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美术欣赏课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应该在尊重学生愿望和需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现状,多做一些探讨和研究,真正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目前,高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时期,学科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增强,逐渐对美术欣赏活动产生了很大兴趣。这种兴趣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因素。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以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而呈现上升趋势。因为在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许多对美术欣赏学习不利的因素。撇开社会制约因素不说,就学生自主能力方面就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无论是系统性还是宽广性,都远不能满足欣赏的需要,更无法把作品与其文化情境相联系起来。第二,学生的审美习惯和方法不能满足对美术作品的审美需要,面对美术作品时无法把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情感体验。第三,高中学生在欣赏中往往表现出重理性轻感性的现象。他们在欣赏作品时往往更善于或是习惯于运用理性思维去分析艺术形象存在的合理性,而缺少运用感知器官去体会作品形式带来的情感性和精神愉悦。由于这些因素的普遍存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总是出现大致相同的状况,即: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仅仅流于表面,一扫而过。他们喜欢看外观,不愿究内涵,喜欢听教师讲,但又害怕自己讲;喜欢能看得懂的,害怕看不懂的。
  通过以上对学生现状的了解,笔者认为,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横向联系,拓宽知识范围
  学生在欣赏作品时,除了对作品外在形式的感受之外,还想了解更多的与作品相关的知识,以寻求对作品进一步理解和分析的依据。在造型艺术中,任何一件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主观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被物化了的产物。也就是说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气质等。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艺术观念和态度,那么在欣赏过程中,就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过去的审美经验去评价与衡量作品,无法与作品的文化情境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作品的知觉样式与欣赏者的期待水平相差太远,最终导致欣赏者因失去判断的依据而不知所措。另外,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作品去了解历史,那么在欣赏学习中,当然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来理解作品因此,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美术欣赏是十分有益和非常必要的。当然,有时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没有积累,比如历史书、文学作品、课外读物、电影电视,甚至连环画书中的信息,都有可能会对美术欣赏提供帮助。再者,各种艺术形式之间也都有共同的特点,比如,美术与音乐、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在情感的抒发、意境的表达、风格的演变等诸多方面都有相似性,有时稍做启发,学生就会触类旁通。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所掌握的现有经验,加强横向联系,拓宽知识范围,为欣赏所用。
  二、认识艺术语言,培养审美态度
  作者的一切思想和情感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出来的。不同的美术门类,由于它们的基本特征都表現为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因而在审美要素中,他们表现出的情感要素与意蕴美方面都具有共同特点。然而,不同美术门类作品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及制作方法各不相同,就造成了它们在审美形式要素上有很大区别。如:绘画中表现出色彩、明暗、笔触、线条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又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形态。正因为如此,在欣赏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优秀作品,从中认识艺术语言的作用,对不同美术门类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采取不同的审美态度去进行欣赏尤其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机会比较和体会各种艺术不同语言的特点,锻炼用口述和笔述的方式加强对艺术语言的感受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三、采用正确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欣赏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熟悉几件作品,了解一些与作品有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具体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
  1.直观感受。对作品最初的直观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由于这种感受是一种未受干扰的,整体的把握,因而它是新鲜的!生动的。但这种感受的强弱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它取决于观赏者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知觉样式。欣赏中,造成学生欣赏过程不能进一步深入的原因,有时正是由于学生对该作品的形式感不理解,从而激发不起审美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实际上,对学生直观感受能力培养的过程,也就是要求观赏者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增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并使之运用于欣赏实践的过程。
  2.分析理解。学生的欣赏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还必须引导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化。这就有赖于对作品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艺术家总是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接受者面对美术作品时,最初感知到的作品中的可视的形态、形象、形式,都传达着作者的理想,乃至人生态度,甚至政治倾向。接受这些,只有运用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从思想内容到形式技巧,细致地加以剖析,才能达到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的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这也就要求接受者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由此看出,欣赏活动实际上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取得新的知识和感受的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分析理解是欣赏的重要步骤,是获得美感的愉悦的唯一途径,也是美术欣赏的基本功。教学中应反复训练学生这种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
  3.审美体验。观赏者通过对作品内容和形式深入分析理解后,突然顿悟出作者欲表达的思想和观念,甚至领悟到所有形式因素都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获得一种自身已融入到作品之中的体验,这样就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种体验的感觉。并鼓励学生朝着审美活动最高目标去努力。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有的放矢,使欣赏教学获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大多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即是针对这一弊端,提出几种创新教学的尝试与感悟,以求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历史学习方式变革;素质教育;创新作业    
期刊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
期刊
【摘要】 新课改注重的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在初中有两年的地理教学,但是不参加中考,因此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比较难以适应,甚至把地理看成是噩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尤其是高三学生来说,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现实生活与地理的联系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 现实生活;地理思维    引言  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
期刊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学科教改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高中政治课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客观需要。本文从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注意问题等方面出发,并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信息技术手段;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课
期刊
浅谈中学生自主学习在体育课教学上的运用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五中学)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打破由原来传统的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观念,采取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达到身心愉悦,快乐的学练,并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本文就中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在体育课上的运用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首先转变教学观
期刊
【摘要】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性,是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对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简要列举了几个教学案例。  【关键词】 新课程;有效教学;艺术审美     有效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化学实验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倡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是贯彻新课改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学科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重要的媒体和手段,是提高
期刊
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是从美国传入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预测、提问、澄清和小结四个策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我监控水平,在对话中围绕所学的知识,教师和学生轮流充当老师的角色,教师在学生开始学习时发挥支架作用,然后逐渐撤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交互式教学中
期刊
【摘要】 如何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达到事半功倍,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 指导法;分层预习法;质量检测;空洞;抽象     当前,要使我们的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和理解我们的所学内容,使今后的学习效果能真正的做到事半功倍,教师就有必要给予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期刊
【摘要】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并且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关键词】 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