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读仍然不足,教师介入太快,学生缺乏充分的感知基础;二是揣摩、感悟、品味不足,结论得出太快,学生很难联系生活和知识实际来进行品味和吸收,更没有情感的介入;三是讨论交流不足,分歧消除太快。
这种“缺乏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失去了意义建构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怎样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笔者认为:注重“过程”,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取向。
第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什么这样界定?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因此,关注“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对话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元的----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上课伊始,教师可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导语,可用谜语、故事、图画、古诗等导人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初读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细读阶段,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让学生表演、画简笔画、放幻灯片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感悟;临近课终,老师可以询问学生疑难解决情况,也可让学生当堂交流感受等。
从师生对话的层面看,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巧妙点拨,或娓娓交谈,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从生生对话的层面看,学生可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可以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可以沟通信息、共享成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其次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初读时,不应只是叫一两名好学生读一下走走过场,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范读或录音磁带来做一下展示,而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因为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主动积极地去辨认这些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
在精读课文阶段,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亲历语文境内,眼看,耳听,心想,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再次是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大语文”的宽广视野,将教学环境作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力求使师生双方都与教学环境产生对话关系。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多重的对话关系中,其核心应该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为什么呢?
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既如此,阅读教学活动就必须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
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进入其中,可以启心智、长见识,能够陶冶性情、诱发遐想。让我们的学生与营养丰富的精神产品开展对话吧,他们定会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饱览祖国语文的无边春色。
第二、让课堂教学成为语文实践的过程以提高应试成绩为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用大量的知识化、模式化、机械化的理性分析和习题操练替代了语文教育的全部,把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性、审美性、情感性都统一到了知识性这一层面。
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学生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参与,都离不开实践,但是这种以理性分析和机械训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不仅没有实际价值,反而造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畸形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诚然,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语文这个工具既不同于镰刀、锄头,也不同于数学、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因为语文本身负载着“文化”,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交融统一的。抽掉人文精神,语文就会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从而步人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语文课要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增强“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新型课堂中的语文实践与传统意义的“实践”到底有何不同呢?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读写能力是技能性的,光懂得道理和知识不行,还要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才能形成技能和习惯。学生主要是学习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掌握了某种语言知识,然后才去学习和掌握某种语言,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能力,决不可能主要由他在学校和从书上学得的语言知识转化而来。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自主学习的特征,也有探究学习的因素,教师主动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师生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而这,不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过程”的理想境界吗?
(河北省正定县南楼学区北石家庄联校)
这种“缺乏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失去了意义建构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怎样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笔者认为:注重“过程”,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取向。
第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什么这样界定?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因此,关注“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对话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元的----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上课伊始,教师可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导语,可用谜语、故事、图画、古诗等导人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初读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细读阶段,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让学生表演、画简笔画、放幻灯片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感悟;临近课终,老师可以询问学生疑难解决情况,也可让学生当堂交流感受等。
从师生对话的层面看,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巧妙点拨,或娓娓交谈,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从生生对话的层面看,学生可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可以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可以沟通信息、共享成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其次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初读时,不应只是叫一两名好学生读一下走走过场,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范读或录音磁带来做一下展示,而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因为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主动积极地去辨认这些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
在精读课文阶段,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亲历语文境内,眼看,耳听,心想,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再次是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大语文”的宽广视野,将教学环境作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力求使师生双方都与教学环境产生对话关系。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多重的对话关系中,其核心应该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为什么呢?
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既如此,阅读教学活动就必须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
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进入其中,可以启心智、长见识,能够陶冶性情、诱发遐想。让我们的学生与营养丰富的精神产品开展对话吧,他们定会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饱览祖国语文的无边春色。
第二、让课堂教学成为语文实践的过程以提高应试成绩为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用大量的知识化、模式化、机械化的理性分析和习题操练替代了语文教育的全部,把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性、审美性、情感性都统一到了知识性这一层面。
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学生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参与,都离不开实践,但是这种以理性分析和机械训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不仅没有实际价值,反而造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畸形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诚然,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语文这个工具既不同于镰刀、锄头,也不同于数学、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因为语文本身负载着“文化”,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交融统一的。抽掉人文精神,语文就会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从而步人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语文课要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增强“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新型课堂中的语文实践与传统意义的“实践”到底有何不同呢?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读写能力是技能性的,光懂得道理和知识不行,还要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才能形成技能和习惯。学生主要是学习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掌握了某种语言知识,然后才去学习和掌握某种语言,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能力,决不可能主要由他在学校和从书上学得的语言知识转化而来。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自主学习的特征,也有探究学习的因素,教师主动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师生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而这,不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过程”的理想境界吗?
(河北省正定县南楼学区北石家庄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