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从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接纳自己,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它有别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不刻意阐述心理学理论知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就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尽管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认识到现行的应试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素质教育应该得到提倡,尤其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可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难实施。很多学校只有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偶尔开设课程,检查过后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有些学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的必要性,也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但在课程实施时往往不能保证课时,因而其有效实施存在困难,更别提实施的程度。
  2.教材存在的问题。教材的偏差存在于价值取向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价值取向以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为主,这种教材只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种知识点编入,忽视了学生的价值,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的健康发展。
  3.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课程目标的理想化表现为有些课程目标的制定不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人为地杜撰,目标过于呆板,没有意义。课程内容的理想化表现为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
  4.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采用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较为混乱。目前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都以考试的定量方法为主,这种方法不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提高,只能反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是不能评价出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的。
  二、优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热身”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始一般用于这种方法。“热身”就是让全身动起来的活动,好比运动员参加比赛之前的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尽快地兴奋、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是“热身”的目的,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大胆地展示自己。“热身”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开心、兴奋即可;有时可以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它犹如一个序曲或前奏。“热身”的形式不限,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场地来设计。
  2.情景体验法。心理课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模拟或想象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其中去感受、体验、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明了自己的心理反应状态,对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例如,针对有些初中生常出现考试过度焦虑,教师可以设计模拟考试的场景,再现考试的场面,让学生在场景中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步消除焦虑;对有些学习自控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教师可以带他们到最热闹的地方去看书,地点可以是学校或校外,让他们讨论问题,从而测定和训练学生的自控能力。通过情景辅导活动,学生辨别哪些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哪些情绪情感是积极的,在学会调节的同时疏导自身的不良情绪,提升健康的情感。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多种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讨论分析法要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各抒己见,通过交换意见或辩论,集思广益,交流思想和感受,促使问题的解决。讨论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较为常用,而且效果比全班讨论要好。小组讨论时的组合可以是老师随机指定,也可以是学生自愿组合,一般以自由组合为主。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广泛地交往和畅所欲言。
  4.心理自述法。心理自述法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就是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既可以帮助情绪合理宣泄,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心理自述法一般遵循自愿原则,在活动中初中生可以讲述自己对某些事件的感受、讲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讲述自己的某次经历、讲述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家庭等。心理自述法是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活动课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触及学生的个人隐私。
  5.游戏活动法。游戏活动法是以游戏作为中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轻松、和谐、愉快、活跃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投射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思与体验自己的行为,同时对同伴的经验和感悟进行分享。在游戏活动中,初中生可以尽情地宣泄平时被压抑的情感,揭开人格的面具,使自己变得真实、豁达,从而完善自我的人格。教师在设计和制定各种游戏的教学目标时要符合初中生的需求,使学生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体验同伴之间友爱、团队合作的快乐,减轻或消除交往障碍;培养竞争和合作精神,改善人际交往的状态。
  6.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让初中生扮演各种角色,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教师给定的相应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在角色扮演中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解决学生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以独白、哑剧、魔术店、镜像等方法为主的心理剧,也可以是通过情景对比、情景创造相结合的戏剧表演活动,这些角色扮演的活动在于运用戏剧表演的方式,通过学生对各种角色的模仿、创造、想象、体验、感受、思考与讨论,达到心理辅导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教师应当努力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营造起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对大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 课堂管理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影响其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课堂管理。成功的课堂管理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催化剂。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
摘 要: 如何增强教学效果,一直是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而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则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作者结合几年来的授课心得,从五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增强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教学制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一、认真做好教学准备,是提高授课质量的关键  1.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老师对教学时间的掌握,受老师本身对课程熟悉度的影响。如果教师对课程
摘 要: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效课堂建设是当前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师应当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潜心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音乐教学实际,从多个角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现代手段的运用,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增强音乐教学魅力,构建立体教学体系,努力实现音乐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高效课堂建设 改善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
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突破单纯课堂教学的狭隘限制,让美术教学更加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将教育活动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并通过有效的师生双边活动实现教育目标,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独立自主、拓展延伸和美育、德育渗透原则,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在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在课后进行活动拓展延伸,为学生创造素质化的立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美术立
摘 要: 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要认识学生在参加美术活动中的基本素质:感知、愿望、再现、创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据,特别是以激发兴趣、培养愿望为主,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同时,有机地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使学生接受到更完整、更全面的情感教育,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美术教学 运用  一、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