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妃甸新区最终要实现不放过一缕烟气,不丢弃一块废渣,不外泄一滴废水,听不到噪声,闻不到异味儿,看不到烟尘和废料。10月15日,首届曹妃甸论坛盛大开幕,论坛的LGOG,是一只欲展翅
高飞的凤凰。唐山人觉得这个图案再恰当不过,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而如今身披“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光环的曹妃甸,吸引海外宾朋汇聚一堂,宛如一只小麻雀变成金凤凰
曹妃甸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85年,在沿海港址普查中,曹妃甸被发现甸头南端是中国沿海少有的能停靠25万吨级以上远洋巨轮的钻石级港址。但这之后曹妃甸并没有动静,机遇也随之悄然擦过。
12年一个轮回驶过,2007年曹妃甸的南堡油田区捷报传来,发现了一个10亿吨的大油田,这个消息让温总理“兴奋得睡不着觉”。
就是这样一个以钢铁和石油等产业为依托的曹妃甸,却丝毫不见急功近利之状态,从一开始就想在可持续发展上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
深绿之路
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以“生态”概念为名而打造的建设项目中,曹妃甸生态城脱颖而出,因为它要建造一座国际一流的“深绿型”城市。所谓“深绿型”,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形容。
“浅绿型,落脚点停留在宜人的景观和环境;中绿型,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深绿型,打破能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的格局,充分挖掘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并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变废为宝,是曹妃甸生态城规划最大的特点。与其他城市或生态城将各个系统分开规划的情况不同,它将城市的各个子系统,如能源、垃圾、水处理系统等,进行统筹考虑,即所谓的协同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说到循环经济,唐山人最乐意介绍的是2005年乔迁本地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在钢铁厂内部循环方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全部回收利用;回收的干熄焦高温余热也可发电,通过这些综合和利用建设的发电设施,可以满足钢铁厂总用电量的94%,基本不需要再外购电即可满足钢铁厂生产的用电。
更令人称赞的是,钢铁厂的高炉水渣、粉煤灰等,又可供冀东水泥厂生产建筑原料……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措施应用,基本实现零排放。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污染大户,已经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工厂。
不仅钢铁藏“宝”,海水里也有“宝”。唐山海域的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可供给南堡盐场,使制盐期缩减一半。就连矿业行业,也开始走循环经济之路,
过去,唐山大型矿山的开采往往伴随着大量剥岩和尾矿,这些采矿废弃物占用大量农田,对环境造成危害。而现在,经科学论证,这些刺岩全部运送到曹妃甸工业区填池造地。仅此一项,就使当地6000亩农田免遭占用,折合地价近5亿元,500多农户免于搬迁,同时出售岩土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曹妃甸的深绿之路,绿得彻底。因为环保和循环经济的“门槛”,曹妃甸先后婉拒了100多亿元投资。唐山市副市长辛志纯曾表示,曹妃甸新区最终要实现不放过一缕烟气,不丢弃一块废渣,不外泄一滴废水,听不到噪声,闻不到异味儿,看不到烟尘和废料。
瑞典引路
9月30日,一辆满载瑞典商务企业代表的面包车,从位于北京东三环农展馆附近的瑞典大使馆出发,前去河北曹妃甸考察。
自从曹妃甸生态城开始全面建设以来,瑞典大使馆和瑞典商会就不断组织瑞典企业前去考察。与天津“中新生态城”合作方式不同,曹妃甸和瑞典的生态城合作,没有国家层面高层牵线,是唐山市政府和瑞典大使馆双方推动的。
在合作之初,曹妃甸生态城希望瑞典方面能直接投资,与新加坡在中新生态城的投资模式一样,能给曹妃甸生态城提供资金支持。意料不到的是,瑞典公司传统合作方式是输出技术,瑞典的企业都希望输出技术,但是不投资,这显然与曹妃甸生态城需求不同。不过,双方很快达成一致,由瑞典政府资金支持下,瑞典企业在曹妃甸建设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为瑞典企业在曹妃甸输出技术的必要支持。
同时,为生态城规划担任总体设计的SWECO公司,为曹妃甸生态城设计了一套全面而详尽的规划指标体系,分为7个子系统和141项指标,曹妃甸最后执行其中的104项。该指标体系是指导生态城的规划、没计、建设和管理的支撑系统,包括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和空间目标等多个方面。
例如,从城市任何一个位置出发,500米内必须保证可以见到公共空间,如广场,绿地,公园;同样在400米范围内,享有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立学校、食杂店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务功能要有100%的保障。
设计师刘小波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国家或地方的生态城指标体系都是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出台过专门用于指导物质空间规划和各技术子系统的生态城指标体系,曹妃甸的工作则填补了这一空白。104项指标中,每一个指标都是一种有益的工具,不仅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跟踪和控制作用。
104项指标全部由瑞典方设计决定,会不会水土不服?设计师卡塔琳娜·舒伯格透露说,该指标体系是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形成。通过瑞典专家、中国专家和当地领导多次交流,汇集各方意见选定了各个具体指标,并不断沟通完善。
示范新路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视察期间,称赞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并作出重要指示:曹妃甸是白纸一张,在白纸上要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要把它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然而一年之后的2007年底,唐山在和天津竞争国家级生态城时失手,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唐山市要建立一座生态城的决心。
掌握曹妃甸走向的唐山市决策层牢记一份来自麦肯锡的报告指出,按照目前趋势,到2025年,将有大约10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土地、能源、水、环境问题将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应如何选择其发展道路?
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曹妃甸生态城开工仪式上说,“未来一百年,未来三百年,世界上的城市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绝不会是现在意义的城市,我们在这里,会交出一份答卷,会描绘一个新的画卷,来引领人类城市化的进程。”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坚持致力于生态建设的唐山市,在2007年跻身于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行列。
跻身“幸福城市”的唐山让人眼前一亮,而在10月15日举办的首届“曹妃甸论坛”,更是吸引了全球目光。
头顶“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光环的曹妃甸,此次论坛的主题直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唐山市委书记赵勇表示,为了配合曹妃甸生态城,唐山市发展的格局和规则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目前,唐山市已经淘汰了1504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二级以上空气质量的天气达到了166天,在这个基础上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推进“三百计划”,一百个新产品,像动车组、机器人、纯电动汽车等;一百项工业产业计划;培养一百个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努力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决策者还要将生态城的辐射面扩大,把唐山市老城改造成生态宜居的城市,通过不断创新把曹妃甸绿色增长的试点做成中国的样板。
(作者单位:南方周末报社)
高飞的凤凰。唐山人觉得这个图案再恰当不过,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而如今身披“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光环的曹妃甸,吸引海外宾朋汇聚一堂,宛如一只小麻雀变成金凤凰
曹妃甸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85年,在沿海港址普查中,曹妃甸被发现甸头南端是中国沿海少有的能停靠25万吨级以上远洋巨轮的钻石级港址。但这之后曹妃甸并没有动静,机遇也随之悄然擦过。
12年一个轮回驶过,2007年曹妃甸的南堡油田区捷报传来,发现了一个10亿吨的大油田,这个消息让温总理“兴奋得睡不着觉”。
就是这样一个以钢铁和石油等产业为依托的曹妃甸,却丝毫不见急功近利之状态,从一开始就想在可持续发展上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
深绿之路
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以“生态”概念为名而打造的建设项目中,曹妃甸生态城脱颖而出,因为它要建造一座国际一流的“深绿型”城市。所谓“深绿型”,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形容。
“浅绿型,落脚点停留在宜人的景观和环境;中绿型,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深绿型,打破能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的格局,充分挖掘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并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变废为宝,是曹妃甸生态城规划最大的特点。与其他城市或生态城将各个系统分开规划的情况不同,它将城市的各个子系统,如能源、垃圾、水处理系统等,进行统筹考虑,即所谓的协同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说到循环经济,唐山人最乐意介绍的是2005年乔迁本地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在钢铁厂内部循环方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全部回收利用;回收的干熄焦高温余热也可发电,通过这些综合和利用建设的发电设施,可以满足钢铁厂总用电量的94%,基本不需要再外购电即可满足钢铁厂生产的用电。
更令人称赞的是,钢铁厂的高炉水渣、粉煤灰等,又可供冀东水泥厂生产建筑原料……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措施应用,基本实现零排放。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污染大户,已经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工厂。
不仅钢铁藏“宝”,海水里也有“宝”。唐山海域的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可供给南堡盐场,使制盐期缩减一半。就连矿业行业,也开始走循环经济之路,
过去,唐山大型矿山的开采往往伴随着大量剥岩和尾矿,这些采矿废弃物占用大量农田,对环境造成危害。而现在,经科学论证,这些刺岩全部运送到曹妃甸工业区填池造地。仅此一项,就使当地6000亩农田免遭占用,折合地价近5亿元,500多农户免于搬迁,同时出售岩土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曹妃甸的深绿之路,绿得彻底。因为环保和循环经济的“门槛”,曹妃甸先后婉拒了100多亿元投资。唐山市副市长辛志纯曾表示,曹妃甸新区最终要实现不放过一缕烟气,不丢弃一块废渣,不外泄一滴废水,听不到噪声,闻不到异味儿,看不到烟尘和废料。
瑞典引路
9月30日,一辆满载瑞典商务企业代表的面包车,从位于北京东三环农展馆附近的瑞典大使馆出发,前去河北曹妃甸考察。
自从曹妃甸生态城开始全面建设以来,瑞典大使馆和瑞典商会就不断组织瑞典企业前去考察。与天津“中新生态城”合作方式不同,曹妃甸和瑞典的生态城合作,没有国家层面高层牵线,是唐山市政府和瑞典大使馆双方推动的。
在合作之初,曹妃甸生态城希望瑞典方面能直接投资,与新加坡在中新生态城的投资模式一样,能给曹妃甸生态城提供资金支持。意料不到的是,瑞典公司传统合作方式是输出技术,瑞典的企业都希望输出技术,但是不投资,这显然与曹妃甸生态城需求不同。不过,双方很快达成一致,由瑞典政府资金支持下,瑞典企业在曹妃甸建设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作为瑞典企业在曹妃甸输出技术的必要支持。
同时,为生态城规划担任总体设计的SWECO公司,为曹妃甸生态城设计了一套全面而详尽的规划指标体系,分为7个子系统和141项指标,曹妃甸最后执行其中的104项。该指标体系是指导生态城的规划、没计、建设和管理的支撑系统,包括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和空间目标等多个方面。
例如,从城市任何一个位置出发,500米内必须保证可以见到公共空间,如广场,绿地,公园;同样在400米范围内,享有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立学校、食杂店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务功能要有100%的保障。
设计师刘小波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国家或地方的生态城指标体系都是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出台过专门用于指导物质空间规划和各技术子系统的生态城指标体系,曹妃甸的工作则填补了这一空白。104项指标中,每一个指标都是一种有益的工具,不仅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跟踪和控制作用。
104项指标全部由瑞典方设计决定,会不会水土不服?设计师卡塔琳娜·舒伯格透露说,该指标体系是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形成。通过瑞典专家、中国专家和当地领导多次交流,汇集各方意见选定了各个具体指标,并不断沟通完善。
示范新路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视察期间,称赞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并作出重要指示:曹妃甸是白纸一张,在白纸上要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要把它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然而一年之后的2007年底,唐山在和天津竞争国家级生态城时失手,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唐山市要建立一座生态城的决心。
掌握曹妃甸走向的唐山市决策层牢记一份来自麦肯锡的报告指出,按照目前趋势,到2025年,将有大约10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土地、能源、水、环境问题将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应如何选择其发展道路?
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曹妃甸生态城开工仪式上说,“未来一百年,未来三百年,世界上的城市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绝不会是现在意义的城市,我们在这里,会交出一份答卷,会描绘一个新的画卷,来引领人类城市化的进程。”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坚持致力于生态建设的唐山市,在2007年跻身于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行列。
跻身“幸福城市”的唐山让人眼前一亮,而在10月15日举办的首届“曹妃甸论坛”,更是吸引了全球目光。
头顶“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光环的曹妃甸,此次论坛的主题直指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唐山市委书记赵勇表示,为了配合曹妃甸生态城,唐山市发展的格局和规则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目前,唐山市已经淘汰了1504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二级以上空气质量的天气达到了166天,在这个基础上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推进“三百计划”,一百个新产品,像动车组、机器人、纯电动汽车等;一百项工业产业计划;培养一百个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努力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决策者还要将生态城的辐射面扩大,把唐山市老城改造成生态宜居的城市,通过不断创新把曹妃甸绿色增长的试点做成中国的样板。
(作者单位:南方周末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