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线损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重要工作环节之一,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降低线损、减少损耗、提高效益。本文主要基于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中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分析功能,在线监控10KV配电线路的实时线损完成情况,及时剖析、解决、处理线损异常问题,实现对配电线路损耗的精确分析和闭环管控。准确、动态、合理的维护线路线损考核模型,提高模型配置完整性和准确率,同时通过对线损异常线路的分析核查,及时有效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对计量故障、违窃用电用户进行查处并追补电量,及时挽回公司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营销GIS 实时线损 应用
一、问题现状
用电采集系统上线之前,对于10KV配电线路线损的计算,主要采用同一时间抄录线路关口表计、用户表计,手工计算供入、供出电量及线路损耗完成值。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这因抄表不同步、用户计量设备故障发现不及时、用户违窃电等多方面情况,出现10KV配电线路线损偏高、波动异常等现象,从而加大线损管理工作难度。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线后,其中‘线损分析’功能模块理论上能够实现对线路线损的实时监控,但因对其相关模块功能、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功能使用管控不到位,致使线损模型配置不正确、不完整,线路模型配置率、完整率不到50%,同时线损率异常线路数量也较多。此外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不能直观、清晰的反映线路实时线损的完成情况。
二、提升目标
(一)问题原因分析
以往的手工计算线路损耗的方式已不能准确反应出线损的真实水平,而且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如因用户数量较多,不能保证抄表时间严格同步,会造成线损出现较大波动;用户计量PT烧坏造成计量失准或是用户违窃用电,发现线损异常会有一定滞后性,同时还需要对线路所带用户进行逐户排查,不能及时、准确的确定异常用户。
(二)管理提升目标
一是结合营销GIS平台相关功能,加大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线损分析模块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提高实际应用水平,规范线路线损模型配置流程,保证线损模型配置率100%,配置完整率100%。二是通过营销GIS平台中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分析,查看配电线路供入、供出计量点的完整性、准确性,查看各计量点的采集成功率,及时分析处理实时线损异常问题,保证线损的可控、能控、在控,实现对配电线路损耗的精确分析和闭环管控。
三、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人员对系统功能原理不熟悉,操作流程不明确,系统应用水平较差,造成工作存在局限性。二是通过查看营销GIS中配电线路线损实时分析数据,存在多条供入电量为0或为空的线路信息,主要是线路线损模型配置不完整、存在错误垃圾数据、或是采集数据异常造成。三是存在多条实时线损异常、超限值的线路,经核查原因为营销系统中台区(专变、公变)的线路属性不正确造成。四是存在部分线路关口计量点、台区计量点无采集计量装置、无采集信息,或因采集装置故障、信号弱等原因造成采集表码异常、不可用的现象。
(二)解决措施
营销GIS平台上线以来,对于线损精细化管理实用化应用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做法和措施:一是线损模型配置是线损计算的基础,模型配置的完整性决定线损计算的正确性。需要准确梳理所管辖的10KV有损、无损线路数量,要求在营销系统中准确维护线路的‘有、无损’标志。对于有损线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准确规范配置线损模型,查看模型中线路的供入计量点信息是否准确完备,保证模型完整率100%。二是对10KV线路所带的用户专变台区、公配台区进行核查,对线路属性有错误的及时在营销系统中进行属性调整,保证各台区的线路属性准确无误。三是核查各线路所带台区是否都已安装智能表计、负控终端等计量装置,保证各台区用电采集信息全覆盖,同时加大采集运维人员力量,对采集异常的表计、终端第一时间进行维护调试、更换处理,保证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及采集数据可用率。四是要求专人负责每天查看营销GIS中各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完成情况,及时分析线损异常的原因所在,结合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处理。五是结合稽查监控系统,定期开展线路实时线损稽查整改工作,对线路实时线损指标进行专项稽查,对线损异常分析工作起到再分析、再总结、再提升作用。六是定期对各线路实时线损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建立线损考核管理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督促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经验
营销GIS平台中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准确的前提,需要营销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相关数据信息准确完备。包括营销系统中用户的线路属性是否正确、台区、关口计量点信息是否准确完整、采集计量设备是否安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线路线损模型配置是否完善、各计量点数据信息采集是否及时准确有效等。一是需要将营销系统中的所有配电线路属性、台区线路属性进行彻底梳理,对于错误的及时整改。二是需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准确建立线损模型,同时保证模型配置准确率、完整率。三是保证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的同时,加大数据采集维护力度,保证采集信息及时、准确、可用。四是安排专人定期查看线路线损实时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分析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各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默契配合,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异常问题。
四、成效分析
(一)通过采取以上的工作措施,在线损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10KV配电线路线损模型配置率100%,配置完整率100%。较平台上线初期60%的配置完整率有明显提升。二是实时线损异常线路数量明显减少,线损达标率有所提高,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三是通过加大对数据采集运维的工作力度,用电信息采集相关数据指标有所提升,终端在线率和采集成功率均达97%以上,为实时线损的准确计算提供前提保障。四是通过对线损异常线路的分析核查,查处违窃用电2户,用户计量装置故障2户,共计追补电量200万KWH,及时有效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减少公司经济损失。
(二)实用化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管辖线路较多,仍存在多数线损异常线路,需要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及时解决处理。二是线损管理是一项需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线路关口或台区表计、终端如有更换,应及时提工单走流程,在相应的系统中准确规范的完成设备更换、采集维护工作。四是营销GIS平台的正常运行使用,需要营销配电高效、默契结合。对于现场实际有新线路送电、新负荷调整割接等情况,生产、营销部门应提前沟通结合,按照营销GIS运行管理办法要求,完备相关数据及准备工作,保证系统各项数据的准确完善。
关键词:营销GIS 实时线损 应用
一、问题现状
用电采集系统上线之前,对于10KV配电线路线损的计算,主要采用同一时间抄录线路关口表计、用户表计,手工计算供入、供出电量及线路损耗完成值。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这因抄表不同步、用户计量设备故障发现不及时、用户违窃电等多方面情况,出现10KV配电线路线损偏高、波动异常等现象,从而加大线损管理工作难度。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线后,其中‘线损分析’功能模块理论上能够实现对线路线损的实时监控,但因对其相关模块功能、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功能使用管控不到位,致使线损模型配置不正确、不完整,线路模型配置率、完整率不到50%,同时线损率异常线路数量也较多。此外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不能直观、清晰的反映线路实时线损的完成情况。
二、提升目标
(一)问题原因分析
以往的手工计算线路损耗的方式已不能准确反应出线损的真实水平,而且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如因用户数量较多,不能保证抄表时间严格同步,会造成线损出现较大波动;用户计量PT烧坏造成计量失准或是用户违窃用电,发现线损异常会有一定滞后性,同时还需要对线路所带用户进行逐户排查,不能及时、准确的确定异常用户。
(二)管理提升目标
一是结合营销GIS平台相关功能,加大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线损分析模块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提高实际应用水平,规范线路线损模型配置流程,保证线损模型配置率100%,配置完整率100%。二是通过营销GIS平台中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分析,查看配电线路供入、供出计量点的完整性、准确性,查看各计量点的采集成功率,及时分析处理实时线损异常问题,保证线损的可控、能控、在控,实现对配电线路损耗的精确分析和闭环管控。
三、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人员对系统功能原理不熟悉,操作流程不明确,系统应用水平较差,造成工作存在局限性。二是通过查看营销GIS中配电线路线损实时分析数据,存在多条供入电量为0或为空的线路信息,主要是线路线损模型配置不完整、存在错误垃圾数据、或是采集数据异常造成。三是存在多条实时线损异常、超限值的线路,经核查原因为营销系统中台区(专变、公变)的线路属性不正确造成。四是存在部分线路关口计量点、台区计量点无采集计量装置、无采集信息,或因采集装置故障、信号弱等原因造成采集表码异常、不可用的现象。
(二)解决措施
营销GIS平台上线以来,对于线损精细化管理实用化应用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做法和措施:一是线损模型配置是线损计算的基础,模型配置的完整性决定线损计算的正确性。需要准确梳理所管辖的10KV有损、无损线路数量,要求在营销系统中准确维护线路的‘有、无损’标志。对于有损线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准确规范配置线损模型,查看模型中线路的供入计量点信息是否准确完备,保证模型完整率100%。二是对10KV线路所带的用户专变台区、公配台区进行核查,对线路属性有错误的及时在营销系统中进行属性调整,保证各台区的线路属性准确无误。三是核查各线路所带台区是否都已安装智能表计、负控终端等计量装置,保证各台区用电采集信息全覆盖,同时加大采集运维人员力量,对采集异常的表计、终端第一时间进行维护调试、更换处理,保证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及采集数据可用率。四是要求专人负责每天查看营销GIS中各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完成情况,及时分析线损异常的原因所在,结合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处理。五是结合稽查监控系统,定期开展线路实时线损稽查整改工作,对线路实时线损指标进行专项稽查,对线损异常分析工作起到再分析、再总结、再提升作用。六是定期对各线路实时线损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建立线损考核管理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督促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经验
营销GIS平台中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准确的前提,需要营销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相关数据信息准确完备。包括营销系统中用户的线路属性是否正确、台区、关口计量点信息是否准确完整、采集计量设备是否安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线路线损模型配置是否完善、各计量点数据信息采集是否及时准确有效等。一是需要将营销系统中的所有配电线路属性、台区线路属性进行彻底梳理,对于错误的及时整改。二是需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准确建立线损模型,同时保证模型配置准确率、完整率。三是保证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的同时,加大数据采集维护力度,保证采集信息及时、准确、可用。四是安排专人定期查看线路线损实时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分析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各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默契配合,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异常问题。
四、成效分析
(一)通过采取以上的工作措施,在线损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10KV配电线路线损模型配置率100%,配置完整率100%。较平台上线初期60%的配置完整率有明显提升。二是实时线损异常线路数量明显减少,线损达标率有所提高,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三是通过加大对数据采集运维的工作力度,用电信息采集相关数据指标有所提升,终端在线率和采集成功率均达97%以上,为实时线损的准确计算提供前提保障。四是通过对线损异常线路的分析核查,查处违窃用电2户,用户计量装置故障2户,共计追补电量200万KWH,及时有效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减少公司经济损失。
(二)实用化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管辖线路较多,仍存在多数线损异常线路,需要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及时解决处理。二是线损管理是一项需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线路关口或台区表计、终端如有更换,应及时提工单走流程,在相应的系统中准确规范的完成设备更换、采集维护工作。四是营销GIS平台的正常运行使用,需要营销配电高效、默契结合。对于现场实际有新线路送电、新负荷调整割接等情况,生产、营销部门应提前沟通结合,按照营销GIS运行管理办法要求,完备相关数据及准备工作,保证系统各项数据的准确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