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沈寿

来源 :休闲读品·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w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我国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创研成功“仿真绣”,丰富了我国刺绣艺术。张謇赞誉她的创新精神,将其美仑美奂的刺绣艺术赞为“沈绣”。张謇将沈寿聘请到南通,为她传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沈绣艺术就在南通落地开花,不断繁荣昌盛,还走出国门,在世界艺坛上多次获得殊荣。
  1、初识
  张謇与沈寿初识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那时,清政府为振兴国力创导实业,在江宁举办“南洋劝业会”,这是一个大型博览会,全国名特土产都来参展,还进行评比,张謇是总评审官。因会中刺绣产品丰富,商部绣工科总教习沈寿,被任命绣品审查官,为此,他们在工作中相识了。期间,张謇见沈寿工作勤奋、为人正派、刺绣技能高超、评判刺绣的能力强,故对她留下深刻印象。沈寿对状元公学识渊博、对人谦逊、领导工作的大家风范也表示敬佩。临别前,张謇托她为南通发展刺绣培养绣女,沈寿高兴地答应了。因在南洋劝业会上,张謇与沈壽结识有了友谊,故以后张謇到北方办事时都去看望她。张謇在北京也了解到沈寿丈夫余冰臣是个人才,遂和他相交,并对他有“汝若有困难,余定当相助”的许诺。
  沈寿初名“云芝”,字雪君,绣斋名“天香阁”,晚号雪宦。清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874年10月4日)诞生在江苏吴县,祖籍浙江嘉兴府吴兴县,父亲沈椿,是个秀才,喜好文物,在浙江做过盐官,定居在苏州阊门外的海宏坊,在乔司空巷开了一家小古董店。母亲宋氏擅长绣艺,沈寿姐姐沈立(鹤一),绣艺出众,也是她刺绣的启蒙老师,哥哥沈佑衡精通文物鉴定。苏州是我国著名绣乡,女子皆能刺绣,门前的阊门是著名绣市,各种刺绣都在那里交易,家中又有良好的文艺气氛,沈寿从小在艺术之乡长大,自然受到艺术感染。她小时候喜欢玩绣,7岁能按色分线、劈丝穿针,还模仿姐姐刺绣。8岁学绣,那年竟脱手绣成一对鹦鹉。十五六岁时,她的绣品己在市面畅销,购其刺绣的人日益增多,还有人愿加价购买,其艺名就渐渐在苏州传扬开了。
  沈寿丈夫余冰臣,名兆熊,号觉,浙江举人,因家中经营丝货来到苏州。他长于书画,也热爱刺绣,一度竟半日废书伴随妻子研究刺绣。在丈夫协助下,沈寿绣品题材也转向文人书画。余冰臣在上海教书,沈寿随夫前往,那里是我国名绣“露香园顾绣”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埠的十里洋场,夫妻俩在上海也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1904年,余冰臣在朋友的帮助下,向慈禧太后七十寿辰献“八仙上寿图”等绣品,慈禧见绣品精美,题材又合自己心意,就赏余沈夫妇四等商勋奖章,赐“福”“寿”两字。为纪念太后赏赐,沈云芝改叫“沈寿”。自此,她的艺名就在全国传扬开了。不久,得到刺绣的慈禧太后在高兴之余下谕旨,令商部设立女子绣工科,让沈寿来京教绣。1905年,余冰臣率妻子来到日本考察工艺美术学校和刺绣工场,增长了不少新知识。沈寿回国后曾感慨地说:“日本美术绣千形万态”,可见确受启发。同时,也增进了自己研究刺绣的信心,决心通过改革,大道“以绣自立于世”,著名世界之目的。
  1906年,余、沈夫妻俩到北京报到。余冰臣被任命为绣工科总理,沈寿为总教习。沈寿教学之余,刻苦研究刺绣,力图使中国传统刺绣技法如何和西方绘画艺术相结合,力图在刺绣技法上有所创新,成功地绣制了《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1910年,该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展出获一等奖,第二年在意大利都朗(灵)国际博览会上又获金奖。中国政府为表示双方友好,将此绣像赠给意国,意王向中国政府致信感谢,盛赞中国工艺,并赠钻石金表给沈寿以示谢意。
  辛亥革命后,绣工科停办。余沈夫妻俩失去生活来源,在天津借植物园办“自立女工传习所”。谁知事情发展不顺利,余冰臣向张謇求助来到南通。因张謇正要发展刺绣事业,两人取得一致意见。余冰臣参加了传习所的建设工地,见南通欣欣向荣十分满意,就决意留下,并连发五封信,催妻子早日前来传绣。在张謇安排下,他先任盐政长尉教练所语文教员,后当贫民工场主任。
  沈寿在结束天津事务时,接到四川发来的邀请信,许诺月薪200银元,而南通月薪只有50银元。权衡后,沈寿还是前往南通。因她考虑到四川闭塞又较远,恐难持久。南通开放,离家近;与张公相识几年,知其诚信,关心部属,在他属下工作心中踏实;而且社会上威望高,所办事业牢靠,能长久。故回到苏州后就到南通来了,见传习所尚在建设不能立即招生,回家等待期间觅得《耶稣像》,就边刺绣,边招生徒传艺。
  2、共事
  沈寿在南通工作一直受到张謇的关怀支持。1914年夏,沈寿来上任时,张謇虽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中任农商总长,但南通女工传习所事务他早就安排好了。那时,传习所设在珠媚园的女子师范学校中,沈寿等人一到,立即受到校长姚蕴素欢迎,还为她们做好了招生上课的准备。开学后,刺绣和编织科的教学,就在沈所长组织下有序地开展起来,首期有32名学生,以后还有人前来报名。
  那时,美国准备在明年3月,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博览会。沈寿才来南通,面临的困难众多,但为有刺绣参加世博会,扩大传习所的社会影响,就立即发动师生赶绣参展作品。经过几个月苦干,《耶稣像》等一批展品绣成了,她也累倒了。此时兼任全国水利总裁的张謇,因南下视察淮灾,11月中旬在南通县巡视江海水利工程。所以抽时间到传习所观看师生绣品,大家见张公如此重视,刺绣作品就更加认真。张謇看重这批绣品,让有经验的余冰臣护送到美国去参展。巴拿马博览会是个世界大型博览会,各国刺绣在展览中各显其长竞争激烈,中国南通女工传习所的刺绣最为优秀,为博览会的评委一致认同,故获奖等级高、数量多。沈寿刺绣《耶稣像》获金奖;本地教师施宗淑和她的姐姐施宗洁合绣的《牧马图》获银奖;苏州籍教师金静芬绣的《齐老太太像》获铜奖;画师杨旋九创作的《松鹤同寿图》刺绣也获得好评。刚成立不久的传习所,刺绣作品在世界艺坛上获奖的消息传开,一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引起轰动。张謇和姚蕴素见了非常高兴,都庆幸有这一批艺术家传艺,南通发展刺绣事业就有希望了。
  沈寿来南通传艺旗开得胜,传习所声名远扬,许多人改变了不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看法,纷纷支持张謇发展女子学校,来传习所报名的学生更多了。1915年,张謇识破袁世凯称帝阴谋辞职回到南通,全力经营地方自治发展实业和教育。从此,沈寿有张謇直接关怀支持,教绣传艺工作就更加顺利。那时,张謇尽管已不再为官,但社会政治和农工商业、文教、慈善方面的事务仍然繁多。一向关心沈寿的张謇,也知道她有能力主持传习所,但仍“一月或一见”,忙中抽闲到所视察,竭力帮助沈寿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如建办新所、提供刺绣稿源、出版绣谱、开展海外贸易等一系列大事,都是在张謇亲自主持。为支持传习所发展绣织教育,多次与所长联名在报纸上刊登展销和招生广告。为丰富传习所刺绣作品,多次提供绣稿,例《古观音》《观音大士》等著名刺绣,也是根据张謇提供的稿源刺绣的。他还利用自己状元名望为传习所绣品题字、书写对联、诗词供师生刺绣。如上海韬奋纪念馆有一件珍贵的唐诗书法刺绣作品,就是张謇书法,让沈粹缜刺绣的。为扩大传习所产品销路,张謇在南公园、药王庙多次举办商品展览会。   创办女工传习所,张謇可谓不遗其力,见传习所学员增多,珠媚园校区地方有限。1916年就自筹资金,在西南营南河沿觅得新址,重建传习所。新所地方宽敞,有二层楼房三进,楼上楼下各七大间作教室,门窗高大,室内光线充足,适宜女子刺绣。院内遍植长青花木,有南北走廊相连,外侧二层高的围墙一通到顶,女子在内生活、学习既安静又安全。院外还有不少附房供师生使用。现在沿河的一座主楼尚完好,改建成沈寿艺术馆后,参观的人不少。据估算,当年张謇为建办女工传习所,前后出私资34400元。由于城南新址地方宽敞,就有条件扩招新生了,1918年1月,各科共招130人,加上原有学生和附属工场的绣工,全所足有200人以上。由于南通女工传习所由张謇任校董,又有沈寿等一批著名刺绣艺术大师任教,其教学质量好,社会上影响大,故赣、皖、浙、湘、苏、沪等外地女子也来学绣,至1921年,已有130多人学成毕业。
  爱惜沈寿的才艺,张謇还与沈寿合作编成《雪宦绣谱》,丰富了中国工艺美术文献。1918年,张謇见沈寿病重,及时请名医为她治病,同时担心沈寿一旦病逝,其一生研究刺绣的宝贵成果岂不也随之丧失?所以决计亲自为她写谱,将其研究成果留传后世,遂嘱病中的沈寿回忆总结自己毕生刺绣经验和教训,亲自到床前笔录,将其口述的“一事一物”“一针一线”整理成文,再向沈寿复述审校,历经数月方改定付印,填补了我国浩瀚文库独缺工艺技法文献的空白。谱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的18种刺绣针法,说明具体使用方法;根据光学色谱原理,编成700多种绣线色谱。尤为可贵的是,沈寿关于刺绣的用针、用色都有独到见解,如她认为:“针之用无定”“色之用无定”,这些来自实践中的唯物主义观点,有很高的理论水准。因此,该书在社会广为流传,对后学和研究者都有很大帮助。1927年武进涉园根据南通翰墨林书局版重印;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还译成英文版,用《中国刺绣术》书名对外发行。
  张謇一向重视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并期望有国际贸易。早在他任农商总长时,就批发了《关于减免七种自制工业品税厘给各省区咨文》,将出口的草帽辫、绣织品等减半或免税,鼓励改良技术发展生产,使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传习所刺绣喜中三元,使张謇看到中国刺绣艺术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儿子张孝若从欧美考察回国,又向他汇报了中国刺绣在国际市场上的信息,使张謇增强了在海外开辟绣织工艺品市场的信心,他先让沈寿丈夫到上海办绣品公司。自己和沈寿一番筹备,1920年成立南通绣织总局,委沈寿任局长,在上海九江路和美国纽约繁华的第五街,分别建立办事处,对外销售的高档刺绣,全是传习所产品,沈寿的《耶稣像》和《倍克像》在那里展出。因中国产品精美,美国各报争相报道,顾客很多,倍克本人也赶来想购买绣像。但张謇指示:“此乃国宝,只展不卖。”事后,派人将它护送回来。绣织局在美国设立销售机构,为我国工艺品对外贸易开了先河,社会影响深远。
  张謇还关心沈寿生活,见她任所长,兼绣科主任,工作任务重;所内缺少教师就亲自上课,教学成绩显著;还带领师生刺绣增加所内收入,十分辛苦,多次提议给她加薪,但沈寿都辞谢了。当张謇了解到她以事业为重,来南通前辞去四川高薪聘请,“感之,重其知择”,“继又审知其能自立,能耐事”。沈壽工作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张謇深为自己择对了人才而高兴。至1920年,传习所的经费能自立了,不再需要所董负担了。张謇又一次提出给她加薪一倍,但沈寿只同意加六成,她这种不求高薪专诚传艺的美德,也为广大师生所赞美。
  勤奋的沈寿身体单薄,劳累了就生病,张謇见传习所内人多事杂,所长病了无法安心休息,先后提供条件较好的谦亭、濠阳小筑给沈寿修养。那时张謇去看望修养中的沈寿,见她有病而苦于无人关心照料,十分同情。就一次次为她寻医问药,有时亲自调整菜单为其增进胃口。有几次她病重危险,还派专轮到如皋请名医来参与抢救,方使沈寿转危为安。张謇将沈寿治病作为大事,记入自己的日记,数年没有间断。他为社会和实业事务,离开南通外出办事时可把沈寿身体记挂在心上,经常写信回通,嘱咐她注意休息不能累坏身体。在沈寿肝病发作期间,张謇多次延请中外名医会诊抢救,在德国医生为她体内排除积水时,亲自守护在旁,“亦先令噙吉林参”。放水后,又“以人参、杏仁、苏梗、甘草服之”,“谓可支持,以待气转”。
  沈寿在南通传教刺绣,由于工作得到张謇支持,故取得很大成绩,她根据张謇女子职业教育思想,调整学制和科目,使传习所的教学更切合实际。如废除了她以往在北京、天津教绣时所教授的日语课,根据南通妇女实际情况,教学以传技为主,设置女子实用的科目。重点突出“女”与“工”。所谓“女”,是开设适宜女子的专业,如刺绣、花边、织发网、编杞柳等;突出“工”字,它以初级技能训练为主。根据所学习编织和刺绣技术的难易不同,学生学习时间长短不等,有一月或数月的速成班,也有一年制或多年制的正规班。学习刺绣技术较难,故学习的课程较多,时间较长,有一年制的速成(丙)班,学习刺绣基本技法、二年制的初级(乙)班、学习花卉翎毛、四年制的高级(甲)班,学绣山水、五年制的研究班(本科)专供绣西洋油画和人物肖像。辅以文化教育,设国语、算术、图画、写字、素描、色彩和唱歌等,目的为南通造就一代有文化的妇女劳动者,促进当地妇女劳动的发展。沈寿教绣方法,是在民间传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来南通传教绣艺能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改善自己的教绣法则,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在刺绣中更好地掌握表现物质的阴阳明暗技法,加强美术课的素描教学,自己刺绣月季花时,采一株月季花插在绣绷架上作示范。上写生课,带学生到狼山远足,对着山峦树林写生。由于教学方法不断进步,故学生学到的技术能学以致用,基本功也比较扎实。当时,设置本科培养五年制的研究生更是个创新,以往的清朝商部绣工科是皇室贵族女子学校,也没有这种先例。1920年,传习所第一届研究班本科毕业9人,张謇亲自到场祝贺,对展出的学生作品表示满意,说:“本科毕业生成绩及绣品固已突过前人,甲乙班之出品亦在他处之上。”这批研究生多数人留校工作,刘采繁、宋金岑、宋冯等人都成为传习所骨干教师。1921年,沈寿生病,就让刘采繁上她的课。宋金岑在上海传艺多年,后任张吴女工传习所教务长、代所长,解放后带领大家办刺绣合作社,曾任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培养了许多刺绣艺人。她们能为新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因为这些沈寿传人,继承了老师专心传艺的精神,也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这些艺人尽管经历风雨,还是把沈绣事业的接力棒传到今天,使南通沈绣艺人队伍不断壮大。   勤奋的沈寿在南通教绣,辅导学生刺绣了许多作品,如南通博物苑收藏的《夕阳图》和《塞外牧羊图》等名作,就是她辅导学生张淑德和李群秀刺绣的。自己在教绣之余,也拈针不息,在休养中也抓紧时间刺绣作品。1917年,她在谦亭养病时,就绣制了一件著名发绣《谦亭》留赠张謇。那年,沈寿不断有新绣落绷,1918年和张謇合作绣成了《古观音》一件。同年,为感谢如皋名医沙元炳为她治病,绣成《九九喜子图》,赶在重阳沙医生日那天,给他作贺礼。1919年,也是在病中又绣成美国女优《倍克像》。除此以外,沈寿在南通还完成了《蛤蜊图》《寿萱图》《一篮三猫图》等作品。这些珍贵绣品,除赠送有关人士外,以后都捐赠给南通博物苑。沈寿在南通传教绣艺期间,还配合张謇为地方事务做了不少有益工作。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来南通献艺,张謇想送刺绣给梅郎作纪念,沈寿就让技术拔尖的姐姐沈立和侄女沈粹缜,精心刺绣了《白鹦鹉》《碧桃画眉》等作品。如今这些精美刺绣还收藏在北京的梅兰芳纪念馆中。更俗剧场为梅兰芳绣制大型舞台布景台幔,沈寿亲自参与设计梅花图案,组织师生绣制,及时完成任务。
  沈寿在南通工作8年,时间不算太长,但取得的业绩众多影响深远,1921年5月3日,一代绣圣沈寿,因病不治在因树斋病逝,享年48岁。1926年,传习所绣品又在美国费城世博会上获最高奖——甲等大奖。虽然那时沈寿已逝,但也与她培养的传习所师生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掌握了精湛的沈绣技艺有密切关系。
  3、余韵
  沈寿逝世以后,张謇十分悲痛、根据其生前遗嘱,将沈寿留葬南通。张謇亲自以传习所所董身份,主持了所长的后事,组织收殓、过七、百日、生忌、开公祭会等活动,先后写请褒书、修挽联、作哀辞、书碑文、撰地卷;指挥立阙、筑墓、树碑;还题诗、作词、讲演。在南通县公祭沈所长的追悼会上,他先说明公祭的目的:
  “非如普通应酬而然,亦非循例哀悼之举,盖欲我通人知世界美术之重,广我国职业教育之途。而如余沈所长实女界仅见之人才,即教育界最近之模范”。悲痛地回忆沈寿业绩后,又说她:“无一日不为诸生勤勤指授……(故)谓女士死于病可也,谓死于事亦可也。”最后号召大家学习沈所长敬业、无私的优秀品德。在张謇亲自支持下,纪念沈所长的活动搞得既隆重又有意义。张謇事务众多,许多大事常托别人代办,而惟有沈寿后事桩桩件件都亲自过问,为沈寿选狼山风景区黄泥山上一块向阳平地为墓地,墓阙横额上有张謇手书大字:“世界美術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在以后一段日子里,张謇较长一段时间,沉浸在悲痛的思念之中,沈寿“病起停针对镜台”,“珠帘锦幕绣屏风,衫影条苗鬓影松”的形象一直浮现在眼前,他多次坐在沈墓直至夕阳西下,“楼头烟月侯黄昏”,只待月上梦中与她相见。那时,他为沈寿写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文,以后又年年去祭坟扫墓。1926年清明节,年迈的张謇已步履不便,特来克等人的墓都托他人代祭,唯有沈寿墓亲自前往祭扫。他为什么那么看重沈寿呢?主要是爱才的张謇,敬佩沈寿的才艺和品德,他以往曾“偶出宽容例”,写了《谦亭扬柳》等诗作,但见她有“心中自有主,不随风东西”的坚贞品格,也就肃然自律,再不敢“孤杯试浅斟”。他们情谊多年,相敬如宾,那种“发于情,止于礼”的高尚品格,使他们各自严守传统情操而又心息相通。张謇与沈寿的关系是“亦学诗女弟,视余犹父,余得视犹子”,互为师生父女。沈寿病重,张謇坦然进入其房中“亲伺汤药”;其逝后,为她做佛事,口诵《心经》,求菩萨将她保佑;那种“誓将薄命为蚕茧,始始终终裹雪宦”的大爱精神令人感动。因此,当代研究张謇的著名学者章开源教授在《张謇传》中,曾有一段最精彩的评述:“她(沈寿)不仅是用手用脑,而且是用心血用生命。她已经与刺绣融为一体,因此便忘记了生死,当然更忘记了个人身世的不幸。她一生追求真善美,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她把自己短促的生命化作美,这美不仅是她的绣品,而且也是她的人品。”沈寿真知者是爱惜人才的张謇,因此他们的大爱友谊能感动天地。
  据沈寿在生前遗嘱,她兄姐将《耶稣像》《倍克像》和钻石金表等珍贵物品及时捐给南通博物苑。战乱中,这两件珍贵绣品一度流落海外,1986年由张謇后人寻回献给祖国,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了隆重的归献仪式,表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这两件沈绣,都珍藏在南京博物院中。沈寿逝世后,张謇一如既往支持传习所办学,委沈寿姐姐沈立任所长,继续传艺,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沈绣传人。1938年3月,日军侵占南通时,传习所方解散停办。1944年、1946年,张氏后人吴瑞华克服种种困难,曾二度复校,时称“张吴女工传习所”,在众多沈寿传人的协助下,艰苦办学继续招生传教绣艺,终于将沈寿遗留下来的那支“神针”传承到新中国,也为今日繁荣发展沈绣艺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爱无疆,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南通人民也热爱沈寿和“沈绣”,大家将沈寿传承下来的这支绣花针,视为民族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众多艺术传人,还在孜孜不倦地从事沈绣事业,明天,沈绣艺术必将更加繁荣。
其他文献
极致的自然条件  一方水土一方酒,中国各主要香型的白酒都有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清香型白酒分布在华北平原,兼香型白酒分布在秦岭、淮河过渡带,浓香型白酒分布在四川盆地,酱香型白酒分布在云贵高原的赤水河谷里,米香型白酒则分布在两广珠江流域生产稻米的平原地区。  总结这些美酒的生产条件,发现它们都分布在风调雨顺的农业地区,温暖的太平洋季风送来丰沛的降雨,不足千米的海拔高度提供了适宜的氧含量,加之土壤肥沃,
期刊
青海中诚食品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青海华实高原生物食品开发研究院检测中心,2016年8月成立独立检测公司,并于2017年7月取得CMA资质认证,可出具公正性的第三方檢测报告,2019年4月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检测中心经理马萍女士带我们参观了每一个实验室并详细介绍实验室的设备以及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地进行检测工作。  2013年,公司申请并承建工信部、省工信厅省级中小企业公共
期刊
1  白浪散、肚里黄、瓦蓝、黑老鸦……这些词儿不是梁山好汉的诨名,而是青稞品种的名称。当我第一次从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绍之先生那里听到这些富有诗意的名称时,突然间就燃烧起了惊奇之感。  我对青稞并不陌生,我曾经在青海生活过15年,吃过青稞,见过青稞地,但我真不知道青稞有这么多品种,我甚至想象不出来那些看起来翠绿的青稞田,到收获的时候居然会有瓦蓝的或者深黑的籽粒。我也喝过数十
期刊
1、种酿合一  中国的传统白酒,一般是就地取粮,如山西、河北的清香型白酒,就是以高粱为主粮;南方的白酒,因为当地出产稻米,其多粮香酒里加了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其他粮食;再往南到了两广地区,就是以大米为原料。青稞酒使用青稞为原料,也是因其在历史上就地取粮酿制而形成的。但到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变迁,中国白酒“种”和“酿”集中在一起的情况逐步减少。  相比之下,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今,青稞
期刊
由于环境和工艺的差异,青稞酒的风味和内地的各种酒都不一样。中国酒,原来是不划分香型的,在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中首次提出了按香型来进行白酒的评比,此后才有了香型之分。青稞酒被划入清香型白酒这个类型里,但青稞酒与一般清香型白酒相比,特别是和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性代表相比,风味口感有明显的不同。  清香型酒的典型代表是汾酒。首先,它们的原料不一样,汾酒用高粱做原料,青稞酒用的是青稞,青稞是大麦。高粱酿
期刊
酒曲被称为酒之“骨”。中国大曲白酒所用的大曲原料一般为小麦、大麦等,互助青稞酒大曲原料中70%是青稞,30%是豌豆,使用豌豆是因为生青稞质地硬,粘结性差,豌豆的淀粉含量相对其它禾谷类粮食少,蛋白质含量高,黏度适中,在曲房培养时可克服青稞来火快、排水快的缺陷,有利于富集空气和曲房中的霉菌、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  青稞和内地制曲的大麦虽然同属大麦属,但也有差别,青稞是裸大麦,内地制曲大麦为稃大麦
期刊
陈酿好的酒是半成品,也称为基酒。根据市场需要对各种基酒进行过滤、勾调处理,即将高度原酒通过加纯净水“降度”调制成口感适合、度数适合的成品酒,再次经过检验、品评,根据品评结果进行微调,最后经检验合格的成品酒送至包装车间进行灌装。  互助青稞酒在贮存老熟后,勾兑时用活性炭柱、分子筛、生物膜等先进设备进行净化除浊,有效去除高级脂肪酸及乙酯类成分,最大限度减少白酒中的杂醇油、甲醇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杂质,从而
期刊
新蒸出的青稞酒原浆要放入贮酒容器中贮存,促使其老熟,改善酒体的风味,除去新酒的糙辣以及不愉快的气味和口感。一般情况下,青稞酒成熟酒醅经蒸馏、量质摘酒,分为纯正、醇甜、净爽三个典型体,基酒酒龄不少于1.5年,调味酒酒龄不少于3年。  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青稞酒的四级陈化老熟分为:不锈钢罐储存、陶坛储存、酒海储存、瓶储存。其所产的青稞酒首先量质定级,根据入库酒不同的质量等级分别放入不同的储存容器
期刊
中国风景名胜必有亭台楼阁庙宇,这类古建筑必有对联悬于楹柱,犹如美人之有眉眼也,故此类对联中常见名联名书。此类联体制大小不一,因建筑形制而定,内容多借景生情,或感怀千古,或省谕人心,字体不拘一格。能于此地书联,书法水平自然不俗,故此类对联多可作为入门者临习之样本,亦为书联者成功的标志。  客从远方来 苍松伸手迎  楷书长联及细节  作者:6846雨城  李寻点评  长联是极见功夫的,全联每个字都一丝
期刊
1  俗话说,喝杯牛奶,不用去看看母牛。但是青稞酒,我喝著喝着就燃起来想去探访青稞地的念头,尤其当我知道了青稞有那么多品种,而且是在高海拔高原地区唯一能生长的麦类作物之后,更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感,非常想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出来的,从种子到发芽到结穗,一直到收获的过程都想了解。在对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采访中,酒厂的朋友们不止一次地谈到他们分布在青海海南、海西、海北以及甘肃山丹的青稞基地,描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