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2016年大通河温度和降水及其与径流变化的关系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通河流域位于祁连山南坡,是青海省东北部和甘肃西部重要的地表水源地,明晰大通河径流变化规律对其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1956—2016年大通河尕日得、青石嘴和享堂水文站径流数据及其附近区域7个气象基站的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K分析、小波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大通河径流变化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56—2016年大通河流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气温变化速率为0.22℃/(10 a)(p<0.01),降水变化速率为26.78 mm/(10 a)(p<0.01);(2)尕日得和青石嘴站径流量分别以0.1亿m3/(10 a),0.3亿m3/(10 a)的速率上升,享堂站以-0.87亿m3/(10 a)(p<0.05)的速率下降,三站均存在22 a尺度的主周期变化,分别在2010年、2001年、2000年发生突变;(3)3个水文站径流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的来看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跨流域调水是引起大通河径流减小的主要人为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与Caspase-8、Fas的关系,探讨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通路。方法应用组织块法培养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待长成单层细胞以后传代,
在不同温度对Fe47Mn30Co10Cr10B3间隙高熵合金进行不同的形变和退火处理,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子通道衬度像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形变和退火对其微观组织结构演变的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集中于区域尺度的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优化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尺度关联问题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