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新课程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成功运用情境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物理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的向导,实验是开启未知的钥匙。我们的教学不仅要重在“教”,也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学的目的也不再是单纯遵循传统的教学大纲,而更多是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样性的人才。本文分析了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并提出了情境创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物理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各个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其中包括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近年来,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在课堂上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课堂教学仍束缚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过多地依赖于老师的讲授,而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课堂的主导仍然是老师的“教”和学生被动的“记”。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习惯于这种被动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被磨灭了,成了储存知识的一个工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充分利用良好的情境创设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把单一的“教”变为“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良好的情境创设就要求教师充分地“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第二, 教师和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交流。现在的学生不再像过去的学生那样只靠老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的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显得更加灵活而多样,同时心理也更加复杂。这就迫使我们教师的教学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这时,和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因而,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情境的创设也是很关键的,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更加积极分析、引导学生的心理,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必要肯定和表扬。
二、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引导他们怎么去学,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我们物理课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情境的精心创设,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暗示或启迪,可以更好地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能够把静态的教学变为主动参与的动态教学,在具体课堂上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有尝试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学习活动,而且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建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堂学习的向导,有了这个兴趣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向导。良好的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堂上能引领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通过课外情境创设让学生发现生活,理解物理,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需要真实情境的启发,还需要更多的亲身体验。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确立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确定具体的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者以具体的生活实际为背景,由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讲解入手,设疑激趣,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迫使学生进入思维阶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确探究的目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及时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有了探究的目标后,就会从思想上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想知道为什么。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这一节中的“蒸发”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抹一些水,过了一会,黑板上的水不断减少,最后全部干了,学生就想知道水都哪去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现。如,黑板上的水要使它更快干,可采取什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以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在情境创设时,我们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生动形象的客观事实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突破先入为主的观念。透过真实的物理情境,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拿身边的、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作为素材。灵活的情境创设不但使得学生觉得物理贴近生活,而且更能促进他们养成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例如,对于“惯性”这个概念,在没有接触到这个物理概念之前,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关于这个物理量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坐公交车时,播音提示:“车辆启动,请拉好扶手,防止车突然启动,人会向后倒,容易碰伤”,这是由于惯性的缘故。学生对这个新名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疑激趣”,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应用这个物理概念。因此,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环境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
教师要多设疑问,发掘学生的认识潜能,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所研究的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动手实验
动手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观察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动手、动脑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自主地去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物理世界的规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充分准备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究真知,亲自去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很多学生认为非金属是不能导电的,这是就要让学生利用自己文具盒中的的文具,来验证哪些能导电,哪能不能导电,最终发现笔芯也能导电,从而帮助学生走出这个误区。
又如,学生可以用小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用硬币代替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用三角板、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气球做分子之间的斥力的实验;用鸡蛋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情境设置,不同的实验情境的体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周围的事物好奇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就会不断地细心观察事物,对生活的各种现象不断产生疑问,并能激起部分学生动手的欲望。同时经过课堂的不断引导,学生必然会对周围的事物加以更多的思考,从而使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
4.情境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应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
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是有区别的,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创设递进情境,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一步步递进,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既要有梯度又要有一定难度。
例如,安全用电中的触电的实质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相通,我们不能一下就引申到电线上的小鸟只接触到火线,就没有被触电死亡,而站在不同的两根电线上的小鸟,若亲了一下嘴,就触电死亡。这样的情境难度比较大,学生不容易理解。
5.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
情境的创设不能仅仅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把这种创设延伸到课外。适当地引导学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去亲身体验物理的奥妙。
例如,使用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这个实验,不但费时费力,器材烦多,而且实验现象又不明显(引火仪根本没有火)。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医用注射器和温度计,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注射器内,推动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学生通过制作小教具,可以更正认识上的误区,明白那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物理的探究和学习是无止境的。同时,学生通过“做”不仅能学到新的知识,也更能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包含师生融洽的思想感情、良好的语言情境和认识物理知识的物理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要延伸到课外,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以情激趣”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青少年是具有极为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的个体,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师言行和良好的师生人际情境,都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物理课堂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物理(8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物理(9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邓集春.初中物理情趣导学五环节[J].物理教师,1998(05).
[4]杨元俊.兴趣、能力、方法——初三物理学习导引[J].考试(中考版),2004(07).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物理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各个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其中包括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近年来,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在课堂上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课堂教学仍束缚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过多地依赖于老师的讲授,而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课堂的主导仍然是老师的“教”和学生被动的“记”。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习惯于这种被动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被磨灭了,成了储存知识的一个工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充分利用良好的情境创设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把单一的“教”变为“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良好的情境创设就要求教师充分地“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第二, 教师和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交流。现在的学生不再像过去的学生那样只靠老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的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显得更加灵活而多样,同时心理也更加复杂。这就迫使我们教师的教学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这时,和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因而,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情境的创设也是很关键的,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更加积极分析、引导学生的心理,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必要肯定和表扬。
二、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引导他们怎么去学,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我们物理课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情境的精心创设,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暗示或启迪,可以更好地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能够把静态的教学变为主动参与的动态教学,在具体课堂上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有尝试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学习活动,而且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建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堂学习的向导,有了这个兴趣就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向导。良好的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堂上能引领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通过课外情境创设让学生发现生活,理解物理,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需要真实情境的启发,还需要更多的亲身体验。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确立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确定具体的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者以具体的生活实际为背景,由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讲解入手,设疑激趣,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迫使学生进入思维阶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确探究的目标,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及时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有了探究的目标后,就会从思想上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想知道为什么。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这一节中的“蒸发”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抹一些水,过了一会,黑板上的水不断减少,最后全部干了,学生就想知道水都哪去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现。如,黑板上的水要使它更快干,可采取什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以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在情境创设时,我们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生动形象的客观事实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突破先入为主的观念。透过真实的物理情境,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拿身边的、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作为素材。灵活的情境创设不但使得学生觉得物理贴近生活,而且更能促进他们养成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思考的习惯。例如,对于“惯性”这个概念,在没有接触到这个物理概念之前,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关于这个物理量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坐公交车时,播音提示:“车辆启动,请拉好扶手,防止车突然启动,人会向后倒,容易碰伤”,这是由于惯性的缘故。学生对这个新名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以疑激趣”,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应用这个物理概念。因此,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环境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
教师要多设疑问,发掘学生的认识潜能,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所研究的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动手实验
动手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观察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动手、动脑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自主地去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物理世界的规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充分准备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究真知,亲自去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很多学生认为非金属是不能导电的,这是就要让学生利用自己文具盒中的的文具,来验证哪些能导电,哪能不能导电,最终发现笔芯也能导电,从而帮助学生走出这个误区。
又如,学生可以用小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用硬币代替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用三角板、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气球做分子之间的斥力的实验;用鸡蛋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情境设置,不同的实验情境的体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周围的事物好奇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就会不断地细心观察事物,对生活的各种现象不断产生疑问,并能激起部分学生动手的欲望。同时经过课堂的不断引导,学生必然会对周围的事物加以更多的思考,从而使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
4.情境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应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
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是有区别的,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创设递进情境,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一步步递进,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既要有梯度又要有一定难度。
例如,安全用电中的触电的实质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相通,我们不能一下就引申到电线上的小鸟只接触到火线,就没有被触电死亡,而站在不同的两根电线上的小鸟,若亲了一下嘴,就触电死亡。这样的情境难度比较大,学生不容易理解。
5.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
情境的创设不能仅仅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把这种创设延伸到课外。适当地引导学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去亲身体验物理的奥妙。
例如,使用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这个实验,不但费时费力,器材烦多,而且实验现象又不明显(引火仪根本没有火)。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医用注射器和温度计,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注射器内,推动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学生通过制作小教具,可以更正认识上的误区,明白那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物理的探究和学习是无止境的。同时,学生通过“做”不仅能学到新的知识,也更能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包含师生融洽的思想感情、良好的语言情境和认识物理知识的物理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要延伸到课外,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以情激趣”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青少年是具有极为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的个体,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师言行和良好的师生人际情境,都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物理课堂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物理(8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物理(9年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邓集春.初中物理情趣导学五环节[J].物理教师,1998(05).
[4]杨元俊.兴趣、能力、方法——初三物理学习导引[J].考试(中考版),2004(07).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