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2016年进行了台湾泥鳅池塘苗种培育试验,采用了肥水下塘和清水下塘两种放养方式,经30 d的养殖,苗种规格达3~7 cm,清水下塘成活率较高且稳定,为30%~35%,而肥水下塘成活率相对较低,为20%~25%。
关键词:台湾泥鳅;鱼种培育;不同方式;成活率;效果比较
台湾泥鳅由于具有温顺、胆大而且食性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而成为近年北方地区新兴的养殖品种。但是苗种从南方调运又存在运输时间长、成本高、成活率不稳定等问题,北方地区自己培育苗种往往水花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个问题2015-2016年我们进行了肥水和清水两种不同方式的池塘苗种培育试验研究,现将我们养殖试验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加以总结,以期对苗种繁育场及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1 肥水下塘
1.1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是泥鳅苗种培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彻底杀灭水体中细菌、蜻蜓幼虫、昆虫、蜈蚣、杂鱼。消毒时间在放苗前10 d左右。池塘规格0.13~0.2 hm2,保留淤泥10~20 cm。池塘消毒采用两种方法:(1)带水清塘:水深30~40 cm,用生石灰1 500~2 5250 kg/hm2或漂白粉225 kg/hm2。(2)干法清塘:用1 500 kg/hm2生石灰,挖坑溶化后全池泼洒。
1.2 水花放养规格及密度
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水花放养效果对比试验:苗种规格分别为破膜后2.5~3.0 d(水花上浮平游苗)、5 d、7 d的幼苗,经过1个月养殖后,出池总数量各有高低,成活率没有明显区别,水花放养密度在450万~600万尾/hm2左右。
1.3 蓄水施肥
5月中旬,水温20 ℃以上时,在放苗前5~7 d,培苗池加水40 cm左右。泼洒发酵腐熟后的鸡粪做基肥,用量3 000~4 500 kg/hm2。
1.3.1 池水肥度 透明度控制在20 cm左右,水色为茶褐色或淡绿色,此时藻类品种多以褐藻和绿藻为主。
1.3.2 轮虫密度与水花下塘时间 肥水后5 d培养的轮虫繁殖接近高峰时水花下塘。轮虫密度每毫升60个以上。
1.4 微粒饲料投喂水花下塘6~7 d后,根据轮虫密度与苗种设施情况开始转投微颗粒饲料,微颗粒饲料使用甲鱼或鲤鱼破碎料。
2 土池清水下塘
2.1 清塘与水源
池塘底泥基本全部清除。水源为150 m深井水,每个养殖池面积0.13~0.2 hm2,水深0.4 m,进水后曝气2~3 d。 每个池塘设增氧机1台。
2.2 水花规格与放养密度
选择破膜3 d的开口苗;放苗密度525万尾/hm2。
2.3 饲料投喂
2.3.1 饲料与投喂量 鳅苗下塘后,前期每天早、晚泼洒豆浆两次,投喂量45 kg/hm2·d,每天投喂乳酸菌软苗种开口料3次(5:00、11:00、19:00),每次投喂7.5~15 kg/hm2,池边适量多泼洒一些,每次投喂时间1小时,持续投喂8~10 d;随之改为直径0.3~0.5 mm软饲料;体长达到2~3 cm时,改为直径为0.5 mm软颗粒饲料,投喂量每次30~45 kg/hm2;当体长为3~5 cm后,投喂鲤鱼粉碎料。
2.3.2 注意事项 泥鳅在体长1.5~3.0 cm时是死亡高峰。此时的泥鳅肠道发育还不健全,处于转换肠道呼吸阶段,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死亡。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科学投喂至关重要。
泥鳅苗种培育阶段,人工饲料要事先用水浸透。2015年在衡水站发现部分鱼苗腹部朝上,解剖肠道有积食现象,出现积食情况后,陆续出现死亡现象。2016年采用乳酸菌软颗粒饲料,有效地避免了积食现象的发生。
泥鳅苗体长在1.5~3.0 cm阶段时,投喂人工饲料前适当投喂些枝角类,也能有效地避免抢食人工饲料过饱而造成积食现象。
3 池水调控
3.1 适时加注新水
主要依据水色、透明度适当换水。每次换水不超过15 cm,避免水质变化过大,引起鱼苗应激反应。透明度保持20~25 cm。
3.2 光合细菌使用
每隔10 d泼洒一次,菌种密度(1~2)×108个/mL,按5.0 mL/L剂量,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3.3 增氧
保持池水充促的溶氧,视天气情况适时开机增氧。
4 病害防治
在培苗过程中两种培养方式均有气泡病、鳃霉病2种疾病发生。
4.1 气泡病
鱼苗患气泡病主要是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得水中氧气含量过饱和,鱼苗吞食大量的氧气泡所导致的。得病的鱼苗肠道内分布满气泡,鱼苗因此不能下潜,同时影响其正常摄食,鱼体消瘦,体色变黑陆续死亡。
预防及治疗:通过冲入新水,泼洒泥浆,食盐化水全池泼洒可以得到缓解,食盐用量为60~90 kg/hm2。
4.2 鳃霉病
水质变坏、过肥等环境条件不适,导致鳃病发生。镜检鳃组织被鳃霉菌侵蚀破坏,鳃丝、鳃耙变黑。病鱼失去正常游泳姿态,受惊后游动时晃头。病鱼不进食,呼吸困难,不及时治疗,终会因呼吸受阻而死亡。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定期全池泼洒25 g/m3生石灰和0.5~1.0 g/m3二氧化氯。
治疗:用0.5~1.0 g/m3二氧化氯(用药量视水的肥度而定),之后再泼洒硫醚沙星1.0 g/m3,连续用药2~3 d,能有效治愈。
5 日常管理
巡塘:需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鳅苗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试验结果
通过30 d的培育,鳅苗体长达3~7 cm,两种方式培育的水花成活率结果为:
比较以上试验结果,清水下塘较肥水下塘水花成活率高45%。
7 讨论
从苗种培育效果看,清水下塘培育成活率高于肥水下塘,究其原因:1)采用肥水下塘经常遇到问题是水的肥度不易控制,藻类密度大,光合作用产生的溶氧过饱和,鳅苗易得气泡病,出现死亡现象,影响成活率。2)水质过肥,藻类密度大容易造成水体的 pH值过高,水质不稳定。3)肥水下塘,基肥熟化不彻底,其中一些有害的生物往往伴随着生长起来,如蝌蚪、蜻蜓幼体、大型昆虫,他们直接危害鳅苗,致使成活率降低。
(收稿日期:2016-09-30)
关键词:台湾泥鳅;鱼种培育;不同方式;成活率;效果比较
台湾泥鳅由于具有温顺、胆大而且食性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而成为近年北方地区新兴的养殖品种。但是苗种从南方调运又存在运输时间长、成本高、成活率不稳定等问题,北方地区自己培育苗种往往水花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个问题2015-2016年我们进行了肥水和清水两种不同方式的池塘苗种培育试验研究,现将我们养殖试验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加以总结,以期对苗种繁育场及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1 肥水下塘
1.1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是泥鳅苗种培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彻底杀灭水体中细菌、蜻蜓幼虫、昆虫、蜈蚣、杂鱼。消毒时间在放苗前10 d左右。池塘规格0.13~0.2 hm2,保留淤泥10~20 cm。池塘消毒采用两种方法:(1)带水清塘:水深30~40 cm,用生石灰1 500~2 5250 kg/hm2或漂白粉225 kg/hm2。(2)干法清塘:用1 500 kg/hm2生石灰,挖坑溶化后全池泼洒。
1.2 水花放养规格及密度
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水花放养效果对比试验:苗种规格分别为破膜后2.5~3.0 d(水花上浮平游苗)、5 d、7 d的幼苗,经过1个月养殖后,出池总数量各有高低,成活率没有明显区别,水花放养密度在450万~600万尾/hm2左右。
1.3 蓄水施肥
5月中旬,水温20 ℃以上时,在放苗前5~7 d,培苗池加水40 cm左右。泼洒发酵腐熟后的鸡粪做基肥,用量3 000~4 500 kg/hm2。
1.3.1 池水肥度 透明度控制在20 cm左右,水色为茶褐色或淡绿色,此时藻类品种多以褐藻和绿藻为主。
1.3.2 轮虫密度与水花下塘时间 肥水后5 d培养的轮虫繁殖接近高峰时水花下塘。轮虫密度每毫升60个以上。
1.4 微粒饲料投喂水花下塘6~7 d后,根据轮虫密度与苗种设施情况开始转投微颗粒饲料,微颗粒饲料使用甲鱼或鲤鱼破碎料。
2 土池清水下塘
2.1 清塘与水源
池塘底泥基本全部清除。水源为150 m深井水,每个养殖池面积0.13~0.2 hm2,水深0.4 m,进水后曝气2~3 d。 每个池塘设增氧机1台。
2.2 水花规格与放养密度
选择破膜3 d的开口苗;放苗密度525万尾/hm2。
2.3 饲料投喂
2.3.1 饲料与投喂量 鳅苗下塘后,前期每天早、晚泼洒豆浆两次,投喂量45 kg/hm2·d,每天投喂乳酸菌软苗种开口料3次(5:00、11:00、19:00),每次投喂7.5~15 kg/hm2,池边适量多泼洒一些,每次投喂时间1小时,持续投喂8~10 d;随之改为直径0.3~0.5 mm软饲料;体长达到2~3 cm时,改为直径为0.5 mm软颗粒饲料,投喂量每次30~45 kg/hm2;当体长为3~5 cm后,投喂鲤鱼粉碎料。
2.3.2 注意事项 泥鳅在体长1.5~3.0 cm时是死亡高峰。此时的泥鳅肠道发育还不健全,处于转换肠道呼吸阶段,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死亡。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科学投喂至关重要。
泥鳅苗种培育阶段,人工饲料要事先用水浸透。2015年在衡水站发现部分鱼苗腹部朝上,解剖肠道有积食现象,出现积食情况后,陆续出现死亡现象。2016年采用乳酸菌软颗粒饲料,有效地避免了积食现象的发生。
泥鳅苗体长在1.5~3.0 cm阶段时,投喂人工饲料前适当投喂些枝角类,也能有效地避免抢食人工饲料过饱而造成积食现象。
3 池水调控
3.1 适时加注新水
主要依据水色、透明度适当换水。每次换水不超过15 cm,避免水质变化过大,引起鱼苗应激反应。透明度保持20~25 cm。
3.2 光合细菌使用
每隔10 d泼洒一次,菌种密度(1~2)×108个/mL,按5.0 mL/L剂量,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3.3 增氧
保持池水充促的溶氧,视天气情况适时开机增氧。
4 病害防治
在培苗过程中两种培养方式均有气泡病、鳃霉病2种疾病发生。
4.1 气泡病
鱼苗患气泡病主要是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得水中氧气含量过饱和,鱼苗吞食大量的氧气泡所导致的。得病的鱼苗肠道内分布满气泡,鱼苗因此不能下潜,同时影响其正常摄食,鱼体消瘦,体色变黑陆续死亡。
预防及治疗:通过冲入新水,泼洒泥浆,食盐化水全池泼洒可以得到缓解,食盐用量为60~90 kg/hm2。
4.2 鳃霉病
水质变坏、过肥等环境条件不适,导致鳃病发生。镜检鳃组织被鳃霉菌侵蚀破坏,鳃丝、鳃耙变黑。病鱼失去正常游泳姿态,受惊后游动时晃头。病鱼不进食,呼吸困难,不及时治疗,终会因呼吸受阻而死亡。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定期全池泼洒25 g/m3生石灰和0.5~1.0 g/m3二氧化氯。
治疗:用0.5~1.0 g/m3二氧化氯(用药量视水的肥度而定),之后再泼洒硫醚沙星1.0 g/m3,连续用药2~3 d,能有效治愈。
5 日常管理
巡塘:需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鳅苗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试验结果
通过30 d的培育,鳅苗体长达3~7 cm,两种方式培育的水花成活率结果为:
比较以上试验结果,清水下塘较肥水下塘水花成活率高45%。
7 讨论
从苗种培育效果看,清水下塘培育成活率高于肥水下塘,究其原因:1)采用肥水下塘经常遇到问题是水的肥度不易控制,藻类密度大,光合作用产生的溶氧过饱和,鳅苗易得气泡病,出现死亡现象,影响成活率。2)水质过肥,藻类密度大容易造成水体的 pH值过高,水质不稳定。3)肥水下塘,基肥熟化不彻底,其中一些有害的生物往往伴随着生长起来,如蝌蚪、蜻蜓幼体、大型昆虫,他们直接危害鳅苗,致使成活率降低。
(收稿日期: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