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培养语感谈了四法:一是积累,让语感更具厚度;二是联想,让语感更具广度;三是比较,让语感更具敏感度;四是朗诵,让语感更具音韵美。
关键词:培养语感 积累 联想 比较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积累,让语感更具厚度
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这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绝非与生俱来先天赋予的,而源于后天积淀和培养。作为炎黄子孙,积累大量中华文化的“养料”,从而窥探出中华文化独有的语言密码,形成深厚的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烙印的语感能力。
中华古典诗词有些物象,极富象征意味。蘇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一文有很多有关于月亮的古诗,这些古诗都是历代咏月的佳句,手法精妙,意境悠远。如让学生泛泛而读,既是对古典传统文化的漠视,又很难让“景——诗——人”达到三位一体的融合。因此,我课前就布置学生搜集与写月诗句相关的整首诗,诵读涵泳。课堂上我又抛出问题:“在诗人们的眼中,月亮是一个什么样的月亮?”意在让学生对古诗意蕴作整体考量。学生们通过诵读比照,渐渐发现月亮其实是一种诗人们排遣寂寞的慰藉、对月思乡的寄托。我还趁热打铁,让学生开展作诗比赛。在学生比赛积累的过程中,他们心中一定了然月亮在中国文化史上独特地位,一定会神会古人,对月当歌。我分明看见他们眼中那一轮轮清清亮亮的月。
再如《黄鹤楼送别》有一处:“此时,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一句真的是单纯写景吗?”我先抛出这样的质疑,学生议论纷纷。随后,我补充了关于古代折柳的诗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柳絮)愁杀渡江人”等等,让学生诵读积累,并补充介绍古代折柳送别等习俗,学生立刻明悟文中写景句还暗含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原来此句是写景和抒情的完美融合。
通过诵读积累,“杨柳”“明月”等中华文化独特风景,定会深深植根学生心中,形成比较深厚稳固的语感图式。在今后经典阅读时,定能与作者更好对话,实现文化认同与皈依。
二、 联想,让语感更具广度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应留给读者去补充,去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语文的联想,即是学生凭借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关联的表象,填充那些“空白点”,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心理活动。在此过程中,枯燥的文字化为丰富鲜活的画面,抽象的符号变成丰满生动的形象,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精微的语感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生动地描写了夏日风雨欲来及至夏雨滂沱之势。此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一想翻墨之势,学生有过类似经验,立刻悟出黑云来势急、面积大、色度深等等形态。二想跳珠之景,学生不难想象夏雨晶莹洁白、雨滴粗大、纷杂四溅之状,甚至还产生如闻其声、调皮可爱之感。简简单单的一句比喻,竟让学生有如此丰富的感触!
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语言文字不仅有工具性,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只有通过联想,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品咂事物属性,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形成丰富表象,才能使学生形成全面而宽广的语感。
三、比较,让语感更具敏感度
比较,是揭示语言本质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比照,定能提高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敏感度。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三个“滑”字,有何妙处?我启发学生:“同学们能否将这里的‘滑’换成‘流’呢?”学生经过细心比对,推敲揣摩,各抒己见。有学生说:“‘流’的水量大,‘滑’的水量小,说明村子里确实缺水。”有学生回答:“‘滑’的感觉像丝绸一样,而‘流’却没有这种感觉。‘滑’字更能体现夏天淋浴的畅快淋漓之感。”我又顺水推舟:“那么,明明一句话‘水从头顶滑到了我们的脚面’就能叙述清楚,作者为何不厌其烦地用一长句来描写呢?”学生通过比较交流,终于感悟到作者之所以极力渲染水滑落的过程,是因为这样写更能表达出淋浴的酣畅淋漓之感。
文章的表达方式特异,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作者特有的写作意图。比较赏析不同的表达方法,定能立刻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提升学生语感的敏感度。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写蜂子是“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而写植物却“一切都活了”,你看“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将两句话集中呈现,学生经过比较,立刻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作者的笔下,动物不动,而植物却在“动”。为什么有如此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呢?我让学生回到整篇文章中观照,学生终于体会出原来在祖父的园子里,动物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甚至连表达方式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没有规范约束,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这里,我们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还原出表达方式的有悖常理之处,再通过比较辨别,继而把握文章的灵魂主旨。学生运用“还原法”进行思考,长此以往进行训练,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定会越来越敏锐。
四、朗诵,让语感更具音韵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感,这是一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汉语言除了其固有的表意功能,还有特有的音韵之美。这尤其在古典诗词中,音韵和节奏就是生命。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寤寐求之,学生一定会对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怦然心动,让语感变得超然优美。
有人说,苏东坡的豪放词适宜关东大汉吟诵,苍凉而悲壮;李清照的婉约词则适合歌女执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浅吟且低唱。为什么两种词给人以不同感受呢?我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除了让学生揣摩词人造境之工,还让学生将目光投向词的韵脚。苏词押“ang”韵,而在这首易安词里,韵脚则是“ou”。我让学生反复吟诵两首词,学生们在浅吟低唱中终于悟出“ang”韵给人以一种慷慨激昂、沉郁苍凉之感,而“ou”韵则拂来小家碧玉清新悠远之风。让学生扣住诗词韵脚,通过诵读体悟,构筑诗歌之意象,体味诗歌之风味。在“入乎其内,发乎其声”的诵读中,语感会更为丰润,更为优美。
语感能力的培养,说到底,还是得“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知感悟语言材料,使学生的语感在积累中深厚,在联想中拓展,在比较中敏锐,在朗诵中致美。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之真味。◆(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关键词:培养语感 积累 联想 比较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积累,让语感更具厚度
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一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这种半意识的语言能力绝非与生俱来先天赋予的,而源于后天积淀和培养。作为炎黄子孙,积累大量中华文化的“养料”,从而窥探出中华文化独有的语言密码,形成深厚的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烙印的语感能力。
中华古典诗词有些物象,极富象征意味。蘇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一文有很多有关于月亮的古诗,这些古诗都是历代咏月的佳句,手法精妙,意境悠远。如让学生泛泛而读,既是对古典传统文化的漠视,又很难让“景——诗——人”达到三位一体的融合。因此,我课前就布置学生搜集与写月诗句相关的整首诗,诵读涵泳。课堂上我又抛出问题:“在诗人们的眼中,月亮是一个什么样的月亮?”意在让学生对古诗意蕴作整体考量。学生们通过诵读比照,渐渐发现月亮其实是一种诗人们排遣寂寞的慰藉、对月思乡的寄托。我还趁热打铁,让学生开展作诗比赛。在学生比赛积累的过程中,他们心中一定了然月亮在中国文化史上独特地位,一定会神会古人,对月当歌。我分明看见他们眼中那一轮轮清清亮亮的月。
再如《黄鹤楼送别》有一处:“此时,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一句真的是单纯写景吗?”我先抛出这样的质疑,学生议论纷纷。随后,我补充了关于古代折柳的诗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柳絮)愁杀渡江人”等等,让学生诵读积累,并补充介绍古代折柳送别等习俗,学生立刻明悟文中写景句还暗含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原来此句是写景和抒情的完美融合。
通过诵读积累,“杨柳”“明月”等中华文化独特风景,定会深深植根学生心中,形成比较深厚稳固的语感图式。在今后经典阅读时,定能与作者更好对话,实现文化认同与皈依。
二、 联想,让语感更具广度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应留给读者去补充,去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语文的联想,即是学生凭借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关联的表象,填充那些“空白点”,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心理活动。在此过程中,枯燥的文字化为丰富鲜活的画面,抽象的符号变成丰满生动的形象,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精微的语感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生动地描写了夏日风雨欲来及至夏雨滂沱之势。此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一想翻墨之势,学生有过类似经验,立刻悟出黑云来势急、面积大、色度深等等形态。二想跳珠之景,学生不难想象夏雨晶莹洁白、雨滴粗大、纷杂四溅之状,甚至还产生如闻其声、调皮可爱之感。简简单单的一句比喻,竟让学生有如此丰富的感触!
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语言文字不仅有工具性,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只有通过联想,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品咂事物属性,揣摩文字背后的意蕴,形成丰富表象,才能使学生形成全面而宽广的语感。
三、比较,让语感更具敏感度
比较,是揭示语言本质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比照,定能提高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敏感度。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三个“滑”字,有何妙处?我启发学生:“同学们能否将这里的‘滑’换成‘流’呢?”学生经过细心比对,推敲揣摩,各抒己见。有学生说:“‘流’的水量大,‘滑’的水量小,说明村子里确实缺水。”有学生回答:“‘滑’的感觉像丝绸一样,而‘流’却没有这种感觉。‘滑’字更能体现夏天淋浴的畅快淋漓之感。”我又顺水推舟:“那么,明明一句话‘水从头顶滑到了我们的脚面’就能叙述清楚,作者为何不厌其烦地用一长句来描写呢?”学生通过比较交流,终于感悟到作者之所以极力渲染水滑落的过程,是因为这样写更能表达出淋浴的酣畅淋漓之感。
文章的表达方式特异,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作者特有的写作意图。比较赏析不同的表达方法,定能立刻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提升学生语感的敏感度。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写蜂子是“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而写植物却“一切都活了”,你看“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将两句话集中呈现,学生经过比较,立刻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作者的笔下,动物不动,而植物却在“动”。为什么有如此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呢?我让学生回到整篇文章中观照,学生终于体会出原来在祖父的园子里,动物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甚至连表达方式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没有规范约束,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这里,我们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还原出表达方式的有悖常理之处,再通过比较辨别,继而把握文章的灵魂主旨。学生运用“还原法”进行思考,长此以往进行训练,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定会越来越敏锐。
四、朗诵,让语感更具音韵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感,这是一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汉语言除了其固有的表意功能,还有特有的音韵之美。这尤其在古典诗词中,音韵和节奏就是生命。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寤寐求之,学生一定会对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怦然心动,让语感变得超然优美。
有人说,苏东坡的豪放词适宜关东大汉吟诵,苍凉而悲壮;李清照的婉约词则适合歌女执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浅吟且低唱。为什么两种词给人以不同感受呢?我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除了让学生揣摩词人造境之工,还让学生将目光投向词的韵脚。苏词押“ang”韵,而在这首易安词里,韵脚则是“ou”。我让学生反复吟诵两首词,学生们在浅吟低唱中终于悟出“ang”韵给人以一种慷慨激昂、沉郁苍凉之感,而“ou”韵则拂来小家碧玉清新悠远之风。让学生扣住诗词韵脚,通过诵读体悟,构筑诗歌之意象,体味诗歌之风味。在“入乎其内,发乎其声”的诵读中,语感会更为丰润,更为优美。
语感能力的培养,说到底,还是得“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知感悟语言材料,使学生的语感在积累中深厚,在联想中拓展,在比较中敏锐,在朗诵中致美。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之真味。◆(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