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基于一份对陕西高校大学生群体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了陕西省大学生群体的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情况,重点分析的内容为:使用移动互联新媒体上网地点、时长、时段频率,使用移动互联网络的主要用途,App的使用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初步明晰了陕西高校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状况,为进行深一步研究与分析提供了数据与资料支持。
  关键词 新媒体;调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3-0051-02
  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全国网民的31.5%,在各年龄段中占比最大;高中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据52%,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大学生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
  报告显示,2012—2013年陕西省网民1 745万人,普及率为46.4%,全国排名第十五位。陕西省作为全国高校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有百余所高校,在校生超过130万人,在全国的高校大学生中占较高比例。但是,陕西省大学生群体的移动互联网络使用情况还没有相关数据,我们通过本次课题,对陕西省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笔者相信在对陕西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进行有效调查的同时,对于全国高校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也将是很好的参考与资料支持,我们也期待本次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上能够有所帮助。
  1 样本信度分析
  本次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式,所用数据由261例样本构成,分别由57例陕西师范大学样本、59例西安石油大学样本、48例西安培华学院样本、48例西北政法大学样本、49例电子科技大学样本,有效总样本回收率为96.7%。其中男性109人,女性152人。学校构成方面,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样本数量均匀分层。
  2 陕西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分析
  2.1 常用上网设备分析与使用时长分析
  从图1看,调查对象中,最常使用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占54%;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占据43%。从调查结果来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新媒体已经相当普及,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设备。
  对于上网时长分析,问卷设置4个选项:A.1~2小时;B.2~3小时;C.3~4小时;D.5小时以上。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每天上网时间2~4小时的大学生占大多数,占据了较长的日常时间。
  2.2 上网时段分析
  在上网时段这一选项上,共设A.上课时,B.在宿舍吃饭时,C.上厕所时,D.上自习时,E.课间,F.食堂排队买饭时,G.食堂吃饭时,H.晚上躺在床上睡觉前,I.起床前,J.其他10个选项。从图2可以看到,77%的调查对象是没有固定的上网时间段的;大部分调查对象的上网时间分别比较零散,基本保持全天候在线时间,其中在上课与自习时,上网时间也占很大比例。
  2.3 对移动互联网依赖程度分析
  移动互联网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调查人群当中的大多数对移动互联网相当依赖。具体调查结果为,移动互联网依赖程度:A.一刻都离不开,24小时手机不离,不在身边就没有安全感,占15%;B.没有移动互联网生活会失去很多乐趣,占58%;C.有或没有都一样,占25%;D.根本不需要,占2%。
  可见,73%的人对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有较强的依赖,有27%的人依赖程度较弱或者没有
  依赖。
  2.4 App使用情况分析
  如图3所示,49%的调查对象的手机App个数在10~20个之间;也有17%的调查对象安装使用的App数量较多,在20~30个之间;在261例有效样本中,就有213个样本软件中包括选择了社交软件,可见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受欢迎。
  2.5 使用碎片化与信息过载
  如图3,从调查结果分析,77%的大学生会同时打开多个软件,在能否记得上次阅读内容的问题上,仅有18%的调查对象表示“仍清晰记得”最近一次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网络阅读的内容。在大部分调查对象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因为“信息过载”而导致在信息选择时增加负担,信息利用率下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大学生上网存在盲目性、无序性,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碎片性较明显。
  2.6 隐私保护与安全防范
  对于“在移动终端安装客户端时是否允许读取隐私相关权限”的回答,“偶尔允许”“较少允许”“经常允许”“总是允许”累积占据70%;针对隐私保护问题,是否用QQ、微信号等登陆其他网站这一选项,如图4,有57%的调查对象表示“偶尔”,37%表示“经常”,仅有6%的调查对象“从不”;这表明他们在“信息隐私保护”方面意识淡薄。
  3 总结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对于陕西高校大学生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调查分析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由于大学生活比较轻松,且大学生的自制力普遍不高,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媒体侵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和学习当中,一步一步消解着他们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很多大学生还全然不知,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话语分析、文本研究等研究方法,研究在新兴媒体中“上海人共同体”是如何被建构,以及新兴媒体时代地方身份认同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文章认为,随着新兴媒体社交属性的不断凸显,出现了国家民族认同被地方认同不断消解的趋势  关键词 新兴媒体;地方主义;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2-0040-02  1 研究背景  随着新兴媒体时代的来临,
期刊
摘 要 在社交媒体时代,传播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民间话语对官方话语的对抗式解读和娱乐化再现,传播失灵现象的出现导致了舆论引导的困境。文章以“快播涉黄案”的舆情反应为例,解读传播失灵现象的表征,分析舆论引导的困境。  关键词 快播涉黄案;传播失灵;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2-0037-02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所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
期刊
摘 要 目前,在我国教辅和科技类图书出版中,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电视纪录片作为文化含量较高的作品,其同名图书出版物如借助MPR技术,会起到文字、音频、视频全媒体传播的效果。《河西走廊》电视纪录片图书的出版,第一次尝试了二维码的大量使用,读者反响良好,并且对于电视纪录片图书出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二维码;电视纪录片;图书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发生于2015年5月3日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研究对象,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将其分为5个阶段,即发展阶段、反转阶段、爆发阶段、消退阶段和反弹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媒体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内容、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评论的数量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析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不同阶段的舆情发展状态,进而分析出隐藏在舆情背后的网民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其特征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
期刊
摘 要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媒体时代,各类的信息,观点,评论可以得到无限地放大和快速地传播,传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以“沉默的螺旋”“知识鸿沟”理论为例,文章讲述了新媒体发展对传播学较权威理论的撼动与冲击。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学;冲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3-0020-02  1 数字媒体为“螺旋”减压
期刊
摘 要 “贵州微联盟”系列微信订阅号,虽发源于西部地区,却形成千万粉丝的订阅号集群,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自媒体先锋,其内容生产方式、新闻价值判断、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做法值得研究借鉴。  关键词 微信订阅号;都市自媒体;贵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2-0076-03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长期处于“经济洼地”,经济社会
期刊
摘 要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但是微信公众平台对广播节目,尤其是为广播互助公益节目提供了一个新的互动模式。文章结合陕西广播电视台《陕广大家帮》节目,对广播公益互助节目如何更好的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展开讨论。  关键词 广播节目;公益互助;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3-0049-02  当下是全民公
期刊
摘 要 “H5技术”现在被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作为重要的报道手段。以广西新闻网为例,H5作品简洁明快,形式丰富多变,将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变成易于理解、生动活泼的视觉化“动新闻”,出色的视觉效果大大增强年轻人对重大时事的关注和兴趣;H5作品还可以与读者进行互动,让年轻的媒体工作者积极投入其中。  关键词 H5;新媒体;动新闻;微场景;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
期刊
摘 要 全国两会向来是媒体角逐的“战场”。2016年3月,在这场媒体大考中,各家媒体使尽浑身解数、亮点新招频出,正能量满满。文章以专业的教育类媒体排头兵——中国教育报刊社为案例,分析其在两会报道时,在内容挖掘、报道形式、传播渠道方面的改革创新。希望能够为其他媒体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两会报道;中国教育报刊社;内容挖掘;报道形式;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作为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普利策奖折射出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文章试图透过第100届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获奖作品探究美国调查性报道的伦理守则。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应该坚持四条伦理守则:保护消息来源的安全;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避免“侵扰悲痛”行为;坚守探求真相的初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从业者经常陷入“报还是不报”“怎样报道”的伦理困境,笔者认为其成因有三:一是混淆了两对关系;二是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