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雌二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游离Ca2+浓度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模式.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6例,其中子宫内膜增殖期9例、分泌期7例.取其EMI平滑肌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Ca2+荧光探针负载平滑肌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 ×102、1×103、1×104、1×105 pmol/L浓度的雌二醇作用后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以Ca2+荧光强度表示)的变化,选择最佳浓度雌二醇.以最佳浓度雌二醇分别联合17β雌二醇-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17β-E2-BSA)、ER拮抗剂——氟维司群(ICI182780)、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G蛋白活化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者分别为17β-E2-BSA组.ICI182780组、CHX组和PTX组,以仅用最佳浓度雌二醇处理者为上述各组的相应对照组,观察雌二醇作用后增殖期、分泌期EMI平滑肌细胞以及各组EMI平滑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1)EMI平滑肌细胞培养24h后即贴壁生长,状态良好.(2)1×102 ~1 × 105 pmol/L浓度的雌二醇均能在1 min内引起细胞内Ca2荧光强度迅速升高,分别为275±16、449±18、615±36、641±47,其中1 × 104 pmol/L与1×105 pmol/L浓度的雌二醇作用下细胞中Ca2+荧光强度增幅最明显,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择1×104 pmol/L为最佳雌二醇浓度.(3)1×104 pmol/L浓度雌二醇作用于增殖期与分泌期EMI平滑肌细胞,两者Ca2+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β-E2-BSA组与CHX组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分别为646±32和602±31,与各自相应对照组(分别为513±26和617±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X组与ICD82780组分别为188±20和302±11,与各白相应对照组(分别为632±33和635±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雌二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EMI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调节符合膜受体介导的非基因转录作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