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赞美,是孩子成长的毒药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成长路上的困境与挣扎,不是你好的时候,我肯定你表扬你,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接纳你帮助你,这才是最好的赞美。
  在新加坡从事幼教工作的琳达回国度假,跟我探讨育儿问题。
  “我发现中国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饭,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简直像看到地球之光,围着说‘你真棒’。这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难道不是他的本分?”
  这个问题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我当然特别理解父母的心情。作为在打击、贬低教育环境里成长的一代,我们太明白肯定教育的重要,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不要受跟我们一样的苦。
  但正如琳达所说,随随便便赞美一个孩子,并不能让他们树立自信,相反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敏感、脆弱、自恋,只能听好话,不能挨批评。
  一个家长跟我抱怨她女儿。女儿从小在赞美教育中成长,不仅在家人人夸,幼儿园还有专门的活动,让小朋友互相点赞。哪个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者帮老师做值日,其他小朋友一起鼓掌,说“嘿嘿你真棒”。
  她慢慢发现不对劲,孩子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为了得到赞美。读小学以后,情况变得更糟,因为不能经常听到“你真棒”,她变得不喜欢老师,有极强的挫败感和逆反心理。
  这个孩子的问题,几乎是信奉“表扬出贵子”家庭或早或晚都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过于泛滥的表扬让孩子失去规则意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本分和职责,容易因为获得赞美太容易,而丧失进步的动力。
  如果把孩子比作海豚,海豚游泳,不会获得奖励,它顶球、套圈,才有小鱼干;但我们太多父母,过早献出了自己的赞美,让小海豚们觉得只要会游泳,就是世上最厉害的小孩,懒得再花时间和精力,学习顶球和套圈。
  其次,过于草率的表扬,让父母与孩子都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我见过一边刷手机,一边对孩子说你真棒的家长。我忍不住问他,你觉得孩子棒在哪里,他抬头茫然地看了我一眼,说他自己看书,没来烦我,就很棒啊。而他的孩子,正在书店的童书角一页页撕书,玩得兴起,没空去烦爸爸。
  第三,沒有区别和分析的赞美,容易造成孩子的讨好型人格。
  如果赞美是一种教育,它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内观,拥有挑战未来的巨大能量和优良品格;而那些随随便便,无时无刻不在赞美孩子的家长,只是为了暂时安抚孩子,让他们安静、听话、懂事。
  孩子人小鬼大,很快就明白了做什么、怎样做,会让爸爸妈妈高兴。为了收获更多的赞美,他们可能失去对自身喜好的判断,变成心机小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赞美教育的盛行,是速食化在教育上的折射。每个父母都希望一天说100个你真棒,就能收获一个完美自信娃。
  告诉你们:这!不!可!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对数千个样本分析后得出结论:决定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功的,不是漂亮的外表、社交智力、很高的IQ,而是坚韧的品格、顽强的毅力,是抗压和抗挫折能力。
  父母的随口赞美,让孩子失去的正是“坚韧”这种最宝贵的品格。
  往往,喜欢随口赞美孩子的,跟喜欢随口打击孩子的是同一类父母。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动脑筋、简单粗暴、懒得观察,无力与孩子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我们小区有个妈妈,孩子小时候跳得高一点,她说你好棒;跑得快一点,她说你真聪明。等孩子上了小学,经常看到她在路上骂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
  过于随便的赞美,有时候是一种洗脑,让父母慢慢相信了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一旦孩子力所不及,父母先被挫败感打倒了。
  父母都不能正确理解人生的困难,怎么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做得好的时候被赞美,而是做得不好的时候被鼓励。
  一个读者以前一直觉得父亲特别严肃。小升初,她读了本市最好的学校,第一学期考了全班倒数第五名,对于她这种“别人家的孩子”,简直是世界末日。
  父亲却笑着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下次考倒数第十,我就买个新手机给你。”
  期末考试,她已经到了全班中等。初二的时候,她重新回到了前十名。
  她现在在英国读书,每次遇到困难,都会想起父亲当年的淡定与幽默。她说再动听的赞美,都比不上天塌了的时候,家长的淡定从容。父亲让她明白了,人生是长跑,不必只争朝夕,战胜困难的过程,比名次和荣誉重要。
  正向的肯定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你真棒”,而是考验父母细心、耐心和智慧的大工程。在这里,小羊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说“你真棒”,不如告诉孩子,这次好在哪里。好好吃饭,认真写作业,按时睡觉,收拾自己的房间,都是孩子的份内事。值得夸奖的不是他做了,而是他为这件事付出的努力,是他战胜自己的过程。
  二、当孩子克服困难完成一件事,除了说你真棒,请多问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进行自我分析,明白自己是如何进步的,下一次,遇到困难,他就不会随便放弃,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非常重要。
  三、孩子成功的时候,给他拥抱,失败的时候,给他肯定。失败的意义,不是让我们哭泣,而是爬起来,从另一条路通往成功。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能否跨越失败,把人生变成长跑。
  (摘自“知乎”)
其他文献
对于未来的职业,你有些什么设想呢?如果你想从事与众不同的工作,那么这份未来职业清单值得一看。有研究表明,65%的人将不会从事现在任何已知的工作,换句话说,你理想中的职业可能还没有诞生,从现在开始直至未来的几十年内,到底会出现哪些工作呢?职业设计师们给出了超酷的答案。垃圾回收师  未来垃圾回收师的工作就像打游戲,高科技管理下的信息系统,将大数据运用于垃圾收集、分类、再生利用等环节上,使垃圾置换成资源
期刊
期刊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两幅画,这两幅画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仙女。在日常生活里,如果夸一个人好看,我们会说,美得像仙女一样。可仙女长得什么样,大概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象。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代的画家是怎样描绘仙女的。  先来看一幅中国画——《阆苑女仙图》,这是五代阮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这幅画描绘了一群仙女聚会的场景。阆苑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大概是某天西王母兴致好,召集各路神仙小姐姐来聚会。阮郜的这幅画
期刊
早在孩童时期我就是个蜂鸟狂热者了。  ——马丁·约翰逊·赫德一位美国自然主义者  美国画家马丁·约翰逊·赫德(1819-1904)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专注于风景画、海景画和静物画的创作。赫德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间小镇巴克斯郡,是一名农场主的儿子,早年间跟着邻居学习画画,在近二十岁的时候开始自己创作。二十四岁那年,赫德成为一名肖像画师,并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游历美国和欧洲寻找委托项目。在将近四十岁的时
期刊
从前,有一座池塘,池塘里生活着许多青蛙。青蛙们过着青蛙的日子,做着青蛙的事儿:他们跳来跳去抓苍蝇吃,吃饱了就打个盹儿,或者是和蜻蜓玩一会儿。  夏日的晚餐后,他们喜欢聚在一起大声唱歌。  一个夜晚,他们正起劲儿地唱着一首“呱呱呱”的歌,忽然,从空中掉下一个什么东西,“扑通”一声落进了池塘。  借着萤火虫的光亮,青蛙们马上开始搜寻起来,他们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掉进了池塘。其中有一只青蛙,正好看见那个东西
期刊
1900年1月4日  今天下午我设法抓住了外婆,她正在客厅里,我就坐到了她的身边。我一直在想跨年夜的那场辩论,希望她能对我讲讲她的经历。“我非常高兴。”她握着我的手,吩咐人准备茶和烤饼。  外婆是妇女投票权运动的追随者,其实,她是伦敦妇女投票权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协会成立于1867年。  “外婆,我希望成为一位二十世纪的女性,”我严肃地宣布,“我希望我的人生能获得又特别又出色的成就。”  外婆将
期刊
在写作文中很容易发现,同一句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词语、语气表达出来,其意蕴和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并不断练习,作文才会有滋有味。如何让你的作文读起来更有味道呢?今天和你分享几个小窍门。一、写外貌不用“有”  很多学生在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时,总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试着去掉文中的
期刊
窗外有一丝动静,窸窸窣窣。  是蛇吗?  我转过身去,瞥见一团白色的影子。  那影子越来越亮,越来越白,越来越清晰。  他扭动一下,从窗户的栅栏中间飘进来,出现在昏黄的灯光里。单薄如纸的身体,细长的四肢,方正的大脑袋。  还有那双晃动着黑眼珠的熟悉的眼睛!  “明治,爸爸又来了。”他說。  没错,是他,他又来了。  “真的是爸爸,你要相信我。”他朝我张开双臂。我想起田野里可怜的稻草人。  是的,我
期刊
杰西走进地下室的那间教室,他注意到迈尔斯太太已经让人把莱斯莉的桌子从教室前面搬走了。当然,杰西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了,可是早晨在校车站的时候,他还是、还是会抬头远眺,期盼着可以看到她迈着平稳优雅、富有节奏的步伐,穿过草场跑过来。也许她已经去学校了,比尔开车带她过去了,就像以前她迟到了赶不上校车的时候,比尔送她去上学的情形一样。然而当杰西走进教室的时候,她的课桌已经不在那里了。大家为什么都这么急着摆脱她
期刊
1场比赛,2次破纪录,一举拿下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23岁的武大靖成了当下中国冰雪运动的头号明星!他以风一般的速度掠过韩国平昌的滑冰场,没有给所有对手和裁判留下任何机会,带走了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瞬间走上人生巅峰,但奋斗的过程注定坎坷,武大靖也不例外,他能有今日的成就,与少年时期经历的苦难分不开。  武大靖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个普通家庭,10岁那一年,他喜欢上了滑冰,进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