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配电自动化运行时,应有良好的配电管理策略。通过不断创新各种配电设备,实现高效配电,并结合配电自动化的实际程度,不断完善配电管理策略,尽可能发挥配电自动化的优势,在确保电力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然后提出一些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方法,并阐明提高配电管理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对策
  1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远程监控和实施配电系统。在很多电力企业中,电力配电系统已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这种自动化管理依靠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该装置可以进一步组合在变电站中,直接装置包括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具体分为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为了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控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使所有设备都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目前,变电站的控制能够使得设备控制顺利完成,获得了理想的运行监督效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变电站的二次接线比传统的二次设备简单。确保公司减少安全事故和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维护费用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使用户获得更加安全的电能。
  2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
  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师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五个方面:故障、负荷管理、配电SCADA、配电网高级应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配电自动化和传输网络自动化基本相同。配电SCADA主要是为DA/DMS提供可靠的基本数据信息。针对变电站的用户和配电网络实现。但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不仅仅是配置SCASA远程功能,还需要增加馈线自动化功能。该馈线故障具备自动隔离、识别和恢复基本功能。然而,在实际配电故障诊断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配网故障情况和实际电网运行情况存在差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完成故障诊断。诊断解决方案适用于单相接地、相间接地和三相接地。这种情况下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或者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要想完成第一功能,需要对正常状态下的馈线状态量进行数据采集,还需要对故障期间的馈线状态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实现通过人工远程控制系统对馈线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自动故障恢复和自动隔离。
  3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方法
  3.1开发自动化程序
  要想实现电力的自动化,首先就要开发自动化程序,还要保证这个程序能够随着电力的发展不断更新,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推动电力的发展。可以利用计算机研发一个配电自动化控制程序,确保这个程序能够调动整个区域范围内的电力,实现配电自动化,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强配电自动化基础设备的建设,确保计算机能和技术设备有效结合在一起,为配电自动化创造先决条件,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再进一步进行配电自动化的程序开发;另一方面,建立自动化程序的联动性,让程序能更好的为配电自动化服务,如果电子系统更新换代,相应的程序也需要进行版本迭代,确保不会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出现资源不匹配的问题,让配电自动化符合当前电力发展的要求。
  3.2优化自动化环节
  除了要解决配电自动化程序的问题,还要确保配电自动化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每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达到配电自动化的目的。而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环节期间,先要对每个自动化环节进行划分,其环节的划分原则一定要严格按照配电自动化的过程进行,也需要设置专门的检测系统,确保每一个自动化环节准确无误,然后需要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部分,在完成一个环节的内容后,能快速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内容处理,在确保整个电子自动化能有序进行后,再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设置针对性解决策略,让整个配电自动化环节都能流畅的进行下去。
  3.3完善自动化系统
  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也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两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分析影响配电自动化的因素,要把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影响的部分全部总结出来,对每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正确预防的办法,避免出现故障问题;第二,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所有组成要素,让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内容,为今后顺利开展各种配电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让电力的发展能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社会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4提高配电管理效率的策略
  4.1加强配电管理的监管力度
  加强配电管理监管力度是提高配电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期间,首先要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分工,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两个能力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来监督其他人的工作,并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如果有管理人员在配电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工作疏漏,也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身上,让管理监督能够具有针对性,从而快速解决配电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要加强监督人员和岗位的适配度,监督人员需要对配电管理所有的工作环节具有彻底的了解,并能及时指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同样的问题,以此方式来提高整体配电管理的效率。
  4.2优化配电管理的操作方式
  优化配电管理的操作方式是提高配电管理效率的又一好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提升,那么配电管理操作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優化配电管理的操作方式时,要注意三点内容:第一,合并管理步骤类似的操作方法,在合并之前,需要将所有的操作方式罗列出来,剔除不需要的操作步骤,简化过于复杂的操作步骤,让操作方式类似的步骤合并成一种,降低配电管理的周期,以此来提升配电管理效果;第二,优化配电管理操作细节,有些配电管理的细节较多,管理起来也会出现一些难以协调的问题,所以在优化的时需要对这些细节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小因为操作细节带来的损失,不断提高配电管理操作的实效性;第三,优化配电管理操作方式,在优化操作方式期间,不仅要从配电管理的角度考虑,更要站在管理人员的角度考虑,如果操作方式过于复杂,管理人员可能会出现纰漏,所以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电管理操作方式,达到高效配电管理的目的。
  4.3提高配电管理人员专业性
  提高配电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也是提高整体配电效率的关键。在提高配电管理人员专业性的时候,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提高配电管理人员的基本管理素质,先要对管理人员的基础配电管理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确保管理人员对配电管理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存在偏差,再让管理人员进行配电管理实际操作,使得他们能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其二,先对配电管理内容进行汇总,引导管理人员结合专业知识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如果有管理人员没有选对管理方式,也可以及时做出岗位配置调整,不断提高配电管理的质量。
  4.4定期维护配电管理的系统
  最后,需要定期对配电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在系统分析过管理的所有过程和要求后,明确管理内容和可能需要调整的管理方法,以此来加深对整个配电管理系统的理解,之后再找到各个配电管理系统的运行方式,分析不同系统运作方式之间的联系,注意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让整个配电管理系统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运作,为社会电力发展服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不断发展的今天,对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要在开发自动化程序、优化自动化环节、完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用加强配电管理的监管力度、优化配电管理的操作方式、提高配电管理人员专业性、定期维护配电管理的系统等策略来提高配电管理效率,最终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电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8(36):197-198.
  [2]李伟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河南省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B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硬化病(SSc)及其肾损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BT)对81例SSc患者[其中59例合并硬皮病肾损害(SRD)]及90名健康对照的HLA-DRB1基因型进行研究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或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多因素之间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现33种HLA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发重视电力营销管理,效应用电力系统营销管理方法不但能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和工作效率,还能充分利用电能资源创造经济收益。在新时期电能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用户对电能的需求愈发趋于多元化,需要电力企业积极处理营销管理和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和方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营销管理的方法,旨在为电
目的 通过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唇腺组织中自细胞介素(IL)-18、干扰素-γ的表达及血清IL-18的水平,探讨IL-18、干扰素-γ在pS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0例pSS患者及8例对照组的唇腺石蜡组织连续切片中IL-18、干扰素-γ阳性细胞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该组患者及18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IL-18水平;采用醋酸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高热量、高嘌呤食物的摄取逐年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随之逐年增高,并且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关系密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取了2008年我院健康体检人群11620名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男,52岁.于2010年5月3日入院.主诉:下肢肿痛、胸闷6个月,指端紫绀1个月.2009年12月15日患者右下肢肿痛、胸闷,伴皮肤瘀斑,当地就医,予以输注血小板,未行抗凝治疗.患者症状未缓解.2010年1月26日患者胸闷加重,痰中暗红色血块,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010年2月10日双下肢肿痛,咯血、胸闷加重。
期刊
1 概述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表现,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上述症状可以单独或多个共同存在。
期刊
目的 了解多发性肌炎(PM)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PM合并PBC的患者(PBC/PM)的特点;并与同期PBC数据库中未合并PM的PBC患者(PBC/nPM)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x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①PBC/PM共10例,占同期全部PBC患者的2.67%.②一般情况:10例PBC/PM男性3例,
摘要:电力企业的营销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所以在对于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通过优化电力企业内的管理制度,使企业能够在市场当中占据有利利润,另外在电力企业营销的过程当中,引入先进的设备以及专业的科研人员,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使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当中,能够顺利解决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电力营销管理过程当中如何针对电量异常所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对炎性关节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及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根据HBV血清学指标分组,动态随访TNF-α拮抗剂治疗后HBV再激活及肝功能情况.多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50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3~23个
目的 观察系统性硬化病( SSc)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甲襞毛细血管镜下表现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SSc患者和37例其他CTD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雷诺现象,行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比较SSc患者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与其他CTD患者之间的差异,并与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参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x2检验.结果 SSc患者甲襞微循环的主要特点是管袢数目减少,管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