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写意花鸟画的构图为切入点,立足于传统文化母体基础之上展开构图美学的分析,进而探索宇宙本源的艺术之美。从宏观的哲学精神内涵到微观的构图元素,从内而外,由表及里,从物象到精神,从继承到创新,分别展开论述。
关键词:写意花鸟;构图;审美
一、静中有境
写意花鸟的构图受传统人文思想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审美文化内涵。精神指导行为,构图的法度,如人生的态度一般知进退,懂取舍,而后得道;这也是修身正气后的所悟所感,是静观人生的态度。如《大学》中所说“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化别人,首先需要净化自己,万物静观界皆自得,这种静的生命态度是大辩若讷,大智若愚的人生境界。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一条河流,激流处当浅,沉静处则深;柔能克刚,静能止动。动静相依,静与动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是一种互补的现象,动要活波传神,静要静中寓情。这种美学情感是对自然的无限敬畏、尊重之心,并非人定胜天的桀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笃诚。这种静谧之美仿佛打通了一条地下深沉神秘的暗道,在絕对的静寂里获得自然人生最紧密的基础。安静是灵魂的充盈,是生命摆脱浮躁喧哗后的平和。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美丽的惊喜,是波澜不惊的潺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美丽的惊喜,是波澜不惊的潺潺山泉从心灵流淌过的甘甜。这种心境上的修为方能影响到布局格调的高低、高品质的构图审美格调,轻疏淡雅,淡而不平,方中喻圆,圆中喻方,单纯、朴素、不张扬。
二、神韵之虚
“虚实”和“疏密”是中国画构图学的基本概念。画面中的“疏密”也是为了表现“虚实”,古语讲“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画面中的疏密关系要能做到一点一划,增之不能,减之不得,要经过严谨的逻辑思考,要经得起推敲、提炼,精到言简而意赅。写意花鸟,用笔“轻重缓急”讲求虚实,用墨“墨分五色”体现虚实,结构造型把握虚实,主宾关系营造虚实,虚的妙用,才能使画面延伸,意境深远。“意”是笔达不到的虚境,笔断而意连,虚而不空,实乃艺术美学的高境界。黑色以浓重当实,白者以空处当虚,知白才能守黑。中国画的布白与实处同功,以虚显实,以虚求实,利用虚的空间位置承担起画面的造型任务。中国画对空白的布置,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灵悠远,是“无字处皆有意”的妙哉,是“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取两三枝”的概括。“空”是广博的宇宙空间中,心灵涤除烦恼上无所羁绊的飞扬,这是一种生命的表达,生命的深厚。“虚”的运用使画面延伸了精神世界的层次。写意花鸟的构图以简为上,是情感的概括和统一,是传达精神气韵的媒介。表达的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境界。這种虚无的简,无动不舞,以空生有,如图戏曲手法一般,虚中生有,虚而不假,点到为止,一招一式都在传达神韵之道。
三、象外之意
中国绘画构图的审美心灵是民族文化内涵特构的生命节奏,与西方绘画有着根本的差别。写意花鸟构图作为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视角,是中国画创作研究的核心内容,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宇宙生命意识。写意的情感皈依为传统文化的精神范畴。创造意境是构图的终极目标。“立意、为象、格局”是创作一幅好画的过程,也是评判一幅佳作的标准。构图对整幅画面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合理的构图是生命的开始、发展、结束的有机的循环过程,是从一而终的贯气。艺术家对构图的态度也是体现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观察态度。构图的过程也是对美的欣赏和揣摩的过程。世间万物的信息触及心灵引发的感受,在心理引起思考和联系。通过笔墨为媒介,进入一种抒发人生的,不被外物所束缚,终成意境。写意的精神是文化的自觉性,不滞于手,不凝于心,笔不周而意到。
我们在观察万物得到自然之象,众有之象,这种造型观念与众生同体,合天地而成形,中国绘画的构图就是道理落实到形象中来,构图以立意在先,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见而相成,阴阳相合,动静相宜,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写意花鸟的构图也是依托老子的阴阳理论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依托的。传统的写意花鸟构图是一门集“修养与悟道、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实践学科。所谓“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起笔之前,就要对所表现的物象有基本的把握和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知识经过岁月的积累和文化修为而成的,是平时酝酿能量的瞬间爆发。从“起承转合,开合叠压,穿插变化,虚实疏密,基偶聚散,张敛藏露”等,每一处的经营,运气是否流畅,到提款钤印的完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运动轨迹。起成包括从何起,起后从何接,接后从何收,最后效果的呈现。起笔和收尾,不宜从上出或入,中线两端,不宜出或入,要做到左争右让,上让下争,右争左让,出纸入纸以三七和二八为佳,美是有尺度和规律可循的,自由自觉地将内在的尺度运用在外在形象上,能动地改变世界,掌握艺术的规律,不断地制造矛盾与化解矛盾,在矛盾和变化中求得最终的和谐统一。
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审美是一种综合文化的修养,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随着东学西渐,当代水墨构图不断创新,抽象水墨、现代水墨图示的融入更多倾向西方构成主义,写意花鸟的构图是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灵基础之上的,是拥有传统美学意识、美学心理、文化情操的综合修养。创新不等于西方的“拿来主义”创新要从内心中来,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的攀登,创新是个性的感悟,是内心的物我合一,才能静观大千世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保持一颗民族文化的心灵,在继承中创新,使写意花鸟画无论是表象的构图,还是内在的精神都能够长存。
参考文献
[1]韩德林.石涛书画语录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2]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3]范明华.美学与艺术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庞永丽(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学,研究方向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写意花鸟;构图;审美
一、静中有境
写意花鸟的构图受传统人文思想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审美文化内涵。精神指导行为,构图的法度,如人生的态度一般知进退,懂取舍,而后得道;这也是修身正气后的所悟所感,是静观人生的态度。如《大学》中所说“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化别人,首先需要净化自己,万物静观界皆自得,这种静的生命态度是大辩若讷,大智若愚的人生境界。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一条河流,激流处当浅,沉静处则深;柔能克刚,静能止动。动静相依,静与动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是一种互补的现象,动要活波传神,静要静中寓情。这种美学情感是对自然的无限敬畏、尊重之心,并非人定胜天的桀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笃诚。这种静谧之美仿佛打通了一条地下深沉神秘的暗道,在絕对的静寂里获得自然人生最紧密的基础。安静是灵魂的充盈,是生命摆脱浮躁喧哗后的平和。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美丽的惊喜,是波澜不惊的潺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美丽的惊喜,是波澜不惊的潺潺山泉从心灵流淌过的甘甜。这种心境上的修为方能影响到布局格调的高低、高品质的构图审美格调,轻疏淡雅,淡而不平,方中喻圆,圆中喻方,单纯、朴素、不张扬。
二、神韵之虚
“虚实”和“疏密”是中国画构图学的基本概念。画面中的“疏密”也是为了表现“虚实”,古语讲“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画面中的疏密关系要能做到一点一划,增之不能,减之不得,要经过严谨的逻辑思考,要经得起推敲、提炼,精到言简而意赅。写意花鸟,用笔“轻重缓急”讲求虚实,用墨“墨分五色”体现虚实,结构造型把握虚实,主宾关系营造虚实,虚的妙用,才能使画面延伸,意境深远。“意”是笔达不到的虚境,笔断而意连,虚而不空,实乃艺术美学的高境界。黑色以浓重当实,白者以空处当虚,知白才能守黑。中国画的布白与实处同功,以虚显实,以虚求实,利用虚的空间位置承担起画面的造型任务。中国画对空白的布置,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灵悠远,是“无字处皆有意”的妙哉,是“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取两三枝”的概括。“空”是广博的宇宙空间中,心灵涤除烦恼上无所羁绊的飞扬,这是一种生命的表达,生命的深厚。“虚”的运用使画面延伸了精神世界的层次。写意花鸟的构图以简为上,是情感的概括和统一,是传达精神气韵的媒介。表达的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境界。這种虚无的简,无动不舞,以空生有,如图戏曲手法一般,虚中生有,虚而不假,点到为止,一招一式都在传达神韵之道。
三、象外之意
中国绘画构图的审美心灵是民族文化内涵特构的生命节奏,与西方绘画有着根本的差别。写意花鸟构图作为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视角,是中国画创作研究的核心内容,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宇宙生命意识。写意的情感皈依为传统文化的精神范畴。创造意境是构图的终极目标。“立意、为象、格局”是创作一幅好画的过程,也是评判一幅佳作的标准。构图对整幅画面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合理的构图是生命的开始、发展、结束的有机的循环过程,是从一而终的贯气。艺术家对构图的态度也是体现他们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观察态度。构图的过程也是对美的欣赏和揣摩的过程。世间万物的信息触及心灵引发的感受,在心理引起思考和联系。通过笔墨为媒介,进入一种抒发人生的,不被外物所束缚,终成意境。写意的精神是文化的自觉性,不滞于手,不凝于心,笔不周而意到。
我们在观察万物得到自然之象,众有之象,这种造型观念与众生同体,合天地而成形,中国绘画的构图就是道理落实到形象中来,构图以立意在先,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见而相成,阴阳相合,动静相宜,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写意花鸟的构图也是依托老子的阴阳理论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依托的。传统的写意花鸟构图是一门集“修养与悟道、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实践学科。所谓“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起笔之前,就要对所表现的物象有基本的把握和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知识经过岁月的积累和文化修为而成的,是平时酝酿能量的瞬间爆发。从“起承转合,开合叠压,穿插变化,虚实疏密,基偶聚散,张敛藏露”等,每一处的经营,运气是否流畅,到提款钤印的完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运动轨迹。起成包括从何起,起后从何接,接后从何收,最后效果的呈现。起笔和收尾,不宜从上出或入,中线两端,不宜出或入,要做到左争右让,上让下争,右争左让,出纸入纸以三七和二八为佳,美是有尺度和规律可循的,自由自觉地将内在的尺度运用在外在形象上,能动地改变世界,掌握艺术的规律,不断地制造矛盾与化解矛盾,在矛盾和变化中求得最终的和谐统一。
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审美是一种综合文化的修养,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随着东学西渐,当代水墨构图不断创新,抽象水墨、现代水墨图示的融入更多倾向西方构成主义,写意花鸟的构图是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灵基础之上的,是拥有传统美学意识、美学心理、文化情操的综合修养。创新不等于西方的“拿来主义”创新要从内心中来,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的攀登,创新是个性的感悟,是内心的物我合一,才能静观大千世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保持一颗民族文化的心灵,在继承中创新,使写意花鸟画无论是表象的构图,还是内在的精神都能够长存。
参考文献
[1]韩德林.石涛书画语录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2]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3]范明华.美学与艺术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庞永丽(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学,研究方向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