校庆活动,向外界推广学校品牌,是目前移动新媒体语境下的校庆宣传新工作。  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在2014年分别举办了校庆活动,通过对这两所学校的校庆“微宣传”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移动新媒体的属性,参考校庆优秀案例,扬长避短地做好移动新媒体环境
期刊
工作汇报需要重点,品牌呈现需要亮点。没有取舍就没有成功,没有抉择就没有品牌。  没有对乡村精神的选择,就没有成都全兴小学的“田园教育”和“开心农场”,就没有连全国名校长蓝继红都非常推崇的傅毓宗校长。没有大国文明对话教育转型的文化抉择,就没有青岛格兰德学校的“通慧为一”。  理念和立场的选择,就出现了“神回复”和“复旦抄袭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就出现清华北大抢状元的闹剧,当然还包括教师求赐“胯下之
期刊
在“培养地球绿色公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泰国清迈Panyaden学校委托荷兰鹿特丹的24H > architecture团队(一家建筑事务所,以设计生态、有机建筑闻名)来完成他们的建校梦想,希望校舍设计能够实现大地与人类的和谐相容,以教导学生如何尊重自然,减少对地球的破坏。  这所学校距离清迈市中心仅需15分钟车程,是一所私立的十年制(幼儿园四年,第一年相当于托儿所,年满两岁就可以报读;小学六年)
期刊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学校就母亲节组织纪念活动是对学生们进行感恩教育的绝佳机会。怎样才能组织一场有特色又别开生面的母亲节活动?我们可以参考各校庆祝母亲节的活动,或许能找到一些有趣的点子。  
期刊
2015年5月,“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5年会“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本刊编辑部采访了论坛的发起人——中山大学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院教授冯增俊,探讨在大国文明背景下学校品牌该如何抉择。   《学校品牌管理》:“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的主题吸引了各方关注,当初是如何确定这一主题的?   冯增俊:之所以选择“大国文明与教育使命”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主要是我们论坛的大主题
期刊
A校长是我到日本的高中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从心底感觉到尊敬的人。她的腰板永远都是挺得直直的,头发、面容与服装永远显得精神奕奕,正义感和责任感极强,严厉与温和并存。曾经,A校长被派到一个风气非常差的高中工作,老师们虽然精通自己的专业,但真正热心并精通教育的人却不多,学生们也无心学习,以与老师做对和违反校规为乐。  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在车站附近的角落偶遇班里的一个女生。女生不是往常清秀的脸孔,而是浓妆艳
期刊
要打造校长品牌,就要将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等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个转化的过程是否顺畅,与中层干部能否理解校长的理念,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二十多年来,笔者在不同的学校做过级部主任、教务主任,参加过无数次的中层班子会议,有效沟通的班子会能让信息迅速上传下达,可也会有进度缓慢、偏离议题、浪费时间的情况,这就需要校长总体掌舵,切莫将中层班子会开成“视频会”“茶话会”“揭短会”“辩论会”。  不要
期刊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现有初中13所,包括独立初中7所、完全中学2所、民办初中2所、市属初中2所。其中,省级示范初中7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初中6所、市级青奥示范学校5所、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3所(含小班化示范校1所)。近年来,我区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以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托底推中”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常规管理为保证,以质量监控为手段,以学科研修为基础,以保证适龄学生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初中
期刊
一部《虎妈猫爸》的热播,把一个时代的社会问题推向了大众。剧情一波八折的讲述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幼小的孩子在众多不同价值观中变得抑郁。庆幸的是,孩子在“虎妈”的带领下,在“农场”中逐渐康复,并发生质的改变:从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到开心的女汉子,可以说“田园教育”拯救了剧中的小主角。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现实中也发现了这样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成都市全兴小学校,一所真正意义上实践“田园教育”的学校,一
期刊
2015年5月26日,由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南岸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承办,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协办的全国中小学特色课程评价研讨会在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开幕。国家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国亮、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文化教育领事朗晨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湖北、贵州、新疆等近20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多位教育专家,以及重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